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幼儿园小班教案《瓢虫》1000字(精选6篇) |
内容 |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教案在教师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教案是指每节课教师所写的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写好一份教案该注意些什么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幼儿园小班教案《瓢虫》,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幼儿园小班教案《瓢虫》 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会用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2、乐意参与韵律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创设花、草、树等活动场景。 2、小瓢虫手饰、音乐磁带小瓢虫飞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场景,激发活动兴趣。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入场,引导幼儿欣赏花、树等美丽场景。 二、游戏互动小瓢虫捉迷藏。 1、出示小瓢虫玩具,以情境性的游戏口吻,帮助幼儿熟悉歌曲中所涉及的身体各部位,学习点点头、耸耸肩、拍拍膝盖、扭扭屁股等身体动作。如:小瓢虫飞到头顶--点点头向它问好;小瓢虫飞到肩膀--有点痒痒动动肩;小瓢虫飞到膝盖--拍拍膝盖欢迎它;小瓢虫飞到屁股--扭扭屁股和它交朋友。 2、启发幼儿在与小瓢虫的互动中,用身体动作表现相应的语境。 三、学习律动小瓢虫飞,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 1、欣赏歌曲。 2、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用优美而有节奏的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四、游戏小瓢虫找朋友,体验韵律活动的有趣与快乐。 1、幼儿戴上小瓢虫的手饰,在游戏的情境中,运用身体律动进一步感受和表现音乐、节奏。 2、鼓励幼儿说说与做做,小瓢虫还会飞到身上的哪些部位? 3、尝试创编歌词,并配合动作进行积极互动。 五、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 师:我们一起跟着小瓢虫飞到花园里去吧!,在音乐声中飞过草地、花瓣、大树,飞回家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非常生动有趣,整首旋律存在快和慢,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活动不觉得枯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教案出自:教案网)让幼儿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感受律动的乐趣,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激发了幼儿表现音乐的欲望,活动中场景布置,教具准备充分精致,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生互动、配合默契,幼儿能积极配合并保持一致,但还是不足之处: 1、让幼儿分别扮演小瓢虫与小伙伴一起进行韵律活动,增加同伴间的交往; 2、教师语速可稍慢,便于让全体幼儿理解; 3、教师出示图谱时应及时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学习韵律; 4、对于幼儿自由创编的动作,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幼儿园小班教案《瓢虫》 篇2 教学目标 1.启发幼儿借助已有的绘画经验,大胆添画背景,使画面更加丰富。 2.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使画面富有童趣。 教学准备 1.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瓢虫,了解瓢虫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制作特色教具,具体直观地让幼儿感受到如何构图,自然地学会如何添加背景,使画面更加丰富,富有童趣。 (1)用黑色水彩笔画出瓢虫的一家,将其剪下拼粘在一块8开大的透明塑料板上。(见图一) (2)挑选一些8开大的绘画作品,如《花姐姐与树宝宝》、《树叶宝宝》、《牙刷》等等(见图二、图三)。(这些画是幼儿已有的绘画经验) (3)将幼儿的作品依次叠放在透明板下(注意第一张是白纸),撤掉白纸,就可以看到透明板下面的背景图,依次拿掉这些图画,可以看到不同的画面。 教学过程 1.猜幼儿自编的谜语,回忆瓢虫的外形特征:圆圆的身体像面包,头上一对小触角,身上还有七颗星,会飞会爬真灵巧。(是七星瓢虫) 2.出示教具,引起幼儿的绘画兴趣,丰富幼儿的表象。老师问:“瓢虫的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到哪儿去玩?”老师取下白纸,依次换上不同的背景图,幼儿开心地说:到“花姐姐与树宝宝”、“树叶宝宝”、“牙刷”上去旅行。 3.