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1000字合集 |
内容 |
生命如歌,桃李芬芳。写教案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案可以帮助老师合理分配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一份优质的教案需要我们借鉴模板嘛?栏目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式、方程、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意义。 2、学会检验方程的解。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概念。 教学难点:掌握检验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兴趣 1、(小黑板)在下面的括号中填入><或=。 245()25454+6()60783()783 5018()518031-35()16239+1()2310 程序: A、先口答什么号。 B、(板书如下)把这6个算式分成两类,应该怎么分? 245>25454+6=60 783<7835018=5180 239+1<231031-35=16 得出概念:(板书)用=连接,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那么这些左右两边不相等的式子,当然就叫不等式了。 2、(投影制成复合片)下列式子中有几个等式? 452<1009999-9991=87=6+1 X+18=2034+57240X=10 程序: A、说出哪些是等式后,揭去不是等式的式子。 B、(板书)把这四个等式分成两类,你认为应该怎么分? X+18=2040X=10 得出概念:(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突出两个条件:含有未知数、等式。) 3、(投影)下面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手势表示) 35-X=128412=74-X>3269+X=24564=X+60X5 4、(板书)方程中的不知数X等于多少我们能把它求出来吗?比如上面的例子:X+18=2040X=10中X等于多少?(板书解出来)得出:(板书)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书面练习)判断哪个是方程的解?P22练一练3。 6、我们以前学习的求未知数X的值其实就是解方程。怎么解方程大家会不会呀?我们再学一点大家不会的,哪就是写出解方程的检验过程,写检验过程有它特殊的格式,我们应认真学好。(板书上面其中一题的检验过程) 检验:用X=4代入原方程, 左边=404=10,右边=10。 左边=右边, 所以4是原方程的解。(注意讲清各个步骤的含义) 三、反馈矫正 1、(板演)P22试一试。 2、(课堂作业)P22练一练2。(注意:写出检验过程) 3、(小黑板)看图列出方程并求解。(内容同《作业本》P19D3)。 四、评价激励 1、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四个概念,(复述概念)并掌握了检验的书写格式。 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 篇2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八册第9596页例1例5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对实物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让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并能借助图形认识比较几分之一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今天上午遇到了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着解决,愿不愿意?(老师谈起生活中分饼遇到的问题。) 2、半块不够一块,不能用整数1来表示,那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探索几分之一所表示的含义,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自主探索,体验分数。 1、体会二分之一的含义。 ①根据图形,体会一块饼的二分之一的含义。 ②动手折一折,找到长方形纸的二分之一。 ③根据图形判断,加深体会二分之一的含义。 2、自主体会三分之一的含义。 根据课件演示,学生试着说一说圆的三分之一所表示的含义。 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 篇3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八册《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初步感知分数是如何产生的,并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2、学生能直观地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二、教学新课 1、自学交流: (1)师:同学们,关于分数,你想要了解它的哪些知识呢? 生: 师:先自学一下课本95页的内容,看看课本上能不能回答我们刚才提出的这些问题呢?它又能告诉我们哪些知识? (3)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你们获得了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呢?同座位相互交流一下好吗? 师:谁能给大伙儿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认识1/2 (1)出示课件一块月饼 教师演示课件平均分。 师:每一块月饼该怎么表示呢? 师:1/2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呢?(师生共同用手势演示1/2的意思)同座互相说一遍。 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 篇4 总的教学目标: 认识计数单位十和百,理解100组成掌握100以内的顺序,能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 在明确个位,十位和百位三个数位的基础上掌握百以内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能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使学生认识货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较熟练地笔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毛算。 初步理解相等和不相等的关系,在教与式比较的基础上初步认识不等式。 第一课时 内容:100的认识例1,P53、P54 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十和百,理解100的组成。 2、掌握100的读法和写法。 3、理解整十数的递增与递减关系。 重点:掌握整十数的组成 过程: 复习: 1、(1)数数1-10 问:10个1是多少?1个10是多少?10里面有几个1? 出:1个1问:这是几块木块,可以用几来表示?这是几个1? 板书:1个1讲明,1是计算单位可以用来数数? (2)同学们自己摆小方块。 引导学生一个一个地数。 问:这是几个1?1个1是几个10(10个1)(1个10) 讲明:10也是计算单位,也可以用来计数。 (3)再出示一张10个立方块条形图,让学生数清共10个,接着以10个立方块为一列,与原来的10个立方块摆在一起,就成为20个立方块,即2个10如此贴上去每贴一列学生接着数3个10,4个1010个10。 (4)10个立方块的图形完成后, 问:我们是几个几个数的?10个10正好是几? 