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幼儿园防踩踏应急预案模板6篇
内容
    出国留学网主题阅读推荐:“幼儿园踩踏应急预案”。
    防灾减灾,开启幸福生活每一天。为了帮助缩小事故带来的损失和伤害,人们会提前将应急预案制定好。有哪些好的应急预案值得借鉴呢?编辑特别编辑了“幼儿园防踩踏应急预案”,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幼儿园防踩踏应急预案【篇1】
    为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幼儿因上课下课拥挤发生踩踏或者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根据我园的安全保卫工作条例,特制订幼儿密集出入时防踩踏措施及《预防幼儿踩踏应急预案》,并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一、成立处置突发事件的领导小组。
    组长:杨柳柳副组长:刘文娜、苏满娟、刘文秀组员:各班班主任
    二、机构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制定应急预案和落实各项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
    2、幼儿园园长要识别容易出现踩踏的风险所在,重点防范,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幼儿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守秩序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幼儿园园长要经常性地对幼儿园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
    要确保走廊、通道的畅通。
    4、健全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
    5、安全负责人履行值日工作职责,坚守幼儿园,有事外出必须告知另外安全负责人,或请其他负责人代履行值日工作职责。
    6、办公室印制全园教师通讯录,并定期核对电话号码,确保通讯录中能有一个电话畅通。班主任要在身边常备家长通讯录。
    三、教师职责及对幼儿的安全教育要求
    1、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幼儿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行,不要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有这样现象的幼儿要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错误行为。
    2、上下楼梯的教师要对幼儿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堵现象的发生。
    3、在上课期间,教室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幼儿及时有效地疏散。
    4、幼儿在经过楼梯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所在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5、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值班教师或所在老师要马上报告园长,同时根据伤情拨打120急救电话,组织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处理。
    6、教师都有责任教育幼儿遵守幼儿园规定,特别是对上下楼道应该注意安全的问题要经常讲,以引起幼儿的高度重视。
    四、应对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发生事故后,目击者要立即向领导小组反映,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所有成员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同时,迅速拨打电话报警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请求援助。报告应该包括以下信息:事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种类、程度、危害;
    已采取和准备采取的应急行动。
    发生事故后,领导小组按以下原则组织师幼进行紧急疏散:
    1、发生突发事件后立即吹哨报警,安全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全校师幼疏散逃生。
    2、具体疏散工作安排:
    (1)课余时间各班班主任负责指挥本班幼儿疏散,上课时间由授课教师负责指挥幼儿疏散。
    (2)按楼层由底到高的顺序依次逃生:一楼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直接到操场,二楼层的幼儿成二列纵队依次逃离。
    (3)每楼层安排一名教师维持秩序(值班教师负责)。
    (4)操场指挥员:各班班主任
    (5)紧急疏散后集中地点:
    楼道疏散下来的幼儿按指定线路到操场集合,但不能影响其它班级的通过路线。
    四、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听到幼儿园发出的警报声后,全园师生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
    2、疏散集合地点:全部幼儿按做操位置在操场集中。
    3、疏散顺序:教师指挥幼儿按计划安排依次快速、安全下楼,不能抢先下楼,以免发生拥挤践踏事故。
    4、疏散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伤害,首先进行简单救助,为伤员包扎伤口,然后安排专人进行护理并送到医院救治。
    幼儿园防踩踏应急预案【篇2】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依据市教育局和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精神,特制订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一、成立“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校长)
    副组长:XXX、XXX、XXX、
    成员:XXX、
    二、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1、分走楼梯制度:为避免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过于拥挤,采取学生分走楼梯制度。(每个教室和办公室都张贴学生疏散路线图)
    2、在上课、出操、放学等上、下楼梯的过程中,建议适当错开时间,分班级逐次下楼,并安排值班教师和楼层值班教师在楼梯间维持秩序,管理学生。
    3、学生在校时间所有楼门全部打开。
    4、温馨提示:安全慢行,严禁相互抢道。
    三、教学楼紧急疏散方案
    当教学楼发生危机时启动本方案
    1、当教学楼发生紧急情况时,由值班领导负责指挥全校师生紧急疏散,并启动《开元小学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2、当教学楼发生紧急情况时,各班由班主任、任课教师、班长指挥学生,按照指定路线指定楼梯迅速疏散。
    3、在疏散过程中学生们要服从学校领导及楼层值班教师指挥、听从命令。有序、迅速疏散撤离。
    4、学生疏散时要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拥挤、不打闹、不搞恶作剧,要互相礼让、要安全疏散。
