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最新]端午节的活动方案中班1000字7篇
内容
    一眨眼,活动即将到来,按照时间安排,应该要准备活动方案了。活动方案可以保证活动的进行,所以这次的活动方案不能被我们遗忘。你的活动方案有没有通过呢?以下为出国留学网为你收集整理的端午节的活动方案中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节的活动方案中班【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分享、交流,初步了解体验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体验集体共度端午节的乐趣。
    2.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
    活动准备
    1.准备制作端午节习俗物品的各种材料:
    粽叶、糯米、线等;各种形状的布片、订书器、棉花、香水、干花;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各色缎带、绒线、绉纸。
    2.端午节相关图片,艾草和菖蒲。
    3.邀请幼儿家人一起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1.主持人致开场辞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在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等。
    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天我们___幼儿园的小宝宝们邀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度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掌声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吧!
    2.手工活动
    (1)家长们表演包各种花式粽子的技艺。
    (2)制香囊、画彩蛋、编制五彩绳,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结束后展示作品并相互赠送。
    3.亲子游戏
    《袋鼠》
    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共8对
    形式:单面接力
    准备:各班粽子2个,终点处摆椅子4把。
    玩法:幼儿面对家长,双手抱住家长的脖子,双脚勾住家长的腰。家长双手各握一个粽子,教师发令后,家长抱幼儿向前跑,双手不能碰幼儿,绕过椅子,返回,将粽子交给第二对家庭,继续游戏,最先完成的一组即为获胜。
    《赛龙舟》
    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共4对
    形式:单面接力
    准备:各班纸箱龙船四个,塑料椅子若干。
    玩法:幼儿在妈妈或爸爸的带领下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
    《快乐运粽子》
    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共8对
    形式:对面接力
    准备:各班小桶一个,粽子若干。
    玩法:幼儿提着小桶,走过独木桥,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来,将粽子放回到队伍前的篮子里,把小桶传给下一位幼儿,继续游戏。在规定时间内看哪队运的粽子多为优胜。
    “嘟嘟嘟”跑得快
    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共8对
    形式:对面接力
    准备:各班一个呼啦圈,两个粽子。
    玩法:以班级为单位,8个家庭组合为一组进行接力,游戏中,孩子做车头,一手拿一个粽子做方向盘,家长蹲下做车尾,呼啦圈为两头连接,一头套在孩子的腹部,一头家长用双手握住,小车以最快速度前进至对面家庭组合,将呼啦圈和粽子接力给下一组家庭,最后一组家庭跑完,游戏结束,快的那一班级获胜。
    活动结束
    亲子活动结束,各班组织幼儿与家长到班级分享美味的粽子。此时,老师可编辑园所动态,记录活动过程,分享给全体家长和幼儿。
    端午节的活动方案中班【篇2】
    一、活动背景
    夏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举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过一个特别的有意义的端午节。
    二、活动主题
    “小小中国娃浓浓端午情“
    三、活动日期
    xx(农历五月初五)
    四、活动地点
    操场教室
    五、活动目的
    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2、增进幼儿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六、活动准备
    1.废旧花纸、剪刀、胶棒、鸭蛋等。
    2.香囊,端午节由来的资料等。
    七、活动内容和安排
    1.全班集体活动:
    (1)、端午诗歌比赛
    (2)、观看幼儿歌舞表演
    (3)、佩戴香囊
    2.幼儿回教室活动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视频
    3.“画彩蛋,迎端午”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端午节”是我国极富民族色彩的传统节日,素来有吃粽子、吃鸡蛋、挂香袋等风俗,在节日来临之际,我们班组织幼儿开展了“贴彩蛋,迎端午”活动。
    4.吃粽子
    吃粽子的由来——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
    5.活动结束
    端午节的活动方案中班【篇3】
    一、活动目标
    1、会说“端午节”的名称,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端午节的故事;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三、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出示图片,讲述端午节和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1、吃粽子
    用黍米(黄米)或糯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据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不让鱼类吃掉其尸体,故向江内投之以粽子。习俗相沿,变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带上了时令色彩。
    2、做香布袋
    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3、给孩子戴五丝
    “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儿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节的食品
    (三)亲子共制香包
    1、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香包;
    2、幼儿相互赠送香包,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端午节的活动方案中班【篇4】
    一、主题来源: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幼儿园会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主题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环境创设:
    科学区: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香包。
    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图片和资料。
    表演区: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
    四、主题活动:
    根据幼儿园小、中、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分别设计开展与节日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参考方案如下:
    小班活动:我们一起过端午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
    2、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3、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准备粽子、艾蒿等实物及端午的相关图片和动画。
