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幼儿园学用筷子教案1000字合集 |
内容 |
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维持好教学秩序。教案目的应具体、明确,并易于实施和检查。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何去写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学用筷子教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幼儿园学用筷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筷子,初步掌握正确的持筷子的姿势和方法。 2、积极参加游戏活动,会拨、夹物品,锻炼手部小肌肉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教师和幼儿人手一双小筷子,一只碗,小盆子。 2、小木珠、小布包子、花生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猜谜语,导入话题。 教师:兄弟俩,一样长,是咸还是淡,它们先来尝。 (二)幼儿学习持筷,用筷的方法。 1、示范,讲解持筷,用筷的方法,并让幼儿了解是我国特有的用餐工具之一。 2、幼儿自由练习持筷,用筷的方法并指导。 3、幼儿练习。每人练习用筷子在小碗里拨、夹布的东西。 (三)游戏筷子"夹夹夹"讲解玩法。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只小盆子,盆里装一些小的蚕豆、花生等物品。每组3-4名幼儿围在一起,每位幼儿用筷子从盆里往自己的小碗里夹小物品。 活动延伸: 在操作区里提供一些筷子夹夹夹的游戏,巩固练习。 幼儿园学用筷子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大多数孩子一直没有用过筷子,就给就餐带来了困难。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通过活动中给小熊喂饭的环节,激发了幼儿使用筷子的愿望,让幼儿主动学习筷子的使用方法。比直接教孩子使用筷子,更容易接受。既然愿意主动学习,再通过儿歌 的总结让幼儿更方便掌握使用筷子的方法。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2、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做到姿势正确。 3、发展幼儿手部肌肉精细动作的控制力。 重点难点 重点:1、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难点:2、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做到姿势正确。 活动准备 小熊玩偶,筷子每人一双,勺子,一碗面条(橡皮泥)练习夹物用的材料:小木块,纸团,糖块,纸片。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熊妈妈煮了一碗香喷喷的面条,小熊用勺子怎么吃也吃不着,怎么办啊? 1、请幼儿帮忙想办法让小熊吃到面条。 2、出示叉子,筷子,让幼儿尝试使用这些餐具喂小熊吃面。 教:小熊又拿出叉子,筷子,可它都不会用,让来喂喂它啊? 3、请幼儿说说使用餐具的体会,哪种好用。 (教:刚才小朋友们用了不同的餐具喂小熊吃面,你觉得哪种更快更好用?) 二、学习筷子的使用方法。 教:小熊也想自己用筷子,我们一起来学学怎样用筷子吧。 1、请幼儿自由尝试使用筷子的方法。 教:小朋友们,你们会用筷子吗?你们怎样拿筷子呀? 请幼儿自己拿好筷子,老师检查拿筷子的方法。 请拿法正确的幼儿上前展示,并说说他平时怎样使用筷子。 2、按照正确的方法来教全体幼儿拿筷子。 教师示范动作,幼儿跟学,纠正拿法不正确的幼儿。 通过拿法一起来编儿歌,通过儿歌规范幼儿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练习正确拿筷子。 三、通过游戏,练习使用筷子 1、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游戏。 2、游戏名称:(看谁夹得多) 介绍规则:规定时间内比一比哪一组夹出来的物品多,哪一组获胜。 提醒幼儿使用筷子时的安全事项: a、筷子不能指到别人脸上 b、不拿筷子跑,走动。 c、不能把筷子含在嘴里玩。 d、不用筷子时用放在桌上。 3、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讨论。 (1)比赛时,你觉得盘子里的物品,哪种容易夹? (2)哪一种最不好夹住,为什么? 四、活动结束。 组织幼儿整理好各组物品。 活动延伸: 在用餐时间时,提醒幼儿注意筷子的正确拿法及安全事项 活动总结 中班的幼儿有了初步的竞争意识,通过游戏环节让幼儿多练习,多尝试使用筷子去夹各种物品,既让幼儿多动手练习了,又培养了他们的兴趣。