    四、建立“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安全教育制度
    1、开学初,各班主任要在班会课上强调分走楼梯的制度。
    2、经常性地教育学生要文明上下楼梯,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拥挤、不打闹、不搞恶作剧,要互相礼让、要安全疏散。
    3、安全办联合政教处要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团队活动、主题班会、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学生深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
    4、各班每学期开学初组织一次主题班会,班主任与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如何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以及拥挤踩踏事件发生后如何保护自己。
    5、安全办每月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练,使学生掌握紧急情况下疏散的路线,适应危机状态下的心理氛围和环境,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
    五、建立“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安全检查制度
    每学期初、学期中,由安全办、政教处、教务处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的楼道、楼梯等各种设施和照明设施进行检查,限期维修,确保安全使用。
    六、校园拥挤踩踏事件的处置原则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杜绝对隐患认识不足、长期忽视的麻痹思想,要居安思危,立足防患,建立紧急救援机制,尽一切努力将事故、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减到最低程度,为校园打造安全屏障。超前工作,掌握主动,备好专项应急处置预案,建立防范非自然灾害类拥挤踩踏事件发生的长效机制,增强防范拥挤踩踏事件的意识和应对能力,做到有备无患。
    七、善后处理工作
    1、校园拥挤踩踏事件调查工作,由学校组织“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查,并及时上报镇教委、县教育局调查结果,重特大拥挤踩踏事件,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必要时协同其他相关部门组织调查,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调查结果。
    2、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发生后,学校要及时组织“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积极做好恢复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工作,维护校园和社会稳定。
    3、对在预防、处置校园拥挤踩踏事件中和善后处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或有特殊贡献的班级和个人,可给予表彰和奖励。
    4、对在预防、处置校园拥挤踩踏事件中和善后处理工作中玩忽职守者,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们隐瞒、缓报、谎报情况者,逃避责任者,阻碍工作人员执行公务者,以及其他不利于预防和处置工作者,视其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幼儿园防踩踏应急预案【篇3】
    为提高全校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培养学生遇到紧急情况的处理应对能力、自救逃生能力,掌握应急逃生的正确方法,明确安全事故发生后的逃生路线,为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预防学生楼梯踩踏事故的发生,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次突发事件防踩踏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1、提高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能力和应变的能力。
    2、师生了解安全疏散知识,知道班级应急的撤离路线。
    3、预防踩踏事故,使学生养成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养成过楼梯和走廊要轻步慢行、靠右走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二、演练对象:
    崂山区合肥路小学全体师生。
    三、演练时间:
    20xx年9月30日(周四)下午第一节课。
    四、成立演练指挥部:
    学校成立演练领导小组,确保演练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医疗保障:xxx
    组长工作职责:及时听取事故情况汇报,立即召集领导小组成员研究、制定处置对策,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负责整个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副组长工作职责:在组长的统一部署下,负责指挥有关人员开展事故现场救援,事故调查、善后处理等工作。
    成员工作职责:
    1、xxx、(大)负责维护事故现场治安秩序。
    2、xxx、(大)负责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及时通知消防、公安、安监、卫生、宣传等部门。
    3、xxx、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交通保障工作。
    4、负责涉案人员监控工作。
    5、负责将事故在第一时间呈报上级有关部门。
    6、组织参与事故的现场处置和调查工作。
    五、防范准备及措施
    1、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
    (1)结合全国各地关发生在学校的楼梯拥挤而产生的伤害事故例子,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使学生养成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养成过楼梯和走廊要轻步慢行、靠右走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各班级要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利用晨会、班会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防止踩踏积压,掌握在遇到危险情况下能自护自救的基本常识。
    2、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坚决遏制事故发生。
    (1)明确各部门及老师楼道安全防范的职责
    后勤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对楼道、楼梯设备设施的专项检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教学中心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一是安排作息时间时,课间要留有足够的时间;二是教师上课时,对学生要求上厕所的应予允许;三是专用教室上课的老师应对学生加强安全、纪律、文明礼让的教育。
