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2012中考生物冲刺 生物进化的原因
内容
    生物进化的原因

    
    学习导引
     
      重点和难点
     
      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和阐明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内容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做好模拟探究?
     
      通过模拟动物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有助于理解动物保护色的形成。在进行模拟探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小纸片的颜色有的要与布料的颜色相同,有的要与布料的颜色接近,有的要与布料的颜色反差大些,应在表格中记录各种颜色纸片的数目。(2)你(“捕食者”)每转向桌子一次,只能用眼睛判断小纸片(“猎物”)的位置,且每次只能选一张小纸片。(3)组长要注意观察“捕食者”取出的“猎物”数和剩下的“猎物”数,直到彩布上只剩下25张小纸片,就通知不再进行选择了。这时在表格中记录彩布上剩下的各种颜色纸片(“幸存者”)的数目。(4)要再放上与彩布上剩下的每种颜色纸片(“幸存者”)相同颜色的纸片各3张,所有的纸片要充分混合再进行下一轮“选择”。
     
      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由达尔文所创立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是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三个基本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自然界,生物普遍存在着过度繁殖的情况,过度繁殖激化了生存斗争。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说明物种是可变的,而且可以正确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知识闯关
     
      1关于过度繁殖的错误认识是:
     
      A.生物的生殖能力远远超过了环境的容纳能力;
     
      B.生物这种强大的生殖能力有利于物种的发展;
     
      C.过度繁殖只发生于低等生物中;
     
      D.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 〕
     
      2.关于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正确的表述是:
     
      A.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要靠遗传和变异共同发挥作用;
     
      B.只有变异才能推动进化,遗传不起作用;
     
      C.现在的低等生物是由于在进化过程中没有发生过变异;
     
      D.遗传是阻碍生物进化发展的力量。                 答〔 〕
     
      3.下列叙述中不符合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是:
     
      A.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B.狼与兔各自的适应性特征是通过生存斗争相互选择发展进化成的;
     
      C.地下河中的盲螈由于眼睛长期不使用而退化了;
     
      D.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 〕
     
      4.古长颈鹿大小似羊,颈和前肢不太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长颈鹿则成为当今生物界最高的动物。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其主要原因是:
     
      A.食高处树叶使颈愈伸愈长;
     
      B.颈长者较凶悍,攻击力大;
     
      C.颈长者的繁殖力较强;
     
      D.竞争中颈长者的生存机会大。                   答〔 〕
     
      5.20世纪60年代用DDT来杀灭稻螟的效果很好,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杀螟效果不好,其原因是:
     
      A.20世纪80年代使用的DDT品质较过去差;
     
      B.稻螟长期沾染DDT,体表形成抵抗DDT的保护膜;
     
      C.选择作用使种群(一定空间内同种生物的群体)中抗DDT的稻螟比例增大;
     
      D.长期使用DDT导致稻螟体内产生抗DDT的抗体。           答〔 〕
     
      6.一条鲭鱼产的100万粒卵中,约有5%能发育成熟,最合理的解释是:
     
      A.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B.生存斗争的结果;
     
      C.自然条件变化引起生物个体的死亡;
     
      D.定向变异的结果。                        答〔 〕
     
      7.依据达尔文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啄木鸟的长舌是因食树缝内的昆虫,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
     
      B.在暗洞中生活的盲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
     
      C.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的习性;
     
      D.猛禽具有锐利的喙和尖锐的爪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 〕
     
      8.自然界中,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进行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①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②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非常有限③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非常有限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答〔 〕
     
      9.自然选择是通过:
     
      A.生存斗争实现的;   B生物的变异实现的;
     
      C.人类的干预实现的;  D生物的遗传实现的。           答〔 〕
     
      10.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对生物起选择作用的是:
     
      A.其他生物;      B环境条件;
     
      C.人类;        D同种其他个体。             答〔 〕
     
      11.下面关于生存斗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
     
      B.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
     
      C.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斗争;
     
      D.不同种生物之间的斗争。                     答〔 〕
     
      12.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实验证明害虫种群中原来就存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这证明:
     
      (1)害虫种群中个体抗药性差异体现了生物的__________一般是不定向的。
     
      (2)杀虫剂的使用对害虫起了__________作用,而这种作用一般是__________。
     
      (3)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是通过害虫和杀虫剂之间的__________来实现的。
     
     
      探究乐园
     
    鸟喙的适应
     
      方法步骤
     
      (1)在一些纸盘里撒一些豌豆的种子,再撒20粒葡萄干代表虫子。
     
      (2)找一些小物件,如镊子、发夹、别针等,充当不同的“鸟喙”。
     
      (3)用其中一个“鸟喙”来试试看,在10秒内你能捡起多少粒种子,并把它们放到碗里。
     
      (4)然后试试看10秒内你能捡起多少个“虫子”,并把它们放到碗里。
     
      (5)再换一个“鸟喙”,重复步骤(3)和(4)。
     
      推理:哪一种类型的鸟喙更适合于捡起种子?哪一种更适合于捡起虫子?为什么?
     
     
      课堂延伸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有浅色和深色两种桦尺蠖,都喜欢栖息于树干上,它们是由同一种桦尺蠖进化来的。一位科学家的一项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
     
    

    环境
    

    实验
    

    浅色桦尺蠖
    

    深色桦尺蠖
    

    未污染区
    

    放出数
    

    393
    

    64
    

    重新捕捉数
    

    54
    

    16
    

    重新捕捉数占放出数的百分比
    

    13.7%
    

    25
    

    污染区
    

    放出数
    

    406
    

    154
    

    重新捕捉数
    

    19
    

    82
    

    重新捕捉数占放出数的百分比
    

    4.7%
    

    53
    

     
      (1)你能归纳出这位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吗?
     
     
      (2)试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桦尺蠖在污染区的黑化现象。
     
     
    参考答案
     
      知识闯关
     
      1.C  2.A  3.C  4.D  5.C  6.B  7.D  8.D  9.A  10.B  11.B
     
      12.1)变异;
     
      (2)选择 定向的;
     
      (3)生存斗争。
     
      探究乐园
     
      提示:(1)比较不同“鸟喙”在10秒内捡起“种子”或“虫子”的数目:某种“鸟喙”在10秒内捡起“种子”的数目多,说明这种鸟喙适于吃种子;某种“鸟喙”在10秒内捡起“虫子”的数目多,说明这种鸟喙适于吃虫子。
     
      (2)一般情况下,短而大的鸟喙适于吃种子,尖而直的鸟喙适于吃虫子。
     
      课堂延伸
     
      (1)环境污染后,浅色桦尺蠖存活的几率下降,而深色桦尺蠖存活的几率上升;
     
      (2)桦尺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在未污染区,浅色桦尺蠖的本色与环境颜色相近,不容易被天敌发现,容易生存下来,繁殖后代;在污染区,浅色桦尺蠖的体色与环境颜色反差较大,容易被天敌发现,不容易生存下来,而深色桦尺蠖容易生存下来。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5 1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