师:我们知道1个10是10,2个10是209个10是多少呢? 强调:9个10再数一个10,就是10个10。10个10就是100。 (5)最后学生10个10个地数立方块,数一数共有几个10。 还可以怎么数?(横着10个10地数,竖着10个10个地数) 2、借助计数计讲清个位,十位,百位。 在个位档拔入9,再拔1。 问:现在是几(10)? 师:先拔去个位上的10,再拔入十位上的1颗。) 问:现在1颗代表多少?(一个10) 在十位上的一颗表示1个10。 问:那么在十位再拔入1呢?(2个10)再拔入1呢?(3个10)11呢? 现在十位是9呢,表示几个10呢?(9个10) 问:如果在十位上再拔上1颗呢?(10个10) 对,如果有10个10就先拔去十位上的10,再在十位的左边百位上拔上1颗珠,这就表示100,也就是10个10。 3、100的读法和写法。100是一个三位数,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器,使学生直观地看到100就是100个1,也就是10个10,明确以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一位是个位。 在百位上写1,十位和个位上都写0,合起来是100,读作一百,零不读出来。 4、例1,小木棒图,除起到巩固100的认识外,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十数的递增减关系,明确到十数的组成,即几个10个是100,几10是由几个10个组成的。 口头回答1个10是10,2个10是20,3个10是3010个10是100,然后再在书上填上空格中的数。 5、巩固练习: 想想怎样记住10-100之间的数,找规律。 整十数的递增。 去掉后面的0就是1、2、3、4、5、6、7、8、9、10 顺读,例读,10-100的数 比大小(在磁板上写) 30比几多?50比几小? 70排在谁的后面?90后面是几十? 80相邻数是几十和几十? 70再加几十是100?5个10是多少? 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实物、图形、观察、操作等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 2.能正确读写比较简单的分数,并理解它们的含义. 3.使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几分之几的表象,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教学难点 使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回忆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出示:, 提问:在这个分数中,8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表示什么?表示什么? 2.填空: 第一份是它的(),第七份是它的(),每一份都是它的(),共有()个. 3.出示下图 二、探究新知 1.谈话导入 这个图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该是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2.教学例7:认识 (l)教师提问: a、【出示图片例7-1】一份是这个圆的多少?() b、【出示图片例7-2】阴影部分占这个圆的几份?(3份) c、是几个?(3个) d、也就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四分之三) e、四分之三该怎么写呢? 因为还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分母用4表示;因为以前表示有这样的一份,分子写成1,现在有这样的三份,所以分子写成3. 窗体底部 (板书:) (2)指导读 (板书:读作:四分之三) 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 篇6 1、出示一组生活中的数,让学生感受。问: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数?你还了解有关数的哪些知识?(让学生充分交流) 2、激发自学课本第3页内容,让学生把要点划一划,再展开交流。 3、判断:(1)自然数都是整数,但整数不一定是自然数。(2)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大的自然数是10000。 4、引入: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一万大的数。要想正确地读写这些数,还必须先学好有关多位数的知识。(板书课题:多位数的认识) 5、让学生自学课本第4页到第5页数位顺序表上方的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1)你知道哪些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具体说一说。 (2)什么叫做十进制计数法?你是怎样理解的?你对计数法还有哪些了解? (3)什么叫做数位?请你举个具体的数说一说。 6、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补充、评价,形成数位顺序表。 7、完成练一练第1、2题。 8、比一比谁说得既快又对。 (1)从个位起,第()位是()位。 (2)最高位是()位的数是()位数。 (3)一个()位数的最高位是()位。 9、作业:练习一第1、2题。 10、课后查阅资料,搜集生活中的数、交流。 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 篇7 认识更大的数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更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体会较大数字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实际操作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亿位的数,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十10个10000是多少, 10个100000是多少, 10个1000000是多少 一亿等于十个一千万 一千万等于十个一百万 一百万等于十个十万 二、亲身实践,巩固新知 1.指明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5万,7个一千万, 教师强调认准计数单位 2.在计数器上拨出三千七百万,然后一百万一百万的数,数到四千二百万。 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归纳出“满十进一” 的原则。 3.一千万一千万的数数到一亿。 4.从九十五万起一万一万的数数到一百一十万; 从八百六十万一万一万数数到一千万; 从四千万起,一万一万数数到一亿 借助计数器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抽象程度 上使学生了解大数,明白“满十进一”原则 5.十万里有()个一万 一百万里有()个十万 一千万有()一百万 一亿里有()个一千万 有关这个题,使学生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6.在计数器上拨出2345678,再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百万,几个十万,几个万,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三、总结 不管数有多大,都要记住每相邻两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还要记住亿内数的数位顺序 四、学生互相评价 板书设计: 数一数 十万里有(10)个一万 一百万里有(10)个十万 一千万有(10)一百万 一亿里有(10)个一千万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