    学生中心对学生加强安全、生命教育,利用广播、板报、网络等宣传媒体向学生明确活动行走的线路及经过的楼道,如:出操、升旗仪式、到专用教室上课、放学、社会实践活动等。向学生强调上下楼梯的速度要适可,前后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且须靠右行;对护导、值日老师的工作加强督查落实。
    护导老师按要求准时到岗,认真到位,随时注意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
    学生参加集会、做操及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时,必须由班主任或课任教师带队按照规定路线行走;中午、下午放学时必须由最后一节课的老师组织学生排路队出校门。
    (2)制定学生疏散预案
    每位教师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应给予制止,防止拥挤堵塞现象的发生。
    上课期间,教学楼的所有大小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发生拥挤踩踏,便于及时组织疏散。
    3、现场处置及救援措施
    (1)学生在经过楼梯因拥挤而发生踩踏事故时,在场教师要及时切断后面学生的通行、抢扶被压倒的学生。
    (2)一旦发生踩踏,在场老师要马上报告学校领导,领导接报后,立即组织教师对后面拥挤的学生进行疏散。
    (3)对受伤学生进行逐个了解情况,一般伤情,学校应立即把受伤的学生送到医务室检查治疗,有严重受伤者,学校要立即拨打“120”请求救助,将重伤学生送到指定医院救治。
    (4)学校立即通知受伤学生的监护人,并派专人护送、照顾,直到受伤学生监护人赶到为止。
    (5)事故发生后,有关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外,必须立即向学校报告,再由学校在第一时间报教育局。
    (6)学校要做好其它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解除他们的恐怖心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7)学校应在事故发生后的8小时内将应急处理情况书面报告学。报告内容包括:踩踏事故发生的时间;学校名称、责任人和联系电话;目前的紧急处理措施;报告人和报告时间等。
    六、演练要求
    (1)学校xxx、(大)老师先进行防踩踏演练知识培训,班主任讲清疏散要求和注意事项后,学校总指挥发出疏散信号:“各位同学请在班主任的带领下,从各班安全通道进行撤离”。通过校园广播系统通知正在上课的教师立即进行有秩序地疏散。
    (2)班主任老师根据广播和路线安排,迅速组织学生离开教室,有秩序地下楼并向安全地疏散。
    (3)负责各楼梯口安全的导护老师指引从楼内跑出的学生向操场集中。
    (4)学生操场按平时升旗时位置站队,由班主任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
    (5)本次活动1年级师生人人参与,务必高度重视,班主任提前按要求做好周密、细致的安排,各教师按分工按时到岗,履行职责,若因失职造成安全事故,按学校相关要求追究其责任。
    七、演练过程:
    (一)学生撤离路线:
    (二)老师护导站位:
    老师护导位置图:
    1、xxx、2。xxx、3。xxx、4。xxx、5。xxx、6。xxx、7。xxx、
    (五)活动总结
    1、各班学生按指定线路到操场集合,但不能影响其它班级的通过路线。
    2、各班主任向xxx、校长报数。
    [具体汇报规范语言为:报告总指挥,一年级应到xx人,实到xx人。](注意,应到人数和实到人数必须是一致的,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留在教室。)
    3xxx、校长做活动总结。
    幼儿园防踩踏应急预案【篇4】
    为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幼儿因上课下课拥挤发生踩踏意外事故,特制订幼儿密集出入时防踩踏措施及应急预案。
    一、成立处置突发事件的领导小组:
    组长:刘桂灵
    成员:丁丽媛、王新伟、刘文佳、岳祥、各班班主任
    二、机构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制定应急预案和落实各项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
    2、幼儿园园长要识别容易出现踩踏的风险所在,重点防范,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幼儿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守秩序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幼儿园园长要经常性地对幼儿园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要确保走廊、楼道的畅通。
    4、健全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
    5、安全负责人履行值日工作职责,坚守幼儿园,有事外出必须告知另外安全负责人,或请其他负责人代履行值日工作职责。
    6、印制全园教师通讯录,并定期核对电话号码,确保通讯录中能有一个电话畅通。
    7、学生密集出入时,每个出入口安排一名教师维持秩序。
    三、教师职责及对幼儿的安全教育要求
    1、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幼儿在走廊通过时要靠右行,不要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有违规的幼儿要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错误行为。
    2、在上课期间,走廊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幼儿及时有效地疏散。
    4、幼儿在经过走廊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所在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5、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值班教师或所在老师要马上报告园长,同时根据伤情拨打120急救电话,组织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处理。
    6、教师都有责任教育幼儿遵守幼儿园规定,特别是对走廊应该注意安全的问题要经常讲,以引起幼儿的高度重视。
    7、上课期间一旦发生火情,所有老师都有责任及时报告园长,并负责组织好本班幼儿,做好疏散等工作,还要马上组织人力抢救,但不能要求幼儿走近危险地方;要及时切断电源和火源,防止火势的进一步蔓延。要及时电话报警(电话:119)。同时组织幼儿疏散,防止损失扩大。
    8、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在场的教师和园长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进行合理正确的疏散幼儿。
    幼儿园防踩踏应急预案【篇5】
    为了加强师生上下楼梯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发生地震、火灾等意外事故时出现学生踩踏事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安全管理制度,特制定我校学生上下楼梯紧急疏散演练方案。
    一、活动内容:
    上、下楼梯,应急性集合演练
    二、活动时间:
    3月16日上午大课间
    三、演练步骤:
    1、第二节课下课铃声响后,指挥员广播指挥:防踩踏应急演练准备开始!
