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妙妙和喵喵的信大班教案1000字 |
内容 |
妙妙和喵喵的信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让幼儿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 不同的声音。 2、愿意用完整的语言讲述探索的结果。 3、发展听觉分辨能力,激发探索周围世界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幼儿经验准备:请家长在家引导幼儿注意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钟声、电铃声、喇叭声等。 2、物质准备: (1)、每组桌面上分别放置小鼓、三角铁、木鱼、小铃、圆舞板、铃鼓等各种乐器以及瓶盖等。 (2)、和幼儿一起收集纸盒、纸杯、线、牛皮筋、牛奶瓶等物品。 (3)、录有各种悦耳及刺耳声音的磁带、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1、通过探索,感知声音 (1)自主玩耍桌面上的乐器,让幼儿了解乐器发出声音的方法。 教师:今天来了很多小乐器,你们试一试,应该怎样演奏他们呢? 请幼儿自由玩乐器,并探索使乐器发出声音的方法,可以敲、摇、碰、拍、弹、晃等。 教师小结:乐器都可以发出声音,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发出声音的方法也不同。 (2)通过操作,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师介绍小实验方法:将瓶盖放在小鼓上,边敲打小鼓边让幼儿理解物体 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幼儿自由地再次玩乐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了解人发出声音的原因。 教师:我们人站着不动,为什么会发出声音说话呢? 请小朋友用手摸自己喉咙,喊“啊——”。然后请幼儿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引导幼儿感知声带的震动)。 师幼共同小结:不论什么东西,振动了才会发出声音,不动它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2、自主尝试,探索声音 (1)请幼儿尝试让活动室里的物品发出声音。 (2)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操作及发现。 教师:小朋友,你刚才使什么物品发出了声音?用的什么方法?鼓励幼儿大胆讲述他的探索以及探索结果。 (3)教师小结:生活中的物品都可以发出声音,发出声音的方法是各种各样的。 3、听听玩玩,辨别声音 (1)教师播放两段录音,请幼儿听一听,说一说,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教师小结:有好听的声音,有不好听的声音。好听的声音叫音乐,大家都喜欢听。不好听的声音叫噪音,听多了会有害人的健康。从中教育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说悄悄话,避免产生噪音。 4、想想做做,自制玩具。 指导幼儿利用收集回来的物品来自制玩具,如纸盒琴、纸电话、七音瓶等。然后玩一玩自己制作的乐器,体会声音的奇妙。 妙妙和喵喵的信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在圆形的基础上添画各种物体。 2.让幼儿在添画过程中知道圆能变成各种有趣的东西。 3.发展幼儿的形象力和创造力。 4.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已有的绘画经验来丰富画面。 5.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6.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难点 1.用不同大小的圆来组成图形。 2.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圆形变成不同的图。 3.能用圆形和添画的能力形成一幅完整的画。 活动准备 1. 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圆形。 2. 各种水彩笔和纸若干。 3. 胶水和棉签棒若干。 活动过程 1. 导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老师今天请了一个会变魔术的小朋友来和大家一起上课,他的名字叫圆圆,圆圆特别喜欢圆形的东西,你们看他喜欢那些圆形的东西呢?(课件展示)那小朋友们还知道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呢?幼儿自由发言。 2.圆圆说我会变魔术,小朋友你们想看吗?(课件展示)出现了一个圆形,圆圆把他变成了一个苹果(添画苹果把和叶),两个圆形,变成了小鸡(添画嘴,眼睛和脚),三个圆形变成了花(添画枝和叶),四个圆形变成了蝴蝶(添画触角)。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像圆圆一样变魔术呢?圆圆说我希望小朋友能用圆形变出和我不一样的东西来,你们行吗?那我们和圆圆一起来变魔术好吗? 3.幼儿动手作画,同时多媒体课件展示圆圆的作画过程。(配钢琴曲) 4.在幼儿作画过程中,教师可巡回指导。 5.作品展示和评价。 教学反思 幼儿能根据自己已有生活经验再现生活中得不同圆形图案,并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并展示出来,但是他们不能做到一幅画具有完整的意境,只能是想到什么就画什么,感觉一幅画是用很多不同图案拼出来的,没有一个具体的意境。 