活动开始我设置了给小熊喂面条的环节,让幼儿一下子就进入了进餐的游戏情景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会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幼儿通过自己的体验感受到筷子与其它餐具的不同,感受的筷子的优点比老师单纯的通过说教或图片的更加直观更加容易接受。教学活动中的各个游戏环节也是紧密的与幼儿实际生活联系结合,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有利于幼儿的接受和发展。 学习正确的使用筷子是本节活动的重点,孩子们在尝试使用筷子后再由老师引导幼儿一起把自己的使用筷子的经验编成儿歌,朗朗上口的儿歌再加上PPT的演示,不仅生动有趣,也深受幼儿的喜爱,更让孩子们感受到成就感。在有了一定的握筷基础后,让幼儿通过游戏来练习巩固正确使用筷子,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关注个别幼儿,帮助有困难的幼儿,让他们适合自己的方法练习巩固,让所有的幼儿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学用筷子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初步学跳双圈集体"筷子舞"。 2、通过使用道具,尝试探索"筷子舞"的舞蹈动作。 3、表现舞蹈欢快、热烈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幼儿欣赏乐曲,并准备好配套磁带或CD。 2、每人一副筷子(两双一捆,用橡皮筋扎紧,尾部系上绸带),幼儿腰扎红腰带。 三、活动过程: 1、跟随音乐拍手。 2、学习舞蹈动作。 (1)自由创编男、女小朋友的舞蹈造型动作(预备动作)。 (2)探索在身体不同位置敲击筷子的动作。 师:小朋友,筷子可以在胸前敲,还可以在身体的什么位置敲呢? (3)和老师一起练习在身体不同位置敲击筷子的动作。 (4)看两位教师完整示范1~16小节的舞蹈动作。 (5)男女小朋友分别学习1~16小节的舞蹈动作。 (6)站成双圈(女内、男外),完整地跳1~16小节的舞蹈动作。 (7)听17~24小节的音乐,看教师的舞蹈示范动作。 (8)学做17~24小节舞蹈动作。 3、完整地跳双圈集体舞。 (1)第一、第二遍注意动作合拍。 (2)第三、第四遍,逐步能有表情地跳舞。 幼儿园学用筷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练习用筷子夹花生,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 2、积极参加户外锻炼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 2、每组一个小筐子内放花生、小馒头、薯条。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直接出示筷子引入,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情绪,并介绍它的来源、用途以及使用筷子的好处,激发幼儿操作筷子的欲望,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花生、小馒头、薯条等物品引起幼儿使用筷子的兴趣。 2、请个别幼儿示范夹物品,教师不强调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让幼儿自由练习,让幼儿带着疑问进入到下一个环节, 3、组织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能迅速地用筷子夹起食物,有的小朋友食物夹得很慢?他是怎么拿筷子的? 4、教师讲解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落实第一个目标。要用正确的姿势拿筷子、夹食物时先要张开筷子,夹住食物后要夹紧 5、实践活动:将幼儿分成5组,在规定的时间里看谁夹得多,谁就是最棒的花生小将。 6、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三、结束部分每组评出夹得最多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平时多练习使用筷子。 活动反思 筷子不仅是中国古代人发明的,而且也是我们中国人日常进餐时最重要的餐具。所以我们的孩子从小不仅要了解我们的筷子文化而且还要学会使用筷子。《指南》中也明确指出:为了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幼儿在4—5岁就要开始学会用筷子吃饭。因此,我设计了本节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摸、看、玩筷子的过程中练习并学会安全地使用筷子。 幼儿园学用筷子教案【篇5】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认识筷子》 【活动目标】 1、通过感官观察不同材料的筷子的特征,知道筷子都是成双使用的。 2、了解筷子的用途,学习掌握和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发展小肌肉动作。