启发幼儿说出自己想添画的背景。老师问:“你们的瓢虫喜欢到哪儿去玩?”幼儿会说到水里去玩,到月亮上去玩,到牙刷上去玩等。 4.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指导。 (1)重点指导不会或不敢添画背景的幼儿。可以用瓢虫妈妈的口吻说,我和我的宝宝要和花姐姐和树宝宝一起玩。因为“花姐姐和树宝宝”是这个孩子曾经画过的绘画作品,所以他能大胆地添画。 (2)重点指导不喜欢换色的幼儿。可以告诉孩子,瓢虫妈妈喜欢在橘子味的树叶上玩,同时取一支橘黄色的水彩笔放在桌上。这样,幼儿就会马上拿起橘黄色水彩笔添上一个橘子昧的树叶,接着,幼儿还会自觉地用棕色水彩笔为瓢虫姐姐添画上巧克力味的叶子,用红色水彩笔给瓢虫弟弟添画上苹果味的树叶。 幼儿园小班教案《瓢虫》 篇3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数5以内的数,并说出总数。 2、通过多个游戏活动,练习按数量对应匹配、等量归类。 3、培养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及对小动物的热爱。 活动准备: 1、画有2个圆点、3个圆点、4个圆点、5个圆点的纸制瓢虫若干,小虫若干。 2、场景树林。(树上分别画有2个、3个、4个、5个点) 3、儿歌《小瓢虫》。 4、音乐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进程: 一、游戏《小瓢虫》导入。 师:上次我们玩过一个《小瓢虫》的游戏还记得吗?那我们一起来玩一玩。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地数5以内的数。 1、出示一只瓢虫。 提问:瓢虫宝宝长得什么样呀?身上有什么呀?数数看有几个圆点呀? 师幼一起手口一致地点数4。 2、出示另三只瓢虫。(身上的圆点分别为2个、3个、5个) 让幼儿来说说它们身上分别有几个圆点,集体或请个别幼儿来手口一致地数数。 三、利用游戏,练习按数量对应匹配、等量归类。 1、游戏找瓢虫宝宝做朋友,巩固手口一致地数5以内的数。 (1)师:你们喜欢瓢虫宝宝吗?告诉你们哦,今天树林里可来了很多瓢虫宝宝呢,它们都躲起来了,想不想去找他们做朋友呀?待会我们每人去找一只,看看谁最先找到,找到后,轻轻地拿好它。(自由找瓢虫) (2)引导幼儿进行交流。 师:比比看,你们找的瓢虫宝宝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伸手数数看呢! 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瓢虫宝宝? 2、游戏瓢虫宝宝捉害虫。 (1)师:你们知道瓢虫宝宝最喜欢吃什么吗?我们带着瓢虫宝宝到树林里去捉害虫吧。 (2)提出要求:可是瓢虫宝宝说了,我身上有几个圆点,那么就要捉几条虫来吃,这样我才能吃饱。 老师集体示范。 (3)幼儿操作,老师巡回观察、指导。 (4)交流、验证。 3、游戏送瓢虫宝宝回家。 (1)师:瓢虫宝宝都吃饱了,也累了,要休息了,我们把他们送到树上去休息好不好? (2)讲明要求:不同圆点的瓢虫宝宝要送到相应圆点的树上休息。 (3)幼儿操作。 (4)集体验证。 四、结束活动:幼儿学小猫走路轻轻地离开。 幼儿园小班教案《瓢虫》 篇4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借助已有的绘画经验,大胆添画背景,使画面更加丰富。 2.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使画面富有童趣。 活动准备 1.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瓢虫,了解瓢虫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制作特色教具,具体直观地让幼儿感受到如何构图,自然地学会如何添加背景,使画面更加丰富,富有童趣。 (1)用黑色水彩笔画出瓢虫的一家,将其剪下拼粘在一块8开大的透明塑料板上。(见图一) (2)挑选一些8开大的绘画作品,如《花姐姐与树宝宝》、《树叶宝宝》、《牙刷》等等(见图二、图三)。(这些画是幼儿已有的绘画经验) (3)将幼儿的作品依次叠放在透明板下(注意第一张是白纸),撤掉白纸,就可以看到透明板下面的背景图,依次拿掉这些图画,可以看到不同的画面。 活动过程 1.猜幼儿自编的谜语,回忆瓢虫的外形特征:圆圆的身体像面包,头上一对小触角,身上还有七颗星,会飞会爬真灵巧。(是七星瓢虫) 2.出示教具,引起幼儿的绘画兴趣,丰富幼儿的表象。老师问:瓢虫的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到哪儿去玩?老师取下白纸,依次换上不同的背景图,幼儿开心地说:到花姐姐与树宝宝、树叶宝宝、牙刷上去旅行。 3.启发幼儿说出自己想添画的背景。幼师问:你们的瓢虫喜欢到哪儿去玩?幼儿会说到水里去玩,到月亮上去玩,到牙刷上去玩等。 4.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指导。 (1)重点指导不会或不敢添画背景的幼儿。可以用瓢虫妈妈的口吻说,我和我的宝宝要和花姐姐和树宝宝一起玩。因为花姐姐和树宝宝是这个孩子曾经画过的绘画作品,所以他能大胆地添画。 (2)重点指导不喜欢换色的幼儿。可以告诉孩子,瓢虫妈妈喜欢在橘子味的树叶上玩,同时取一支橘黄色的水彩笔放在桌上。这样,幼儿就会马上拿起橘黄色水彩笔添上一个橘子昧的树叶,接着,幼儿还会自觉地用棕色水彩笔为瓢虫姐姐添画上巧克力味的叶子,用红色水彩笔给瓢虫弟弟添画上苹果味的树叶。