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2013中考语文备考:《孔乙己》同步试题6
内容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基础知识
    一、给下列括号前的一个字注音。
    咸享( ) 羼( )水 颓( )唐 阔绰( )
    舀( )出 拭( )擦 蘸( )酒 门槛( )
    二、为下列括号前的一个字选择正确读音。
    1.间( )或 A.jiàn B.jiān
    2.踱( )步 A.duó B.dù
    3.绽( )开 A.zhàn B.dìng
    4.不屑( ) A.xiè B.xiāo
    5.附和( ) A.hé B.hè
    三、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四、修改错别字:
    1.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辨的神色。( )
    2.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竞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 )
    3.样子太傻,怕侍侯不了长衫主顾。( )
    4.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藉纸张笔砚,一齐失踪。( )
    五、判断下列词语解释的正确与否,用“√、×”表示。
    1.不屑置辩:不值得去辩解。( )
    2.颓唐:精神萎靡,情绪低落。( )
    3.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
    4.阔绰:宽裕。( )
    5.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 )
    6.无聊:没有话说。( )
    六、根据原文的意思,在横线上填上最恰当的词。
    1.只有穿长衫的,才 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
    2.孔乙己 出九文大钱。
    3.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 住。
    4.孔乙己 出四文大钱。
    5.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 上了一层灰色。
    七、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是( )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 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 孔乙己到店, 可以笑几声, 至今还记得。
    A.就 如果 就 那么
    B.便 只要 就 因此
    C.也 只有 才 所以
    D.就 只要 才 因此
    八、分析下列复句的层次并写出其关系。
    1.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
    第一层是( )关系。第二层是( )关系。
    2.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第一层是( )关系。第二层是( )关系。
    3.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第一层是( )关系。第二层是( )关系。
    4.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第一层是( )关系。第二层是( )关系。
    5.幸亏荐头的情面大,辞退不得,便改为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务了。
    第一层是( )关系。第二层是( )关系。
    6.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里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第一层是( )关系。第二层是( )关系。
    九、判断下列各题,在括号内用“√、×”表示正误。
    1.《孔乙己》中的“我”就是作者本人。( )
    2.《孔乙己》选自鲁迅写的小说集《呐喊》。这篇小说写于“五四”前夕,是作者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 )
    3.《藤野先生》、《孔乙己》、《故乡》、《一件小事》都是鲁迅先生的小说。( )
    4.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
    5.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故事情节创造出来的。( )
    6.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
    7.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通过人物间的矛盾冲突展示的。( )
    十、本文多次使用省略号,为下列各句选择其用法类型。
    A.表示因被抢白而话未说完。
    B.表示思想的跳跃。
    C.表示思索在进行。
    D.表示心情的矛盾。
    1.“跌断、跌,跌……”( )
    2.“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
    3.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 )
    4.“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 )
    阅读
    十一、阅读《孔乙己》,为下列各题选择正确的义项,将字母填在括号里。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揭示了( )
    A.孔乙己的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
    B.孔乙己经济地位低下。
    C.孔乙己摆读书人的架子,不屑与“短衣帮”为伍。
    D.孔乙己是一个思想迂腐的读书人。
    2.“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话揭示了( )。
    A.孔乙己好喝懒做的性格特征。
    B.孔乙己穷困潦倒的生活处境。
    C.孔乙己追求功名、迂腐麻木的性格。
    D.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性。
    3.“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这里揭示了( )。
    A.孔乙己身体很不好,还时常挨打。
    B.孔乙己又脏又懒的性格。
    C.孔乙己的不幸遭遇。
    D.孔乙己的穷困不得志。
    4.“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段描写,主要是( )。
    A.通过酒店气氛的描写,揭示了小说的社会环境。
    B.通过酒客嗤笑孔乙己的对话描写,揭示了当时人情的冷酷及没有进学的知识分子的窘况。
    C.通过神态、语言的描写,揭示了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特点。
    D.表现孔乙己是一个连短衣帮都看不起的知识分子,从而反映出他所处的社会地位。
    5.“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的含义是( )。
    A.孔乙己是否已经死了,没有根据,作者无法交代清楚,所以用“大约”、“的确”自相矛盾的状语反映这一事实。
    B.作者通过“大约”、“的确”这样矛盾的语言,含蓄地表达了矛盾的心境。
    C.“的确”表示准确无误,“大约”表示不准确的估计,作者通过似乎矛盾的语言,含蓄地表达了不希望孔乙己这样悲惨地死去的意愿。
    D.作者运用看似矛盾的两个状语,深刻地揭示孔乙己活着无人关心,死后无人过问的悲惨命运。
    6.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概括得最恰当的几项是( )。
    A.好喝懒做、迂腐穷酸、看不起人、非偷则窃、麻木不仁。
    B.穷困潦倒、好喝懒做、满腹经纶、麻木不仁、善良诚恳。
    C.自命清高、好喝懒做、迂腐穷酸、麻木不仁、善良诚恳。
    D.自命清高、好喝懒做、好为人师、麻木不仁、善良诚恳。
    十二、阅读下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①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②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③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④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1.从全文的情节发展看,它属于( )。
    A.开端 B.发展 C.高潮 D.结局
    2.这段记叙的主要事件是( )。
    A.孔乙己被打折了腿。
    B.丁举人有钱有势。
    C.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喝酒。
    D.众人耻笑孔乙己。
    3.请填表(不抄写原文,用文中句子序号填空)
    ①句作用
    ②句作用
    ③句作用
    4.孔乙己被打折腿的直接原因是 ,而根本原因 。
    5.联系全文可以看出 ,不仅毒害了他的 ,而且也摧残了他的 。
    6.店里喝酒的人和掌柜对孔乙己的态度是 ,这表现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 。
    7.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最后在笑声中离开生活的舞台,这既是对孔乙己性格的批判,也是对群众 、社会 的批判。
    第五单元
    ——孔乙己
    一、hēng chàn tuí chuò yǎo shì zhàn kǎn
    二、1.A 2.A 3.A 4.A 5.B
    三、
    四、1.辩 2.竟 3.候 4.籍
    五、1.√ 2.√ 3.√ 4.× 5.√ 6.×
    六、1.踱 2.排 3.罩 4.摸 5.笼
    七、C
    八、1.转折、并列 2.转折、因果 3.转折、假设 4.因果、条件
    5.因果、因果 6.条件、并列
    九、1.× 2.√ 3.× 4.√ 5.× 6.√ 7.×
    十、1.D 2.A 3.C 4.B
    十一、1.A 2.D 3.C 4.C 5.D 6.C
    十二、1.C 2.C
    3.
    ①渲染一种悲凉、阴冷的所氛。
    ②孔乙己被打折腿后的惨状。
    ③自欺欺人。
    4.偷书,封建科举制度的摧残。
    5.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思想,肉体。
    6. 嘲弄,冷酷无情。
    7.麻木,黑暗残酷。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
    
语文试题 数学试题 英语试题 政治试题 物理试题 化学试题 历史试题
语文答案 数学答案 英语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学答案 历史答案 政治答案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5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