    (三)、活动过程:
    1、学习童谣《五月五》
    “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挂香囊;
    五彩线,手腕绑;
    吃粽子,沾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2、通过区角环境创设的端午主题给幼儿讲端午习俗
    (1)挂艾叶(2)赛龙舟(3)吃粽子(4)佩香包(5)五彩绳……等,可配合图片和动画讲解。
    3.吃粽子
    (1)出示粽子实物让幼儿观察粽子的外形和颜色。
    (2)老师拨开粽子让幼儿了解粽子的组成并让幼儿认识粽叶。
    (3)将粽子分给幼儿品尝,大家一起感受节日的快乐。
    (四)、活动总结:
    总结端午节活动,让幼儿回家与家长一起分享在幼儿园的端午活动内容。
    中班活动:快乐端午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用彩纸、软陶和绳子等自制"粽子",让幼儿在动手过程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注意保持桌面的干净,培养良好的活动习惯。
    (二)、活动准备:
    彩纸、绳子、软陶、装制作完手工粽子的塑料盒或展示的纸盘、各种制作工具等辅助材料,准备粽子实物。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粽子,让幼儿观察外形,激发兴趣。
    2、在老师引导下让幼儿讨论制作粽子的方法及要求。
    3、通过示范操作后,分组制作。
    4、完成的作品展示。
    5、将实物粽子分给幼儿品尝,大家一起感受节日的快乐。
    (四)、活动总结:
    展示结束,老师对端午节进行概括总结,让幼儿将手工作品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
    ★ 大班活动:我知道的端午节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有关节日的一些风俗习惯。
    2、引导幼儿用流畅的语言将自己知道的端午节的内容表述出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3、明确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体验集体吃粽子的快乐,感受节日的氛围。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要求家长与幼儿一起了解端午节。
    2、赛龙舟的录像。
    3、几个不同大小的香包;几个粽子。
    4、有关《屈原的故事》的书籍或视频及图片资料。
    (三)、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出示图片,播放视频《屈原的故事》。
    2、了解相关风俗活动
    (1)出示香包,欣赏和了解民俗文化。
    (2)观看录像,感受赛龙舟紧张、欢快的气氛。
    3、带领幼儿做赛龙舟的游戏。
    将幼儿分成四组,后面小朋友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上,听到口令后,大家一起蹲着向前走,龙舟不能断开,几个小组还可以比赛。
    4、大家分享品尝粽子,体验快乐。
    (四)、活动总结:
    老师对端午节进行概括,让幼儿回家告诉家长自己通过在幼儿园的学习对于端午节的认识,和家人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
    端午节的活动方案中班【篇5】
    一、设计意图
    端午节对中班幼儿来说,比较陌生。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又因为中国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包粽子、吃粽子、做龙舟、赛龙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爱祖国情感。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2、参与端午节活动,萌发对名族文化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图片粽子,盐蛋,赛龙舟,屈原等。《过端午》音乐。
    四、活动过程
    1、讲解端午节的来历
    (1)讲屈原的故事
    (2)介绍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及其意义(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
    2、节奏儿歌朗读《过端午》
    3、让幼儿回家后给家长朗读节奏儿歌朗读《过端午》,分享盐蛋和粽子,感受节日的快乐。
    端午节的活动方案中班【篇6】
    为了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幼儿园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现将端午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活动方案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标:
    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内容:
    根据幼(安静校园)儿园实际情况,端午节期间各班开展以下活动:
    (一)知识分享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二)学习端午节的儿歌。
    (三)动手操作
    各班开展包粽子,制作荷包、编制五彩线等活动。
    (四)区角创设:
    1、科学角: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
    2、美工角:放臵制作荷包、五彩线、和制作粽子的材料。1张贴赛龙舟的图片,屈原的图片等。
    3、阅读角: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五)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等活动。
    三、活动过程及时间安排
    (一)6月13日(周六)安排家长从周六起:一、跟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二、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三、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事先准备好通知条,发给家长)
    (二)6月15日—16日(周一—周二)区角创设。
    (三)6月17日(周三)知识学习: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2、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四)6月18日(周四)学前班包粽子,大班做荷包,中班折荷包,小班编五彩线。
    (五)6月19日(周五)品尝粽子,挂荷包,带五彩线,学习儿歌。
    端午节的活动方案中班【篇7】
    一、活动地点
    中班各教室
    二、活动策划
    中班组全体教师
    三、活动范围
    中班年级组
    四、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2.通过活动体验包粽子、吃粽子、赛龙舟的乐趣。
    3.激发幼儿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五、活动程序
    1.年级组成员共同讨论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准备:商量活动流程、准备材料、组织形式。
    活动名称:五月五过端午
    活动形式:各班通过向家长发送短信告知家长这一活动,再每班开展走进端午活动。
    活动材料:粽子、视频、课件等。
    2.各班组织全体幼儿开展活动。
    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看课件师:端午节在什么时候?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了解包粽子的流程、习俗。观看视频。
    师:粽子是怎样做的?需要哪些原料?为什么会有端午吃粽子这一习俗?
    教师介绍粽子,让孩子介绍自己吃过什么样的粽子什么馅的粽子。
    幼儿欣赏、学习民歌“五月五过端午”。
    手工制作彩粽。
    3.在“家园橱窗”或“网站”向家长介绍此次活动,请家长继续和孩子讲有关端午节的故事。
    小编精心推荐
    端午节活动方案 | 端午节活动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8 19: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