教师的欠缺是引导孩子在作画时,画面完整的布局。 妙妙和喵喵的信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多种形状的铁丝圈吹泡泡,体验探索的乐趣。 2、在探索中正确的观察科学实验并做好记录。 二、活动准备: 1、塑料盆若干、已经制作好的泡泡水 2、吹泡器、各种形状的铁丝圈若干(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五角形) 3、照相机、投影仪 4、毛巾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奇妙的魔法水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魔法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魔法吧!教师取出吹泡器加入魔法水,吹出许多泡泡,引起幼儿好奇心。 (2)教师清几名幼儿尝试用吹泡器吹泡泡,要求其他幼儿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魔法水真厉害,你们说说吹出来的是什么东西呢?它们是什么形状?(着重强调圆形) 2、动手试一试 (1)除了可以用吹泡器吹出泡泡,你们想想办法,看看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吹出泡泡呢?引导幼儿发现各种形状的铁丝圈。 (3)教师拿出圆形铁丝圈,让一名幼儿吹泡泡,指导其他幼儿观察吹出的泡泡的形状。教师及时用照相机拍摄吹出的泡泡,投放在投影仪屏幕上,并在显示板上记录好“O”形。 (4)师:圆形的铁丝圈能吹出圆形的泡泡,那三角形的铁丝圈会吹出三角形状的泡泡吗?正方形的铁丝圈会吹出正方形的泡泡吗?五角星形状呢?让我们自己动手来试试吧! 教师提出对幼儿的几点要求: A五个小朋友一组,每人拿不同形状的铁丝圈依次吹泡泡,另外的小组成员要一起认真观察,其中选一人做为记录人,记录实验的结果(以简笔画的形式记录)。 B小朋友自己动手吹泡泡的时候遵守秩序,与同伴友好相处。 C做完实验用毛巾擦手,并坐回原位。 (5)幼儿做实验时教师加以指导,并适时的用相机拍下每种铁丝圈吹出的泡泡。 3、奇妙的圆 实验结束,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表扬,总结实验并进行点评。 (1)鼓励每组的记录人讲讲自己小组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2)教师帮助幼儿一起回顾实验,教师把事先拍好的照片放在投影上,让幼儿再次确认实验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师幼共同总结:不管什么形状的铁丝圈,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形的,圆形多奇妙啊! 4、动动小脑经 课外延伸:圆形真奇妙,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它就会偷偷的溜进我们的眼球的。请我们的小朋友也回家动动聪明的小脑经,寻找生活中奇妙的圆。 妙妙和喵喵的信大班教案 篇4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奇妙的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圆形的基础上进行添画,使之变成各种可爱的小动物。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课前已认识有各种圆形组成的动物。 2、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 3、由圆变成的动物范例。 4、勾线笔、蜡笔、白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师: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小客人,(出示圆形)它的名字叫做圆圆。圆圆可神奇了,它可会变魔术喔! 小朋友想不想和圆圆一起来变魔术啊? 幼:想。 二、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学习在圆形的基础上进行添画,使之变成各种可爱的小动物。 1、师:那请小朋友小眼睛看好咯!圆圆将变成什么呢? 幼:认真看。 师:出示一个圆,进行添画,添画鱼的头、眼睛、尾巴以及泡泡,变成一条小鱼。 咦,圆圆变成了什么呀? 幼:圆圆变成了小小鱼。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圆圆真神奇!看!圆圆还变成了小瓢虫呢! 2、师:小朋友们想想看,圆圆还可以变成哪些小动物? 幼:发挥想象,自由讲述。如:乌龟、章鱼、小兔等等。 师: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那如果我们要将圆圆变成小乌龟,应该怎么办呢?谁愿意上来变一变? 幼:一位幼儿上来尝试在圆上进行添画,添画小乌龟的头、四肢、尾巴,以及背上的花纹。其余幼儿认真看好。 师:适当引导幼儿正确添画出小乌龟。及时表扬幼儿。 这位小朋友真棒,他很快的就把圆圆变成了小乌龟! 3、师:圆圆除了可以变成这些小动物呀,它还可以变成两个圆、三个圆、……、许多圆,然后变成更多的小动物。 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圆)看!圆圆变出了两个圆!那两个圆圆在一起可以变成什么小动物呢? 幼:大胆想象,发表意见。如:可以变成小鸡、熊猫、小鸟等。 师:小朋友们说的真棒!如果要把圆圆变成小鸡,我们应该怎么变? 幼:大胆讲述。 