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3中考政治备考:《满怀希望 迎接明天》单元综测(一轮) | |||||
内容 |
第四单元测评 一、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小明和小龙谈起理想和现实的问题。小龙的观点认为:“理想和现实有很大的差距,理想只是美好的幻想而已。”小明说:“理想和现实之间虽然有差距,但理想是可以实现的。”为了使理想变为现实,( ) ① 我们应该对人生作出规划 ② 我们要懂得具体理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 ③ 有了理想以后,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 ④ 我们要认识到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下列关于艰苦奋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B.艰苦奋斗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 C.艰苦创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 D.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过多地提倡艰苦奋斗不利于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发展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理想一旦确立,就不应再改变、调整 B.理想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奋斗目标 C.我们的具体理想有时需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D.理想是超越自身能力、需要努力才能实现的奋斗目标 4.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同一个人也可以有很多理想,但通向理想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 ) A.等待机会 B.学会善于抓住机遇 C.精心设计 D.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奋斗 5.面对学习压力,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明确学习意义 B.消极对待压力 C.培养学习兴趣 D.端正学习态度 6.正确对待考试压力,获取成功的重要途径是( ) A.以平常心对待考试 B.调整自我期望 C.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 D.增强自身实力 7.九年级学生面临的人生重大选择主要是( ) A.升学与就业 B.理想与现实 C.痛苦与幸福 D.金榜题名与名落孙山 8.在作出人生的重要选择前,应怎样做才能作出最佳选择?( ) ① 了解自己的特长 ② 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 ③ 多方面收集信息 ④ 认清自己的兴趣、爱好 ⑤ 学会辨别、筛选信息 ⑥ 考虑目标的重要性和实现的可能性 A. ①②④⑥ B. ①②③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②③④⑤⑥ 9.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撒贝宁在中学时,就希望成为一名出色的节目主持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每天都要挤出两个小时的时间练习朗诵,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和朗诵能力。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在大学期间就当上了节目主持人。这时他又面临新的挑战,既要按时完成学业,又要参加节目制作。为了应对挑战,他重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挤掉了许多休息时间,最后,他不仅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而且还成为了一名颇受观众喜爱的节目主持人。撒贝宁的事例告诉我们( ) ① 实现理想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② 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 ③ 只要作出具体的规划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④ 只要理想正确就能实现 A. 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④ 10. 2005年10月17日,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巴金生前十分重视学习,到了晚年他仍然坚持每天看书六小时以上。他经常用“活到老、学到老”这样朴实的话语来教育他的子女。巴金的事例告诉我们( ) ① 要养成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② 年轻时要努力工作,到了晚年再努力学习 ③ 到了晚年更要认真学习 ④ 要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A. 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 11.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人类社会终将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下列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正确看法是( ) ①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② 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③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④ 社会将没有矛盾和竞争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12.按世界银行的极端贫困标准,1950年,中国极端贫困人口占世界极端贫困人口总数40%以上,多达5.5亿人;1978年,中国极端贫困人口是2.5亿;到2002年已降至8 800万人。贫困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也从1981年的49%下降为2002年的6.9%。对这一事实理解错误的是( ) A.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B.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就要消除贫困 D.消灭贫困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13.我们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要使( ) ①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 ② 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③ 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④ 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②③ 二、判断题(请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打√,反之打×。) 14.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 ) 15.我们的具体理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变,是为了缩短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推动理想的现实。( ) 1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的学习是为理想的实现打好基础。( ) 17.学习生活中总会有压力的存在,感受到压力是正常的。因为学习压力而出现一些生理、心理反应是不正常的。( ) 18.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 三、简答题 19.我们的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分别是什么?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是怎样的? 20.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是什么样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是什么样的? 21.我们都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22.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门类激增,大量的边缘学科涌现,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人类从此进入终身学习的时代。请你谈谈对终身学习的认识。 四、辨析题 23.实现了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等于实现了人类的最高理想。为实现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就是为实现人类的最高理想而奋斗。 五、分析说明题 24.许振超,青岛港桥吊队队长,一位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 上学时的许振超品学兼优,有着考大学、当工程师和科学家的美好憧憬。来到青岛港当上装卸工人后,许振超孜孜不倦地学习、兢兢业业地工作,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原本只有初中文化,却在几十个春秋中结合本职工作自修了大学机电专业所有课程,掌握了需要大学科班出身才能驾驭的当代最先进的吊桥操作和修理技术,并带领他的团队两次创造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他的工友称他为“桥吊专家”,青岛港将这一世界纪录命名为“振超效率”。 许振超深有感触地说: “一个人可以没文凭,但不可以没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 “干活不能光用力气,还要动脑筋;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 “咱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练就一身绝活儿,做个能工巧匠。” (1)是什么促使许振超坚持不懈地学习? (2)他是如何理解学习的? (3)许振超对待学习的态度对你有什么启发? 六、透视自我 25.艰苦创业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艰苦创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请回答: (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在哪些事情上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2)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怎样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26.(1)在生活中,你有哪些面对压力反而表现得更好的经历? (2)你曾听说过哪些有关压力的说法? (3)概括上述经历和说法,谈谈你对压力的认识。 (4)同样的课程,有的同学越学越有趣、越轻松,有的同学则越学越觉得是一种负担;有的同学可以连续几个小时玩游戏仍余兴未尽,上课却觉得累。这是为什么? 七、为我加油 27.当你在规划初中毕业后的人生道路时,难免会听到一些来自周围的声音和来自内心的呼唤,其中有的会激励我们迈向人生目标,有的会成为我们找寻梦想的绊脚石。你能分辨出这些声音是什么吗? 外来的声音: 父母希望我念高中; 有更高的社会地位; …… 内心的呼唤: 我想读职业技术学校; 我想当一名篮球运动员; …… (1)当这些声音有冲突的时候,你该怎么办? (2)这些声音将促使你作出怎样的决定? ?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