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大数的认识教案精选
内容
    请阅读以下出国留学网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大数的认识教案,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千教万教教书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只有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才可以完成相对于比较优质的教案。优秀的教案可以为课堂提供养分和动力。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1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并了解这些数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示的意义。学生对于接触比较大的数,在读写方法可能刚接触时会感到比较困难。让学生掌握好十进制数位顺序表,懂得各数级中的计数单位,对于学生解决重、难点有帮助。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一年级
    ●100以内数的认、读、写
    二年级下册
    ●万以内的认、读、写
    -----------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亿以内数的读写
    ●近似数的认识
    --------------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四年级下册
    ●求积、商的近似值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大数的读写。
    2、数位中含0有的读写。
    五、单元评价要点
    能数、会认、会读、会写、能比较、会改写、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1、在数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2、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掌握大数的读写。
    3、结合实际背景,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4、在观察比较中,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六、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11节(实际用了14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
    课时
    授课
    日期
    备注
    数一数
    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
    1
    9.6
    完成
    读多位数
    1、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
    9.7
    ~
    9.8
    分两课完成(补充了一节练习课)
    写多位数
    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
    9.11
    ~
    9.13
    三课时
    完成
    (加入两节练习,进行错例分析。)
    比较数的大小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位的认识,掌握较大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分类、概括能力以及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
    1
    9.14
    完成
    改写
    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1
    9.15
    完成
    求近似数
    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2
    9.18
    完成
    练习一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
    9.19
    完成
    机动课时
    (综合
    练习)
    整理、归纳,完成练习册练习
    (原来,这是机动课时2节,后来因为新学期开始,学生练习册比较迟才订到,所以安排在本单元结束后才用三课时完成这一个单元的练习题,相当
    对本单元进行一次整理复习。)
    2
    9.20~
    9.25
    分3课时完成
    (因为9.22学生秋游,所以9.20~
    9.25只有三课时教学。)
    合计
    11
    14
    (多用了3课时才完成教学)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2
    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一
    这个综合应用活动,分以下三个部分。
    1.猜想1亿有多大。
    提出问题你能想像1亿有多大吗?,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结合生活经验,先猜想一下1亿有多大,引出所要研究的课题。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1亿这个数,理解了这个数的意义,但由于没有直观的感受,最初完全是凭借感觉随意猜测的。学生想到的事物可能很多,对同一事物的猜测结果,也将是大不相同的。教材利用这样一个问题,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2.探究活动范例。
    教材呈现了一个小组进行探究活动的范例,提示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确定研究方案。学生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研究选择测量1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再思考如何进行测量,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分析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学生发现找1亿张纸直接进行测量是不现实的。进一步分析,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有的学生想到,可以先测量一部分,再推算出整体是多少,确定了由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
    接着,进行实验。呈现两个学生分别测量100张纸和1000张纸的高度的具体实验操作过程。学生选择不同的基数进行测量,误差也是不同的,基数越大,误差越小。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选择的基数不同,实验的精确度也会不同。
    最后,验证猜想。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推算出1万张纸和1亿张纸的高度,验证猜想。但1万米高这个结果对学生来说也是比较抽象的,教材通过与珠穆朗玛峰高度的对照,让学生直观感受1万米有多高,进而想像1亿有多大。
    3.讨论交流。