师:小结并示范,我们将小圆做成小鸡的头贴在白纸上,大圆做成小鸡的身体与小圆接起来贴在白纸上,然后在小圆上添画小鸡的眼睛和尖嘴巴,在大圆上添画小鸡的翅膀和脚。一只可爱的小鸡就变出来啦! 幼:认真看教师示范。 4、师:圆圆本领真大,已经变出了这么多的小动物!那小朋友,你想将圆圆变成什么小动物呢?请你与身边的小朋友一起来讨论讨论幼:自由讨论,初步确定主题。 师:请幼儿讲一讲,你准备用几个圆,变成什么小动物? 幼:大胆起来讲述。 师小结:小朋友的想法真多!可以用一个圆变成螃蟹、蜗牛、狮子、小鱼、乌龟、小兔等等;将两个圆变成熊猫、小鸟、蜻蜓等等;将四个圆变成蝴蝶、蜜蜂等等,将许多个圆变成毛毛虫等等。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那接下来请小朋友和圆圆一起来变魔术吧!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请小朋友先想好你想用几个圆变成什么动物,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选一个圆、两个圆,或者许多个圆,撕去圆后面的双面胶贴在纸上,再将它进行添画。 幼:认真操作。 师:巡回指导,要求幼儿将废纸扔在箩筐里。变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动物。帮助能力弱的幼儿,鼓励他大胆变圆。 四、展示幼儿作品师:请小朋友大胆地告诉大家,你用几个圆变成了什么小动物? 幼:介绍自己作品,欣赏他人作品。 妙妙和喵喵的信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圆形的基础上添画,使之变成各种有趣的图形。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已有的绘画经验来丰富画面。 活动准备 1、颜色不同的圆形。 2、各种水彩笔和纸若干。 活动重点 1、用不同颜色的圆来组成图形。 2、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圆形通过添画变成不同的图。 活动难点 能用圆形和添画的能力形成一副完整的画。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些客人,你们想不想认识它们(出示圆形).它有 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圆圆。 2、引导幼儿发挥想像,学习在圆形的基础上添画。 我们的这个客人圆圆呀它可神奇了。它还会变魔术哦!小朋友你们想看吗? 幼儿回答:“想”那大家认真看哦! (1)师:出示一个圆,进行添画,变成一个苹果。 师:咦,圆圆变成了什么? 幼:圆圆变成了苹果。 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圆圆真神奇,那小朋友再看看圆圆还变成了什么? 幼:小鸡、花、蝴蝶。 (2)、小朋友想想看,圆圆还可以变成什么呢?比如,小动物、小花或者我们生活中的所见的东西呢? 师:一个小朋友上来添画(教师指导),其余幼儿认真看好。 师:这位小朋友真棒,他把圆圆变成了╳╳╳。还有没有其他小朋友变成和刚才小朋友不一样的,比如说..... 师:刚才的小朋友用一个圆形来变,我们还可以用2个圆形、3个圆形或者多个圆形来变,会变成什么呢?大家想一想。 幼:大胆想象,发表意见。 师:小朋友说的都很棒!如果要把圆圆变成╳╳要怎么变呢?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变变呢? 幼:大胆讲述。 师:另一个小朋友来添画(教师指导)。 师:圆圆的本领真大,它真神奇。小朋友想不想像圆圆一样变魔术呢? 幼:想 师:那我们一起来变魔术好吗? (3)、幼儿动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作品展示和评价。 妙妙和喵喵的信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图画猜测画面表达的意思,理解朋友之间的美好情感。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写信,并较完整地讲述信的内容。 活动准备 《妙妙和喵喵的信》教学挂图两幅,教师教学资源,画纸,水彩笔,幼儿学习资源5第12至13页。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第一段,创设情境。 导语:妙妙和喵喵是一对好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玩,可是每当回到家,又总会想念对方,怎么办呢? 2.出示教学挂图或课件中妙妙写给喵喵的信,请幼儿猜猜信上说了什么事情,引导幼儿通过对整幅画的细致观察和推理,判断画面表达的意思,并用完整的语言讲出来。 3.启发幼儿想一想,别人给自己写信以后,自己会怎么做?然后展示喵喵写给妙妙的信,请幼儿猜一猜喵喵说了什么?说说自己是怎么看出来的。 4.请幼儿结合挂图或课件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内容,体验角色情感。 根据需要设计提问: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喜欢妙妙和喵喵吗?为什么? 5.讨论故事中写信的方法,请幼儿用绘画的方式给朋友写一封信。 (1)引导幼儿讨论:妙妙和喵喵是怎样写信的?信上都写了些什么?如果请你用这样的方法给好朋友写一封信,你会怎样写? (2)请幼儿在幼儿学习资源5第17页上写信,写完后把信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6.请写信和收到信的小朋友分别读信,看看是否可以读懂。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在阅读区内阅读幼儿学习资源5第12至13页,加深对画面内容的理解。 