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2013中考语文备考:《童趣》同步试题4
内容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句中加粗的字注音。
    ①项为之强。(  ) ②以土砾凸者为丘。(  )
    ③盖一癞虾蟆。(  ) ④鞭数十,驱之别院。(  )
    2.根据下面提供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 ②超出事物的本身。(  )
    ③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 ④未染色的帐子。(  )
    3.你能根据下面句子中数词的使用情况,总结一下这几个句子使用数词的规律吗?
    ①见二虫斗草间。
    ②盖一癞虾蟆。
    4.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
    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5.填空
    ①默写句子。
    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拔山倒树而来。
    ②文学常识。
    《童趣》节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 代文学家。
    二、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①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②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6.选文第①段中“私拟”的自然景物有哪些?
    7.选文第②段,表现作者的情绪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①②段间有什么关系?
    9.作者为什么“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而不将它打死?
    10.生活中,你有过作者描述的类似的经历吗?写下来。
    (二)
    游趵突泉记(节选)
    曾有独起卓立、首耸发竖,若与山峰竞其高下,如趵突泉者哉?……呜呼,同一水耳,谁实使之然邪?岂润下之名水不乐居,故以至柔之质而发为至刚之概,以自见其奇邪?抑水亦有不平于中而怒气迸发、排空直上,势不可遏,如荆卿悲歌,渐离击筑,壮士发冲冠时邪?
    11.解释句中加粗的字。
    ①同一水耳。(  ) ②壮士发冲冠时邪?(  )
    ③排空直上,势不可遏。(  ) ④渐离击筑。(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曾有独起卓立、首耸发竖,若与山峰竞其高下,如趵突泉者哉?
    ②以自见其奇邪?
    13.是什么力量使趵突泉成为这样呢?作者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回答)
    14.作者写泉水不可遏制的情势时,联想到历史上哪些人的壮举?
    15.令人遗憾的是,三百年前趵突泉的这一奇观已不复存在,我们怎样做才有可能让其恢复昔日风采?
    (三)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衢(qú):大路,四通八达的道路。抚节:打着拍子。抚,通“拊(fǔ)”,击打。节,一种打拍子的乐器,用竹子编的。
    16.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秦青弗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对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用法、意义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薛谭学讴于秦青 ②饯于郊衢 ③未穷青之技 ④自谓尽之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18.翻译“薛谭乃谢求反”。
    19.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20.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请简要谈谈。
    三、写作
    21.请用一段话,写你童年时代的某种生活体验。(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①jiāng ②lì tū  ③há  má ④shù
    2.①怡然自得 ②物外  ③秋毫 ④素帐
    3.省略了量词,数词直接修饰限制名词。
    4.①见到微小的事物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细密之处。②夏天的蚊子嗡嗡地像雷声一样,我便把它们模拟成在天空中飞舞的仙鹤。
    5.①兴正浓 忽有庞然大物 ②《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沈复 清
    二、(一)6.树林、野兽、土山、大沟。
    7.兴正浓 方出神  呀然一惊  神定
    8.第①段的环境描写为第②段做了铺垫;第②段在第①段的基础上叙事,在内容上与第①段是承接关系。
    9.他恼恨之极,用鞭子打它表示惩罚。一是因为癞虾蟆伤害了两条无辜的性命,二是因为破坏了自己的情趣。他没有处死癞虾蟆,说明他处置有度,同时说明他有恻隐之心。
    10.答案提示:如看成群的蚂蚁爬树,私拟行军的队伍等,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二)11.①罢了  ②头发 ③控制 ④乐器
    12.①你曾经见过突起直立、高昂其头,似与山峰争个高低,像趵突泉那样的吗?②来表现它自己的奇特吗?
    13.“岂润下之名水……壮士发冲冠时邪?”
    14.荆轲悲歌高渐离击筑,以及他们怒发冲冠。
    15.增强环保意识,珍惜水资源。(意思对即可)
    (三)16.没有 17.D
    18.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19.知识无穷,学无止境。(或学习必须谦虚,不可浅尝辄止)
    20.有。是他知错能改,变骄傲自满为虚心求教的态度。
    三、21.写作提示:抓住某一生活片断,突出童趣即可。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
    
语文试题 数学试题 英语试题 政治试题 物理试题 化学试题 历史试题
语文答案 数学答案 英语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学答案 历史答案 政治答案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6 7:3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