    教材安排了一个各小组间互相交流实验方案的环节。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感受。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
    2.允许学生大胆猜想。在猜想1亿有多大的时候,学生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能会结合不同的量进行猜想。例如:1亿粒大米能装满一间房子吧!1亿本书摞起来有一座山那么高吧!等等。而且对同一种事物的猜想可能是不同的,争论可能会非常激烈。例如,有的学生可能认为1亿粒大米能装满1间房子,有的学生可能认为大米粒那么小,一个大衣柜就装下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大胆的想像,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让学生充分的争论,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3.适时进行指导。在学生所猜想的事物当中,可能有一些超出了学生能够实验测量并进行推理的范围。但教师此时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想法,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想,探索研究的方法。在确定研究对象的时候,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考虑实验的可操作性,选择容易找到,并容易测量的材料。在设计具体的实验步骤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选择不同基数的物品进行测量,对实验的精确度会有影响。4.提供相关知识。由于学生所掌握的有关量的知识有限,可能选择了非常感兴趣的素材,也有了研究的思路,却对所选择的素材不知道如何进行量化和推理。这时教师应该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为学生补充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例如:学生想探究1亿粒米能装满一间房子吗?,这就需要有关体积的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具体需要,告诉他们如何计算,但不用讲深讲透。
    5.提供帮助学生对照感受的素材。学生通过实验推算出了结果,但这个结果可能也是比较抽象的,很难想像得出来。教师应提供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素材,帮助学生与实验结果进行对照,直观感受实验结果的大小,进而体会1亿有多大。
    教材说明
    教材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数感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3
    《大数的认识》复习一
    教学关键:
    以练习的方式来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位顺序表
    1.让学生回忆一下亿以内数的数位,并指名同学背诵。
    2.在黑板上挂数位顺序表,问:你们还记得如何分级吗?
    生:从个位到千位为个级,万位到千万位为万级。
    3.师:个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万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亿级表示有几个什么?
    4.师:我们还知道每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5.讲评练习有关这方面的练习。
    二、复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法,那么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
    生:第一步要分级,用逗号或虚线隔开,从高位往低位读起。
    2.亿级、万级和个级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如:40052136(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
    1084300520xx(一千零八十四亿三千零五万两千零一十九)
    师:亿级多了一个亿字,万级多了一个万字。
    3.复习中间和末尾有零的读法。
    ①每一级的末尾有零。
    如:7890000读作:七百八十九万
    4500000000读作:四十五亿
    师: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②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情况。
    如:40052136读作: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
    143508710532一千四百三十五亿零八百七十一万零五百三十二
    师:零放在什么位置要读?
    生:每一级前面和中间的零都要读。
    师:中间两个零或多个零要怎样读呢?
    生:都只读一个零。
    4.请同学把读法的法则在总结一遍,然后全班读一遍加深印象。
    三、复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的写法,那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
    生:第一步要判断最高位是那一位,从最高位写到最低位。
    七千万零五百(70000500)
    2.师: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该怎么办?谁举一个例子。
    生: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应该用零占位。如:五百二十一万(5210000)
    3.师:是不是读零的地方都写一个零?七千万零五十。(70000050)
    生:要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往下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六百万八千(6008000)
    4.请同学总结写法,个别请,这里比较简单,可以请中等的学生回答。
    四、比较大小
    师: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我门应该怎么做?第一步?有几种情况?
    生:第一步分级。
    师:如果数位相同和不同怎么办?
    看题目:208090>200809
    生:数位相同时,要从最高位比较,如果最高位相同,就一步一步的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生肯定,如果学生回答不完整,可以请同学补充。
    如:1900<2万
    师:如果碰到这样的数时,应该怎么办?
    生:可以先把2万化成阿拉伯数字。
    师:然后在按照比较的方法。
    如:3458<123456
    生:数位不同,只要看数位多的数,那个数就大。
    五、省略亿万后面的尾数
    1.整亿整万的数。
    如:4700000=470万12700000000=127亿
    师:这样的数要怎样省略?
    生:整万的数要省略四个零,后面加一个万字,整亿的数要省略亿后面的八个零,加一个亿字。
    2.求近似数
    如:129248001292万2720000003亿350720000035亿
    师:求近似数要怎么求?
