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1000字汇总
内容
    出国留学网精选专题推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
    典型教案的研究和分析,是揭示学科基础理论和方法的本质和价值,教案是老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的编写要围绕教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从中学物理教学的特点出发。可以传授一些编写教案的心得吗?下面的内容是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 篇1
    (2)探究——圆的直径、半径及其关系。
    教师: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还想知道圆的直径、半径,直径与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①分组探究,合作学习。
    教师提出学习活动要求:先独立进行,再分组交流。通过动手“折、量、画、数、比(估)、看、议”等,总之随你用什么方法都可以,探索圆的直径、半径及其关系。(围绕“学习卡”上的有关内容进行。)
    分组汇报,全班交流。(填写学习卡)
    学习卡
    名称意义用字母表示在同圆()里
    条数长度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直径
    半径
    ②重点请学生说明你是怎样发现的,展示发现的过程,让同学们评价。
    ③操作检验,内化提升。
    a.考考你的判断力。
    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 篇2
    (2)师生对话(学生可相互讨论后回答)。
    教师:日常生活中或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
    学生:在钟面、圆桌、人民币硬币上……都有圆。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
    学生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感觉:……闭封的、弯曲的。
    教师(多媒体演示:圆形物体→圆):这(指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以前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共同特征,都是由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指圆)这种图形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教师(鼓励表扬学生):对,这个图形就是圆,你能说说什么是圆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这时,教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在脑子里想圆的形状,睁开眼睛再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一想,能否记住它。)
    教师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并请学生回答:你还想认识圆的什么?学生说:还想认识圆的圆心、直径、半径……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 篇3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册“比的意义”。
    教学目标:
    1.掌握比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比。
    2.记住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正确求比值。
    3.理解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性。
    4.通过自学讨论,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自学探究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诱发参与
    1、师:“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系?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答?
    生1:牛奶比果汁多1杯。
    生2:果汁比牛奶少1杯。
    生3: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
    生4: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
    师:2÷3是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
    生:果汁的杯数和牛奶的杯数比较。
    师:3÷2求得又是什么,又可以怎样说?
    生:牛奶的杯数和果汁的杯数比较。
    2、师述:用新的一种数学比较方法,可以说成果汁和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用一种新的方法对两种量进行比较。(板书:比)
    3、师:那么这节课你想学习比的哪些知识呢?
    (什么叫比,谁和谁比……)
    二、自学探究新知
    1.探究比的概念
    教师指着板书问:2÷3求的是什么?是哪个量和哪个量的比?
    生:2÷3求的是果汁是牛奶的几分之几,是果汁和牛奶的比。
    师:对!2÷3求的是果汁是牛奶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果汁和牛奶的比是2比3。
    (板书:果汁和牛奶的比是2比3,学生齐读。)
    师:照这样,牛奶是果汁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牛奶和果汁的比。
    生:牛奶是果汁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牛奶和果汁的比是3比2。
    (板书:牛奶和果汁的比是3比2)
    师:都是果汁和牛奶的比较,为什么一个是2比3,而另一个却是3比2呢?
    生:因为2比3是果汁和牛奶的比,而3比2是牛奶和果汁的比。
    师:对,研究两个数量的比较,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是不能颠倒的。
    出示试一试。
    师:1:8表示什么意思?
    生:1和8表示洗洁液1份,水8份。
    师:怎样表示容液里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的关系?
    生:先求出体积再比较。
    课件出示:走一段900米长的山路,小军用了15分钟,小伟用了20分钟。让学生填表。
    师:小军和小伟的速度是怎样求出来的?900:15表示什么?900:20又表示什么?
    师:说说900米和15分钟的意义。
    生:900米和15分钟分别是小军走的路程和时间。
    师:那么小军的速度又可以说成哪两个量的比?
    生:小军的速度可以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
    师:什么叫比?(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
    生1:除法叫比。
    生2:两个数相除叫比。
    师:两个数相除,以前叫除法,今天就叫做比。多了一种叫法,你觉得“比”字前面加上一个什么字比较妥当?
    生1:加上“又可以”。
    生2:加上“又”字。
    师: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想一想这个比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什么关系?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在“相除”下面加上着重号,学生齐读比的概念。)
    2.自学探究比的各部分名称等知识。
    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68~69页。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画出来,自学完后同桌互相说说“我自学到了什么”。
    (学生同桌相互说完后,集体汇报探究。)
    生:我学会了比的写法。
    (老师指着2比3,让学生到黑板上写出2∶3。)
    师:2、3中的符号“∶”是什么呀?
    生:这是比号。(板书:比号)
    师:写比号时,上下两个小圆点要对齐放在中间。(让学生同桌互相看看比号写得是否正确,并接着汇报。)
    生:我知道了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师(指着2∶3)问:前项后项各是几呀?(学生答后接着汇报。)
    生:我知道了比的读法。
    (教师指着2∶3,指名学生试读2比3,然后学生齐读2比3。)
    师:我们已经知道比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想一想,你还学到了什么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 数学老师工作计划 |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0 4: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