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一、指导思想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积极落实新课改精神,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具备较高的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能力,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现状及教学重点 由于我县初中教育,学生语文基础普遍不够扎实,学生语文素质明显落后于其它几个县的学生,再者,在高中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重理轻文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重视不够,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督促强化学生学习语文的意识,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还有我省今年全面深入推进新课标,课程内容增加了,课时减少了,这要求我们教师努力探索教学新路子,大力提高课堂效率,努力做到教、学、练的有机结合。 教学重点:1、落实好基础知识;2、搞好学生的阅读和写作; 三、具体措施 1、集体备课 大家群策群力,分工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严格按照学校要求,一周一次集体备课。 2、积累本督查,老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积累本,督促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 3、写作 每两周一篇大作文,另外每周一篇随笔或日记。 4、继续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 四、教学进度及分工安排 进度计划(必修三)
课章节 |
课 题 和 主 要 内 容 |
课时 |
周次 |
主备 |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
1. 林黛玉进贾府 2. 祝福 3. *老人与海 |
4 3 3 |
1周 2周 |
张金生 |
表达交流一 |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单元检测 |
2 2 |
3周 |
魏玉民 |
阅读鉴赏 第二单元 |
4. 蜀道难 5.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 登高 6. 琵琶行(并序) 7. *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 马嵬(其二) |
3 3 3 2 |
4周 5周 |
赵振明 高晓燕 |
表达交流二 |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
1 |
|
马筱雪 |
梳理探究一 |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单元检测 |
1 2 |
6周 |
解文文 |
阅读鉴赏 第三单元 |
8.寡人之于国也 9.劝学 10.*过秦论 11.*师说 |
2 2 2 2 |
7周 |
邰翠玲 |
表达交流三 |
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 |
1 |
8周 |
宋西娟 |
梳理探究二 |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单元检测 |
2 2 |
|
张金生 |
阅读鉴赏 第四单元 |
12.动物游戏之谜 13.宇宙的边疆 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
2 2 3 |
9周 |
魏玉民 |
表达交流四 |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
1 |
10周 |
邰翠玲 |
梳理探究三 |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单元检测 |
1 2 |
|
高晓燕 |
|
其中考试 |
|
11周 |
|
表达交流五 |
讨论 |
1 |
|
解文文 |
名著导读 |
《红楼梦》 《高老头》 |
|
课外 |
邰翠玲 |
|
|
|
|
|
进度计划(必修四)
课章节 |
课 题 和 主 要 内 容 |
课时 |
周次 |
主备 |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
1.窦娥冤 2.雷雨 3.*哈姆莱特 |
3 3 2 |
12周 |
魏玉民 |
表达交流一 |
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单元检测 |
2 2 |
13周 |
马筱雪 |
阅读鉴赏 第二单元 |
4.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东南形胜) 雨霖铃(寒蝉凄切) 5.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6.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7.*李清照词两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声声慢(寻寻觅觅) |
3 3 3 3 |
14周 15周 |
解文文 高晓燕 |
表达交流二 |
发展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
1 |
|
宋西娟 |
梳理探究一 |
逻辑和语文学习 单元检测 |
2 2 |
16周 |
赵振明 |
阅读鉴赏 第三单元 |
8.拿来主义 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10.*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信条 |
2 2 2 |
17周 |
邰翠玲 |
表达交流三 |
确立自信 学习反驳 |
1 |
18周 |
张金生 |
梳理探究二 |
走近文学大师 单元检测 |
1 2 |
|
魏玉民 |
阅读鉴赏 第四单元 |
11.廉颇蔺相如列传 12.苏武传 13.张衡传 |
3 2 2 |
19周 |
马晓雪 |
表达交流四 |
善于思辨 学习辩证分析 |
1 |
20周 |
解文文 |
梳理探究三 |
影视文化 单元检测 |
2 2 |
|
高晓燕 |
表达交流五 |
辩论 |
1 |
|
宋西娟 |
|
其末考试复习 |
|
21周 |
|
名著导读 |
莎士比亚戏剧 《谈美》 |
|
课外 |
邰翠玲 |
小编精心推荐 教学计划 | 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 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 | 教研工作计划 | 教师工作计划 小编精心推荐 教学计划 | 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 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 | 教研工作计划 | 教师工作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