    生: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万字。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亿字。
    在这里要重点强调整数和近似数是不同的,要注意符号。
    六、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回去好好复习。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复习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
    2.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比较大小,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3.结合练习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4
    上完这堂课后,总体感觉学生对大数的认识,掌握较好,由于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对大数的认识和学习。本课让学生认识的数是一些较大的数,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比较少,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观察上海各个区的人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和认识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理念再进行教学,可能效果比较好,在教学后,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知识迁移,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在前面所学的100以内数的认识、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等知识和经验,都可以在这节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认识所有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了解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并在教学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注意建立数感,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现实情境。
    数学来源与生活,大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大数的这种联系,我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我国第五次进行人口普查的数据,并且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过的大数,使学生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建立数感。对于数位顺序,数位,数级,计数单位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位数等知识,不把它当成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去独立思考、去和同学合作交流,从而理解这些知识。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计数器),让学生自己制作数位顺序表。
    3、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本课的难点是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在教学时,我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讨论、实践、交流获得。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出读法,学得扎实,印象也深刻,这一教学效果比教师直接给出要好得多。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设计生动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对学生的多种评价:在上课过程中,我时不时给学生积极发言、积极参与的同学奖章,给予他们鼓励,就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在不断总结和表述思维的过程,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另外指名学生模仿老师出题让其他同学回答,由出题的同学给回答问题的同学加分,这是生生间的评价。
    需要改进之处:
    在备课时,应做到备学生,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我更多得关注老师采用何种手段去教,忽视了学生应该采用什么方式在学的问题,导致课堂气氛,学生放得不够。告戒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多学习、多探讨、多请教。真正做到用新的课改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做到自如驾驭教材,做好学生求知的引导者、点拨者。放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5
    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常见的计算工具,知道计算机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②了解计算器上常见功能键的名称,学会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①结合教师提供的图文资料,经历了解计算工具演变的过程。
    ②经历认识计算器、学习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受计算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科学探求精神。
    ②对计算器充满好奇心,体验用计算器计算的乐趣。
    重点
    了解计算器上常见功能键的名称,学会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难点
    了解计算器上常见功能键的名称,学会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一、炫我两分钟
    珠算表演(表演内容自己准备)
    二、尝试小研究
    课前尝试小研究:
    1、自主学习60-63页,了解:电子计算器具有()、()、()等特点。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它已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
    2、现在计算器在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你知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计算器吗?你知道计算器的各键的功能都是什么吗?(可以问家长或上网查询,在下面空白处做简单的记录。)
    课上尝试小研究:
    1、用计算器按下图给出的顺序计算。
    (1)任取一个两位数>是双数,除以2;是单数,乘3再加1>得出结果后,如上反复进行>最后得出结果是1,停止。
    (2)任取一个三位数,按上面的程序在计算一下,看结果如何。
    (计算结果还是1)
    2、按下图给出的顺序,用计算器计算。
    任意取三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和一个最小的三位数>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用新三位数中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三位数和一个最小三位数>重复上面的运算>结果得495,停止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使用计算器的好处,感受计算器的神奇,体会数学的乐趣。】
    三、小组合作探究
    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浪费16千克的水,这些水就这样被白白地流掉了……
    1、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的水。(说出怎样列式计算,还要说出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
    2、把这些水装在饮水桶中(每桶水约重19千克),大约能装多少桶?
    3、如果你家平均每月要喝12桶水,算算这些水够你家喝几个月,
    合几年?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拓宽了学生的参与面和开口面,通过每个学生思维的碰撞,逐渐将知识进行完善、系统化。本题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计算过程中,感受水的宝贵,自觉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同时亲自体验计算器的使用。】
    四、班级展示提升
    1、哪个小组先来和大家一同分享你们的研究结果?