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筷子,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出示筷子,幼儿观看。 2、提问: (1)这是什么? (2)它有什么用处? 3、组织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4、师:这个是筷子,我们吃饭的时候会使用它来夹东西。 二、结合实物筷子,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感知筷子的不同特征。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各种不同种类的筷子,幼儿观看。 2、提问: (1)这些筷子是什么形状的? (2)它们都是用什么做成的? (3)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吗? 3、组织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等形式自由讨论回答。(重点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长短、粗细、材料等方面观察发现它们的不同。) 4、小结:原来有的筷子是竹子做的,有的筷子是木头做的,有的筷子是塑料做的,它们都是长长的、直直的,摸起来是硬硬的,而且都是一头粗一点,一头细一点。 5、组织幼儿再次根据筷子的特征进行感知、探索。 三、游戏“夹夹乐”,帮助幼儿巩固掌握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发展小肌肉动作。 1、提问: (1)你们会用筷子吃饭吗? (2)你们是怎么握筷子的呢? 2、组织幼儿展示自己握筷子的方法,教师纠正幼儿的错误姿势。 3、教师介绍游戏“夹夹乐”玩法,幼儿倾听。(请幼儿练习分组用筷子夹弹珠、木珠或泡沫板,看谁在指定时间内夹得又快又好。) 4。教师示范用筷子夹东西,幼儿观看。 5、请个别幼儿上前示范,教师及时进行筷子握姿的指导。 6、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比赛,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延伸】 1、请家长在家督促幼儿使用筷子吃饭。 2、宣传使用筷子时的注意事项,引导幼儿注意安全,学会安全、正确使用筷子,如不把筷子打到别人,不把筷子放在嘴里咬…… 幼儿园学用筷子教案【篇6】 目标: 1.通过观察辨别筷子颜色、形状的不同,找相应,并进行分类。 2.在游戏中,体验“筷子”旅行的乐趣。 准备: 1.红,黄,绿三种颜色形状的筷子。 2.三种颜色的“水池”,三种形状的“山洞”。 3.录音机,磁带。 重点:配对,分类。 过程: 一、筷子找朋友 师: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呢?今天筷子宝宝可开心了,因为我们要带着他去旅行。你们想要吗?可一支筷子真孤单呀,我们给它找个好朋友吧! 出示许多筷子宝宝 师:来,跟着龚老师一起说,筷子宝宝,真开心,筷子宝宝,去旅行。 二、给筷子颜色分类 1、说说水池不一样的地方,并给自己的筷子宝宝找个颜色一样的水池洗澡, 师:嘘,听一听,筷子发出声音了。这支筷子宝宝动作真快,都已经洗好了,我们来看看,他的身上藏着许多图形宝宝。都有些什么呀? 2、让幼儿观察筷子上的形状 师:听一听,筷子宝宝们都已经洗好澡了,又想出去旅行了,现在,我请你去找两支一模一样筷子宝宝,记得哦,是颜色和形状都要一样哦。这可有点难哦,找得时候千万要小心哦,别找错了,不然筷子宝宝就要伤心了。 三、形状分类 师:哇,前面有什么,这里有三个山洞哦,这是什么形状的山洞,那这个呢?山洞想邀请你们去玩呢,正方形的山洞喜欢筷子上有正方形图案的宝宝来洗澡。。。快去找找你们的山洞把! 师:真棒,都找到自己的山洞了。山洞里要开联欢会咯,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带着筷子宝宝一起跳舞吧,让筷子发出好听的声音,你想怎么跳就怎么跳。但是,千万要注意安全,可别让筷子伤到你旁边的朋友哦!(跟随音乐跳舞) 四、尾声:筷子宝宝又要去旅行了,我们再去找个好玩的地方吧! 幼儿园学用筷子教案【篇7】 1.操作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第一次操作活动中我就引导幼儿练习筷子的使用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对教师示范的观察进行练习,他们不一定会使用的很正确,那也不要紧,在第二次的实践活动中,幼儿通过品尝,强化了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师适时的个别指导,就巩固了练习方法。在尝试筷子进行各种活动时,孩子们通过使用筷子打击节奏、搭建游戏等活动中,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了发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活动——学习筷子使用方法——练习筷子的实践活动——筷子游戏。 