2.请幼儿把写给朋友的信放在阅读区,互相欣赏阅读。 妙妙和喵喵的信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够看懂故事中妙妙和喵喵的信,理解和体验他们之间的情感。 2、能够用绘画和符号的形式写信,并能较完整地讲述信的内容。 活动准备: 1.画纸、水彩笔。 2.挂图《妙妙和喵喵的信》幼儿用书第3册第40-41页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出示挂图,请幼儿看妙妙和喵喵的信,提问: 1.这封信和爸爸妈妈给你们的心有什么不同? 2.你猜猜看信上都说了什么事情? 二、请幼儿结合挂图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内容,体验角色情感,提问: 故事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喜欢妙妙和喵喵吗?为什么? 三、请幼儿看挂图再次欣赏故事,了解故事中写信的方法,与幼儿讨论: 1.妙妙和喵喵是怎样写信的?说一说信上写了什么? 2.如果请你用这样的方法给你的好朋友写信你会怎样写? 四、请小朋友用绘画的方式给好朋友写一封信。 1.教师与幼儿讨论你会给好朋友说些什么呢?教师给幼儿举例示范,告诉幼儿写信的方法, 2.请写信和收到信的幼儿分别读信,看看大家都说了什么。 活动反思: 本节课让幼儿看懂故事中的妙妙和喵喵的信,它们写的信跟我们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孩子们可能对写信比较陌生,先前经验比较少,于是我出示了信封,让幼儿认识信封的过程中,进行比较最后总结,故事很简单,主要认识写信的格式、内容等注意事项,注意提醒幼儿一定要跟小伙伴说清楚,要不然好朋友不知道你要约他做什么事情、约在哪儿,什么时间,孩子们对写信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又通过口述信的内容巩固写信的格式内容,孩子们口述非常好,基本上都学会了如何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信。 妙妙和喵喵的信大班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能看懂故事中妙妙和喵喵的信,理解和体验他们之间的感情。 2、能够用绘画和符号的形式写信,并能较完整的讲述信的内容。 3、初步了解信的基本知识,知道用信交流,能增进感情,加深友谊。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二、活动准备 一封信、课件、绘画纸、彩笔。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孩子们,星期四是我的生日,我打算在星期四晚上6:00开个生日晚会。我请你们来参加,好不好呀?我还想把这个消息告诉我一个在济南的朋友,让他也来参加。可是,怎样才能把这个消息告诉她?小朋友们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呀? 2、如果我只知道他的名字、家庭住址,那我该采用哪种方式呢? (二)基本部分 1、展示老师的信,和幼儿一起了解信封及信封上的内容。 2、了解书信的格式(完成目标:初步了解信的知识,为理解妙妙和喵喵的信作铺垫) (1)、称呼:你把信写给谁?你管他叫什么? (2)、正文:你要告诉她什么事情? (3)、落款:写信人的名字和写信的时间。 3、出示妙妙和喵喵的信 (1)、找出与我们平时写的信有什么不同。 (2)、找出收信人和写信人。 (3)、讨论妙妙和喵喵的信表达了什么意思。 4、听故事《妙妙和喵喵的信》(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完成目标:能看懂故事中妙妙和喵喵的信,理解和体验他们之间的感情)。 思考: (1)、他们的信分别是什么意思? (2)、他们是用什么来表示时间的?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时间? (3)、他们是用什么来表示地点的?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地点? (4)、教师小结,幼儿理解、体验妙妙和喵喵之间的情感,知道写信能进行感情交流。 5、教师用绘画和符号的形式示范写信。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邀请朋友来参加生日晚会的这封信用绘画的形式写出来。 6、幼儿用绘画和符号的形式写信(完成目标:能够用绘画和符号的形式写信)。 7、幼儿讲述画的信的内容(完成目标:能较完整的讲述信的内容)。 8、欣赏信的折法。并用其中一种简单的折法将所画的信折起来。 (三)结束部分: 将信装到信封里,画好地址等,一起去寄信(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本节课让幼儿看懂故事中的妙妙和喵喵的信,它们写的信跟我们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孩子们可能对写信比较陌生,先前经验比较少,于是我出示了信封,让幼儿认识信封的过程中,进行比较最后总结,故事很简单,主要认识写信的格式、内容等注意事项,注意提醒幼儿一定要跟小伙伴说清楚,要不然好朋友不知道你要约他做什么事情、约在哪儿,什么时间,孩子们对写信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又通过口述信的内容巩固写信的格式内容,孩子们口述非常好,基本上都学会了如何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信。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