    要求:下面的同学也要认真听,看看你同不同意他们的研究方法。一会说出你想问他们的问题,或者对他们的研究方法做出自己的评价和补充。
    2、互相纠错,其他小组认真倾听,看列式和计算器的使用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及时指出。
    【设计意图:班级展示提升是小组内形成统一的观点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并引发深入思考的过程,通过小组间思维碰撞,使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教师的适时点拨使学生对计算器的认识更深入,教师的引导会让学生有意识的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2+3+··················+100=
    五、挑战自我
    基础练习:
    教材P61练一练1、2题。
    变式练习:
    (1)9×9-1=(2)(10-1)÷9=
    98×9-2=(200-2)÷9=
    987×9-3=(3000-3)÷9=
    9876×9-4=(4000-4)÷9=
    要求:
    ①用计算器计算并找一找各组题的规律。
    ②你能照样子每组继续编一道题,并直接写出答案吗?
    【设计意图:练习体现基础性、目的性、层次性原则,主要是对使用计算器的考察,第二题还考察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困生吃饱,资优生吃好】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6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数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大数接触的不多,我在教学时,先以同学们学习过的万以内的数为例子,因为他们熟悉,所以很感兴趣。分别给出几种家用电器的价格,让同学们猜一猜、看一看、读一读、写一写。起到很好的效果。
    我想,同样的读法和写法,在应对万以上的数字,同学们也应该很快掌握,不料,在学完数位顺序表后,同学们对着表试读大数,写大数却出现一些问题,如12345678990,学生读:一百二十三四千五百六十七八千九百九十,这样不正确的读法出现,当时我很费解,加上一个单位有那么难吗?为什么总是忘记了呢,后来我想了很多办法,分小组,让同学们自己写出来一个数,同桌读出来,再小组上批改,老师在黑板上给出来数字,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出来,大量的做题训练等等一些方法,通过两天的训练,大多数同学可以做到读数很准确。想了想,也不难明白,小学生学习知识,是一种知识的建构,对于数的学习,他需要把大数和以前学习的数联系起来,这就需要一个过程,老师不能用自己的思维去和小学生比较。
    教师是传道者,更应该站在一个孩子的立场去思考,他们这一些知识的接收能力和时间,学习到这些,在我后面的教学中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 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
    1、感受大数的必要性,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计数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主题图中的一个立方体,先是估计有多少个小立方体,然后算一算验证,并说出计算的方法。
    课件出示:主题图一,回答多少个小立方体,然后在计数器上拨出。
    课件出示:主题图二,猜测共有多少个小立方体,说说理由。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十万”:
    (1)结合小立方体图形,让学生在计数器上1千1千的拨。
    (2)问:10个一千是一万,接下去1万1万该怎么数?
    (3)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4)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老师小结: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并在计数器上师生共同拨出“十万”。
    2、出示从“个(一)到万”的数学模型,让学生感受各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3、师生在计数器上拨“十万”的活动,加深对“满十进一”的印象。
    4、认识“百万、千万、亿”
    (1)提问: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10个一千万呢?让学生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
    (2)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验证.
    (3)告诉学生: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如果1秒数一个数,昼夜不停地数,数到1亿要数3年2个多月。
    (4)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的个、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289a.COM)
    提问: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
    (5)出示十进制数位顺序表,让学生观察。
    (三)练习设计: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比较大的数,你都记住了哪些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五)作业布置: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8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孙玮玮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掌握写数、改写和省略的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善于比较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经历比较、整理的过程,掌握复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收集地震的资料,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识的梳理。
    教学难点:带0的多位数的写法;改写和省略的区分。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多位数的写法、改写和省略
    1.汇报课前调查资料
    师:同学们,四川曾发生过特大地震。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资料,谁愿意把小组收集的资料介绍一下?
    师:老师也和大家一样十分关注着汶川地震的情况。同样收集了一些信息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全国各地伤亡汇总(截至10月8日12时)
    遇难:六万九千二百二十七人
    受伤:三十七万四千六百四十三人
    失踪:一万七千九百二十三人
    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截至9月25日12时)
    总计五百九十五亿元,
    实际到账款物五百九十四亿元,
    已向灾区拨付捐赠款物合计二百六十八亿元
    国家拨款几十亿救灾。比较权威的说法是: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一万亿元!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信息,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复习做准备。通过读几组信息中的数,使学生知道这样的数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体会数的读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写数
    师:读了这段资料,你们有什么感受?你能写出横线上的数吗?