1、导入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我就采用谜语引起幼儿对筷子的兴趣,“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经过,酸甜苦辣一起尝。”这个谜语形象的讲述了筷子的外型特点和用途。在孩子们兴趣勃勃的猜出谜语后,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和用途,激发幼儿操作筷子的欲望,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并落实了第一个目标。 2、学习活动。 筷子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标准,因此,我在幼儿第一次练习前,先示范讲解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再让幼儿练习自由练习。第二次的学习,我配上了音乐,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练习并拢筷子拨饭、张开筷子夹菜等动作。 3、实践活动。 学习筷子的目的在于在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在这环节里我为幼儿提供了豆类食品,让他们通过品尝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落实了第二个目标,在音乐中,孩子们无拘无束的使用筷子,边吃边和同伴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最后是小结使用筷子的好处。 4、游戏活动。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在幼儿使用筷子品尝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随音乐用筷子敲出欢快的节奏,吸引幼儿一起来打击节奏乐。这个游戏活动渗透了艺术活动,在幼儿跳完节奏舞后,教师提问:“筷子还可以怎么玩?”这个问题的设计为幼儿提供了创造发挥的空间,在这环节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 五、活动评价 纵观整个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所有环节都是围绕“筷子”来进行。本次活动,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整合”的设计思想,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使用筷子的乐趣。 幼儿园学用筷子教案【篇8】 一、选材来源: 此活动的选材来源于生活,筷子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一种餐具,他们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用筷子进食是我国的一大特点。 常言道,心灵手巧。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细协调动作。用筷子夹食物时,不仅是5个手指的活动,腕、肩及肘关节也要同时参与。从大脑各区分工情况来看,控制手和面部肌肉活动的区域要比其它肌肉运动区域大得多,肌肉活动时刺激了脑细胞,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可见,及早进行手的活动功能训练一方面可以让幼儿享受用筷子进餐的乐趣,另一方面对幼儿的智力发育也有好处。中班幼儿的小肌肉不断的发展,可以掌握多种动作技能,而且会比较协调。但班里大部分幼儿不会使用筷子吃饭。因此,我选择此教材让幼儿在游戏练习中学会使用筷子,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 2、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 3、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于:使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为此,我作了以下的准备: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每组一只托盘,内放煮熟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卖汤圆》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三、教学方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本次活动中,我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1、示范法: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动作要领,通过教师准确的示范动作让幼儿掌握学习内容和基本动作技能。 