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把画面的内容编成故事,由老师帮助记录下来,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 评析 张老师发现幼儿画瓢虫时,几乎张张画面上只画一只瓢虫,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绘画只关注要表观的主体,往往忽略对背景的描绘,因此画面比较单调。针对幼儿的这一特点,她设计了《小瓢虫去旅行》的活动。活动以谜语的方式开始,让幼儿清楚地归纳出瓢虫的外形特征,再以拟人化的口吻引出瓢虫的一家,激发他们想像瓢虫一家旅行的情景。紧接着,老师运用透明的教具,演示小瓢虫旅行的场所,从幼儿曾经画过的内容入手,启发他们进一步想像瓢虫还能到什么地方去旅行。这样,老师就很自然地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绘画经验。然后,老师在进一步启发幼儿展开联想,充分发挥幼儿想像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绘画要求:先用深色的笔画出小瓢虫的一家,然后用其他漂亮的颜色画出瓢虫旅行的地方,即背景。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能关注幼儿不同的行为表现,找准幼儿活动中的困难和需求,并用幼儿喜欢的方式加以指导。从效果上可以看到,幼儿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想法,画面内容丰富、富有童趣,活动满足了幼儿的创作和表达的欲望。 幼儿园小班教案《瓢虫》 篇5 【活动目标】 1、在认识瓢虫外形的基础上,学习在“瓢虫”背上围绕“花心”点画花瓣的方法。 2、尝试立体作画,萌发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报纸做的瓢虫人手一只,示范用的大瓢虫一只; 2、瓶装颜料、毛笔、抹布; 3、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儿歌导入,认识瓢虫的外形。 出示报纸瓢虫,师:“大瓢虫,真可爱,圆圆的身体像个球;大瓢虫,真好玩,两根触角六条腿;大瓢虫,真美丽,身上穿件斑点衣,大瓢虫,真能干,专捉害虫当点心。” 2、示范讲解,学习点画的方法。 师:“大瓢虫看到张老师的花裙子,也想把斑点衣变成花花衣,我们用毛笔和颜料来帮它,好吗?” 示范:“小毛笔手中拿,颜料瓶里蘸一蘸,靠近瓶口刮一刮;小毛笔站站直,围着花心跳个舞,一二三四五六,圆点的花瓣画好了。” “换种颜色换只笔,颜料瓶里蘸一蘸,靠近瓶口刮一刮;小毛笔躺下来,围着花心跳个舞,一二三四五六,长点的花瓣画好了。”(提示:瓢虫可转动) 3、幼儿操作,提示要绕“心”点画。 (1)提出操作要求:“小毛笔蘸了颜料后要沿着花心跳舞,小毛笔站站直,画出来的是圆点花瓣,小毛笔躺下来,画出来的就是长点花瓣。还有很多大瓢虫都想穿上花花衣呢,我们去帮帮它们吧。” (2)幼儿操作,教师念儿歌提示要围着“花心”点画。 4、展示作品,分享快乐。 拉出瓢虫身下的红绳,拖着自己的“大瓢虫”散步,看看别的“大瓢虫”穿的花花衣是圆点花还是长点花? 幼儿园小班教案《瓢虫》 篇6 小班数学活动:瓢虫找家 活动目标: 1、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2、学习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画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 3、小虫若干。 4、儿歌《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出示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长什么样?(圆圆的身体)背上有什么?(斑点)有几个斑点?(2个)师幼一起手口一致的点数2。 (2)再同时出示2只瓢虫。(身上的斑点分别为1个和3个)让幼儿说说它们身上分别有几个斑点,集体手口一致的数1个斑点的瓢虫,请个别幼儿上来手口一致的数3个斑点的瓢虫。 2、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巩固对大小、颜色的认识。 师:“这3只瓢虫宝宝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颜色、大小、斑点)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1)通过照顾小瓢虫,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师:“瓢虫宝宝的妈妈生病了,想请小朋友帮忙照顾瓢虫宝宝,请你选一个瓢虫宝宝来照顾,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伸出手指数一数。” (2)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师:“瓢虫宝宝们肚子饿了,它们最喜欢吃虫子,我们带着瓢虫宝宝去抓害虫吧。”(听着音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抓害虫)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瓢虫宝宝们累了,想休息了,它们喜欢在什么地方休息?(树叶)请你们送它们去树叶上休息。(送的时候要求幼儿1个斑点的瓢虫宝宝送到有一个圆点的树叶上,2个送到2个圆点的树叶上,3个……) (2)集体验证。 四、结束活动 幼儿学小花猫走路轻轻的离开活动室。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幼儿园小班教案 | 幼儿园小班教学计划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