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3中考语文备考:第五单元试卷9(九下) | ||||||||||||||
内容 |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做题。 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梁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1)上段文字中有一个错别字: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2)给加点字注音。 文轩( ) 短褐( ) (3)上段文字主要运用的修辞方法为:_________ 2.孔子和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博大精深。请你分别写出一句你知道的最能体现二人智慧和主张的名言或短语。(课内外皆可。) (1)孔子的: (2)孟子的: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4.按原文默写填空。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二、阅读(50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5~17题。 (一)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解释语段中加点的词。 (1)故:______________ (2)是:______________ 6.翻译“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个句子。 7.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 8.语段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 (相关链接材料) 有些错误没机会改正 日前,48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出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次错误,而他唯一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终生的遗憾!……”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交学费’”“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错误是致命的,瞬间发生,没有纠正的机会。 (二) 子硕问于子墨子曰:“为义孰为大务?”子墨子曰:“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 (选自《墨子·耕柱》) 9.找出“能实壤者实壤”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能说书者说书 古义: 今义: 11.“为义孰为大务”,本文回答这个问题了吗?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 为者常成 梁丘据①谓晏子②曰:“吾至死不及③夫子④矣!”晏子曰:“婴⑤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⑥人也,常为而不置⑦,常行而不休⑧者。故⑨难及也?” (选自《晏子春秋》) 注: ①梁丘据:齐景公的大臣。②晏子:齐国的相国。③及:赶得上,达到。④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先生”。⑤婴:晏子的名。⑥于:介词,表比较。⑦置:放弃。⑧休:停止。⑨故:同“胡”,怎么。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3.晏子认为怎样才能容易地达到目的?(请用原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14.这则小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四) 客谓梁王曰:“惠子之言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王曰:“诺。” 明日见。谓惠子曰:“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惠子曰:“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者,曰:‘弹之状何若?’应曰‘弹之状如弹。’谕乎?”王曰:“未谕也。”于是更应曰:“‘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则知乎?”王曰:“可知矣。”惠子曰:“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 (选自刘向《说苑·善说》)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惠子之言也善譬 譬:______________ (2)王曰:“未谕也。” 谕:______________ 1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7.从说话作文方面谈谈你读过这个故事后所受到的启发? 三、写作(30分) 18.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内容不限,题目自拟,600字左右。注意立论要有依据。 提示:可以以孔子论述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孟子论述战争的角度拟题写作。 ☆能力提升平台 一、1.(1)梁→粱 (2)xuān hè (3)排比 2.示例:(1)孔子的:“仁者爱人” “有教无类”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舍生取义”。 3.(1)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2)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4.(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二、(一)5.(1)所以 (2)这种人 6.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7.略(所举事例要实事求是,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8.略(不论就一点来谈或两者结合起来谈,不论持什么观点,只要所言有积极意义,符合情理即可。) (二)9.“实”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填充。 10.讲书。 表演评书、评话、弹词等。 11.回答了这个问题。作者认为,要干成一项大事,工作没有大小主次之分,只有大家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团结协作,才能把这项事干好。 (三)12.我并没有比别人两样的地方。只要你总去努力而不中断,总是前进而不休止,还有什么难以达到的呢? 13.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 14.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最终会得到成功。 (四)15.(1)打比方。(2)明白。 16.解说的人,本来都是用别人知道的东西,去说明别人不知道的事物,而使人知道那事物。 17.不管是说话还是写文章,都要采用适当的手段,做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把话或道理讲清楚。 三、18.略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