2、操作探究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练习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此时不必强求孩子一定要按照自己用筷子的姿势,幼儿拿筷子的姿势有个逐渐改进的过程,学会主要动作要领就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拿筷子的姿势会越来越准确。第二次操作是实践活动,通过品尝食物进一步练习和巩固筷子的使用方法。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尝试使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3、游戏法:中班幼儿处于游戏的高峰时期,好动是他们这一年龄段的`突出特点。因此,我设计了“筷子舞”“搭建筷子”等一些游戏,让幼儿充分体验筷子带来的乐趣。 幼儿园学用筷子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学会通过感官观察不同材料的筷子的特征,知道筷子都是成双使用的。 2.了解筷子的用途,学习握筷和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发展小肌肉动作。 活动重、难点: 了解不同材料筷子的特征,学习握筷和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多双筷子(制作材料有竹、木、塑料等),每桌一盘泡沫塑料块。 方法与手段:观察法、游戏法等。 活动过程:教师活动 一、导入部分: 出示筷子,请幼儿观察。 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他有什么作用? (引导幼儿说出筷子是用来夹东西的,是我们中国人用的餐具。) 二、、新授部分: 1.引导幼儿观察筷子的特征。 教师提问: (1)小朋友,请你们说说你的筷子是什么样子的? 小朋友们,请你仔细看一看,你的筷子是什么样子的? (2)它使用什么做成的? (3)你的筷子和别人的筷子一样吗? (4)有什么不一样的? (引导幼儿观察他们在颜色、形状、长短、粗细、材料等方面的不同。) 2.引导幼儿了解筷子的用途及使用 筷子的方法。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筷子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吗?它们都是干什么用的?” (引导幼儿说出筷子都是唱唱的、直直的、质地较硬,一般是一头粗一头细,都是用来吃饭的,都要一双一双的用。) 教师小结:筷子都是长长的、直直的、质地较硬,一般是一头粗一头细,都是用来吃饭的,都要一双一双的用。 教师提问:“你们会用筷子吃饭吗?” (教师请幼儿拿起筷子,帮助儿童改正握姿。) 三、游戏:夹泡沫塑料块 教师提议:“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每张桌子都有一盘泡沫塑料块,下面我们一起用筷子把泡沫塑料块从一个盘夹到另一个盘,我们比赛谁快。在比赛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握姿及时进行改正。 四、要求幼儿在家中也要使用筷子吃饭,并进行检查和鼓励。 活动反思: 筷子对大家来说一点都不陌生。但是大家对筷子都没有好好的观察过,今天我们就对筷子进行了一番研究。经过大家的观察和接触,大家知道筷子都是直直的、长长的,使用的时候都是成双成双地用。升入中班了,大家都是使用筷子了,我们对如何握筷进行了讲解和示范,发现部分幼儿有困难,要多帮助。 幼儿园学用筷子教案【篇10】 活动重点:正确掌握动作要领,要求动作到位。 活动准备:筷子每人两束(用橡皮筋捆扎)。 活动过程: 预备姿势:直立,双手拿筷子于体侧。(图1) 第一节 四肢运动 第一个八拍 第1拍:左手前平举,拳心向下,筷子成水平线。 第2拍:右手前平举,拳心向下,筷子成水平线。(图2) 第3~4拍:手腕转动敲击筷子两下还原成预备姿势。 第5拍:左手上举,拳心向前。 第6拍:右手上举,拳心向前。 第7~8拍:双手上举敲击筷子两下还原成预备姿势。(图3) 第二个八拍 第1拍:左臂侧平举,拳心向下,筷子成水平线。 第2拍:右臂侧平举,拳心向下,筷子成水平线。 第3拍:左手筷子碰右肩。 第4拍:右手筷子碰左肩。(图4) 第5拍:左手放于体侧。 第6拍:右手放于体侧。 第7~8拍:双手在体前下放敲击筷子两下还原成预备姿势。(图5) 第二节 伸展运动 第一个八拍 第1~4拍:左脚向左前跨一步呈弓步,同时向左转体,上体稍前倾与右腿成直线,双臂弯曲在左前方敲击 筷子两下。(图6) 第5~8拍:两臂交叉从胸前由上往下两侧打开,经两侧还原成预备姿势。(图7) 第二个八拍 动作与第一个八拍相同,方向相反。 第三节 体侧运动 第一个八拍 第1拍:左腿向前侧伸,足跟点地。(图8) 第2拍:身体左倾弯腰。 第3~4拍:双手在左脚上方敲击筷子两下,还原成预备姿势。(图9) 第5~8拍:方向相反。 第二个八拍 动作与第一个八拍相同。 第四节 体转运动 第一个八拍 第1~2拍:左脚向左侧跨一步,两臂侧上举击筷子两下。