    2、各参演相关人员迅速到达各自岗位待命。
    3、班主任再次强调安全:①检查鞋子②上下楼梯靠右走③前方阻塞的随机应变④前方保持距离,文明有序。
    4、班主任和搭班教师负责组织学生到走廊按出操队列进行上下楼梯演练。各楼道口由所负责老师负责秩序。
    5、到达集合地以班为单位清点人数,整队。
    6、总指挥点评,再次强调安全教育。
    7、活动结束,有次序解散。
    幼儿园防踩踏应急预案【篇6】
    为了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幼儿拥挤踩踏事故发生,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现制定文家街道幼儿园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一、成立"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幼儿园园长
    组员:各部门负责人、各主班教师
    二、机构职责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制定应急预案和落实各项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
    (二)领导小组成员要识别容易出现踩踏的风险所在,重点防范,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幼儿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遵守秩序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领导小组成员要经常性地对幼儿园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要确保走廊、楼道的畅通。
    (四)健全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
    (五)安全负责人履行值日工作职责,坚守幼儿园,有事外出必须告知另外安全负责人,或请其他负责人代履行值日工作职责。
    (六)办公室印制全园教师通讯录,并定期核对电话号码,确保通讯录中能有一个电话畅通。班主任要在身边常备家长通讯录。
    (七)幼儿密集出入时,每楼层安排一名教师维持秩序(白天值班教师负责)。
    三、教师职责及对幼儿的安全教育要求
    (一)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幼儿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行,不要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有这样现象的幼儿要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错误行为。
    (二)上下楼梯的教师要对幼儿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堵现象的发生。
    (三)在上课期间,教室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幼儿及时有效地疏散。
    (四)幼儿在经过楼梯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所在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五)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值班教师或现场老师要马上报告园长,同时根据伤情拨打120急救电话,组织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处理。
    (六)教师都有责任教育幼儿遵守幼儿园规定,特别是对上下楼道应该注意安全的问题要经常讲,以引起幼儿的高度重视。
    (七)上课期间一旦发生火情,所有老师都有责任及时报告园长,并负责组织好本班幼儿,做好疏散等工作,还要马上组织人力抢救,但不能要求幼儿走近危险地方;要及时切断电源和火源,防止火势的进一步蔓延。要及时电话报警(电话:119)。同时组织幼儿疏散,防止损失扩大。
    (八)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在场的教师和值班人员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进行合理正确的疏散幼儿。
    (九)要学会正确使用消防设备,及时扑灭火灾。
    (十)未依法履行安全职责,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或违反本规定的,经有关部门的认定,由幼儿园依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或者其他处罚。因渎职、失职或者管理失控发生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由有关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应对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发生事故后,目击者要立即向领导小组反映,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所有成员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同时,迅速拨打电话报警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请求援助。报告应该包括以下信息:事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种类、程度、危害;已采取和准备采取的应急行动。
    发生事故后,领导小组按以下原则组织师幼进行紧急疏散:
    (一)发生突发事件后立即吹哨报警(由现场老师负责),安全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全校师幼疏散逃生。
    (二)具体疏散工作安排:
    1.课余时间各班班主任负责指挥本班幼儿疏散,上课时间由授课教师负责指挥幼儿疏散。
    2.按楼层由底到高的顺序依次逃生:一楼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直接到操场,二楼层的幼儿成二列纵队依次逃离。
    3.每楼层安排一名教师维持秩序(值班教师负责)。
    4.操场指挥员:各班班主任
    5.紧急疏散后集中地点:
    楼道疏散下来的幼儿按指定线路到操场集合,但不能影响其它班级的通过路线。
    (三)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听到幼儿园发出的警报声后,全园师生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
    2.疏散集合地点:全部幼儿按做操位置在操场集中。
    3.疏散顺序:教师指挥幼儿按计划安排依次快速、安全下楼,不能抢先下楼,以免发生拥挤践踏事故。
    4.疏散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伤害,首先进行简单救助,为伤员包扎伤口,然后安排专人进行护理并送到医院救治。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9 4: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