    六万九千二百二十七人写作:69227人
    三十七万四千六百四十三人写作:374643人
    一万七千九百二十三人写作:17923人
    五百九十五亿元写作:59500000000元
    五百九十四亿元写作:59400000000元
    二百六十八亿元写作:26800000000元
    一万亿元写作:1000000000000元
    师:你是怎么写的?在写数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生:第一步要判断最高位是哪一位,从最高位写起。
    第二步是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要写0占位。
    注意:
    1.不是读一个零,就写1个鈥?鈥潯?/p>
    2.不要忘记写单位名称。
    【设计意图】复习大数的写法,强化学生的认识,为总结写数方法做准备。补充四万零九十的写法,突破鈥溞醇父?鈥澱庖唤萄训恪?/p>
    3.改写和省略。
    师:通过写这些多位数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为了便于读、写我们还可以把多位数进行改写和省略。
    独立完成:
    69227人7万人
    374643人37万人
    5950000元=595万元
    2680000元=268万元
    第一次比较:比较改写和省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二次比较。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亿以内的写数、改写和省略的方法。如果扩展到亿以上的数时你们会吗?比较他们之间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三次比较。
    通过对比我们对改写和省略的知识认识得更加清晰了。回忆这节课我们重点复习了哪些知识?比较写数和改写、省略的知识你有什么想说的?
    (二)巩固练习
    1.写出下面各数:
    三百零三万零三百零三
    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
    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万
    2.将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人造卫星每分钟约行动计划470000千米。
    我国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达45000000000双,需要砍伐25000000棵树。
    天文学家估计,在我们银河系中大约有近100000000000颗恒星。
    地球上海洋的总面积是362000000平方千米。
    3.省略下面的数中亿位后面的尾数,并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20xx年我国固定电话有案可查214420000部。
    20xx年我国出口总额约为此325600000000美元。
    1996年,我国森林面积是128630000公顷。
    4.填空
    (1)()个一万是十万;()个十万是一百万;()个一百万是一千万;()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与99999999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和()。
    (3)一千万一千万的数,数到十次时是()
    (4)1030700读时应读出()个零
    (5)由3个亿、2个十万、8个千、5个百、6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
    5.判断对错。
    (1)把6870000吨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687万吨。()
    (2)把9505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9万。()
    (3)一个八位数,它的最高位在百万位上。()
    6.□里填几?
    7□000=7万7□00000007亿
    74□007万7□0008万
    19□78520万60□90760万
    28□078500029亿9□907000010亿
    【设计意图】基本练习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巩固求近似数的方法,发散性思维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亿以内数的认识。
    2、正确地读、写出亿以内的数、比较数的大小和写出近似数。
    3、能使用数据说明问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地读、写出亿以内的数、比较数的大小和写出近似数。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基础训练101、小黑板出示:
    读出下列各数
    6678905、9043000、7890000
    写出下列各数
    二十万、三十八万零九百、三百零五万零五十
    2、你们能说一说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区别和联系吗?请背出数位表。
    3、投影出示:一个数的百万位和十万位上都是5,千位上是3,其他各位都是0。
    (1)这是几位数?请写出这个数。
    (2)最高位是什么位?读出这个数?
    (3)省略万位后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评议(要求学生说一说做题时是怎样想的。1、学生读、写数。
    2、多名学生回答。
    3、学生在自备本上做。(四人在黑板上做。)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提高训练171、投影出示:
    下面□里可以填哪些数?
    19□78520万、60□90760万
    9□87651000000、9□4765900000
    其中最大或最小是几?
    2、用0、1、7、4、8能组成最大和最小的五位数各是多少?1、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做题。
    2、学生练习。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5 5: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