(图10) 第3~4拍:双脚不动,上体向左转90度,同时两臂弯曲在胸前击筷子两下,还原成预备姿势。(图11)( 图12) 第5~8拍:方向相反。 第二个八拍 动作与第一个八拍相同。 第五节 腹背运动 第一个八拍 第1~2拍:两臂侧平举,同时左脚向左侧出一步。(图13) 第3~4拍:上体前曲,两臂在体前下方敲击筷子两下。(图14) 第5~8拍:方向相反,还原成预备姿势。 第二个八拍 动作与第一个八拍相同。 第六节 跳跃运动 第一个八拍 第1拍:身体向上跳,同时两臂侧平举,两腿分开。(图15) 第2拍:身体向上跳,同时两臂放下,两腿并拢。 第3~4拍:重复第1~2拍动作。 第5~6拍:双脚原地踏步,两臂曲肘在胸前敲击筷子四下。(图16) 第7~8拍:重复第5~6拍动作,还原成预备姿势。 第二个八拍 动作与第一个八拍相同。 幼儿园学用筷子教案【篇11】 大班下学期社会教案《有用的筷子》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筷子的种类和作用,知道筷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 2、学习使用筷子,做到持筷姿势正确,能挑、拨、夹东西。 3、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重点:认识筷子的特点和作用,了解不同材料的筷子。 难点:学会正确地使用筷子。 二、活动准备: 1、收集废旧的一次性筷子若干,并涂上颜色,幼儿每人一双。 2、每组幼儿的桌子上摆放玻璃球、杏(话梅)核、小纸团、玉米粒等,供幼儿练习持筷夹东西。 3、几种常见的筷子(竹筷、木筷、铁筷、塑料筷、不锈钢筷等)。 三、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出筷子:“兄弟俩,一样长,是咸还是淡,它们先来尝。”引导幼儿猜出谜底后,教师出示各种筷子。 2、引导幼儿观察筷子,了解筷子的特点、制作材料和作用,并提出问题。 (1)筷子是什么样子的?(先引导幼儿回答后,老师小结:筷子像两根小棍儿,上边粗、下边细,上面是方的、下面是圆的,有的筷子上下都是圆的,筷子的表面很光滑) (2)老师这里有几种筷子?(有木筷、竹筷、所料筷、铁筷等,筷子的颜色也各不相同) (3)这些筷子是干什么用的?(先引导幼儿回答后,老师小结:木筷、竹筷、塑料筷、不锈钢筷是人们吃饭用的,铁筷子一般是帮助人们夹一些如蜂窝煤、焦炭等比较烫的物品,长的木筷或竹筷大多用来夹刚炸好的油条,以免烫伤) (4)为什么吃饭用筷子更好?(幼儿回答,老师小结:筷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长期使用筷子吃饭,能锻炼手指动作,使手部活动灵活,并能开发智力。外国人吃饭一般都用刀、*等) 3、启发幼儿联想。 (1)你还见过或知道有什么样的筷子?(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小结: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悠久,所以筷子的种类也比较多,有一些筷子比较名贵和讲究,如过去皇宫里使用的象牙筷、骨筷、银筷等,现在已陈列在博物馆保存,供人们欣赏) (2)出示一次性筷子,让幼儿了解一次性筷子虽然使用比较方便、卫生,但为了保护树木,国家已禁止生产一次性筷子。并让幼儿想一想,一次性筷子用完后还可以做什么用?(练习夹东西、拼摆图形、涂上颜色做筷子操、回收造纸等) 4、老师讲解用筷子的方法,并示范:两根筷子都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中间,大拇指在连根筷子的上面,食指抵住一根筷子,中指在两根筷子中间,无名指抵住另一根筷子,小拇指在无名指下面。 5、幼儿练习拿筷子:每个幼儿用右手拿一双筷子,按老师讲解的方法学拿筷子,练习用筷子夹、挑、拨桌上准备的东西,比一比谁夹得多、夹得快。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动作,并启发幼儿说一说:什么东西好夹,什么东西不好夹?为什么?是拿筷子的上面好夹?还是拿下面好夹?为什么?(玻璃球和玉米粒等因为光滑且小难夹,杏核和小纸团有棱角好夹) 6、引导幼儿讨论: (1)哪种筷子好用?为什么?(竹筷、木筷好用,因为竹筷、木筷不滑,好夹东西) (2)用筷子吃饭时应注意什么?(不咬筷子、不用筷子击桌子、击碗,不拿筷子玩等) 四、活动延伸: 1、用旧挂历纸自制纸筷子,供游戏时用。 2、收集旧的一次性筷子,和老师一起涂色,制作筷子操器械。 3、学做筷子操。 五、活动反思: 通过猜谜语,引起了幼儿观察筷子的兴趣,认识了筷子的特点、种类及什么情况下使用筷子,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拿筷子的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85%的幼儿基本学会了拿筷子,会用筷子,同时也发展了幼儿手部小肌肉动作的灵活。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教学计划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