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3中考历史备考:七年级上册综测 1 | |||||
内容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题干后的括号中) ? 1.据考古研究发现,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他们是( ) ? A.元谋人 B .北京人 C.山顶洞 人D.蓝田人 ? 2.有一处遗址展现了距今五六千年的原始居民生活的图景,他们住半地穴式房子,能制造色彩绚丽的彩陶,已会纺线、织布、制衣。他们是( ) ? A.大汶口原始居民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 3.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是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为华夏族的形成作出最重要贡献的两位部落联盟的首领是( ) ? A.黄帝和尧 B .黄帝和炎帝 C.黄帝和舜 D.黄帝和禹 ? 4.商朝又叫殷朝,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最后一个国王纣,是个有名的暴君,他滥杀无辜,最终在一场大战中,导致商军阵前倒戈,使商朝灭亡,这场大战是( ) ? A.城濮之战 B.长平之战 C.马陵之战 D.牧野之战 ? 5.下列四件青铜器均是商周时期典型作品,其中代表四川“三星堆”文化的是( ) ? ? ![]()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青铜立人像 D.毛公鼎 ? 6.春秋时期,诸侯称霸,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最终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 ?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 7.战国时期,大战频频,有一个成语叫“围魏救赵”,就出自其中的一场大战,这场大战是( )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 8.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不断变革,最终导致奴隶制度的瓦解,封建制度的确立。那么,最能代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 ? A.青铜器的广泛使用 B.水利事业的发展 ? C.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耕作技术的提高 ? 9.修筑在岷江中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 ![]() ? A.都江堰 B.郑国渠 ? C.隋朝大运河 D.灵渠 ? 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那么商朝的文字是( ) ? A.金文 B.篆书 C.甲骨文 D.隶书 ? 11.著名抒情长诗《离骚》千古传诵,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它的作者是( )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屈原 ? 12.诸子百家中,持有保护环境和可持性发展观点的思想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墨子 ? 13.他主张以柔克刚,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能导致坏的结果。这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孙武 ? 14.秦始皇灭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是在( ) ? A.公元前260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06年 ? 15.秦始皇为抵御匈奴,命大将蒙恬修建了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 C.西起河套,东到辽东 D.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 16.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比喻武装起义,秦末为反抗秦的暴政,首创农民起 义之风,鼓舞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的两位农民运动领袖是( ) ? A.项羽和刘邦 B.陈胜和吴广 C.韩信和张良 D.刘秀和朱元璋 ? 17.最后推翻秦朝,然后打败项羽的刘邦,建立汉朝是在( ) ? A.公元前209年 B.公元前207年 C.公元前206年 D.公元前202年 ? 18.西汉初,经过几个皇帝的努力,社会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国家随之强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史称( ) ?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 C.文景之治 D.开皇之治 ? 19.西汉王朝出现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的大一统局面,这时的皇帝是( )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 20.汉代的冶铁技术处于世界前列。东汉的南阳太守杜诗曾发明利用水力鼓风冶铁的工具,它是( ) ![]() ? A.耧车 B.水排 C.翻车 D.筒车 ? 21.秦汉时期,在我国北方,活跃着一个少数民族。它对开发祖国的边疆作出过重要的贡献,同时又长期威胁着秦汉政权,这个少数民族是( ) ? A.匈奴 B.突厥 C.鲜卑 D.吐蕃 ? 2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兵深入漠北沉重打击了匈奴,使之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统帅这支军队的两位大将是( ) ? A.蒙田和李斯 B.窦宪和窦固 C.卫青和霍去病 D.张骞和班超 ? 23.秦始皇、汉武帝为建立和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每对措施都是秦始皇、汉武帝分别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属于思想方面的是( ) ? A.实行郡县制和颁布“推恩令” B.统一货币、度量衡和统一盐铁经营权 ? C.修筑长城和彻底打败匈奴 D.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24.按下列成语 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先后顺序,作出正确排列,应该是( ) ? ①纸上谈兵 ②破釜沉舟 ③退避三舍 ④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⑤霸王别姬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③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① ? 25.《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它的作者是军事家( ) ? A.孙武 B.孙膑 C.韩非 D.庞涓 ? 二、连线题(共10分) ? 26.将下列相关联的人物和项目用直线连结起来: ? 舜??????????????都江堰 ? 周武王 《论语》 ? 李冰 禅让制 ? 孔子 分封制 ? 王昭君 汉匈和亲 ? 三、材料解析题(共2大题26分,其中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 ? 27.阅读材料: ? 七律 ? 读《封建论》呈郭老 ? 作者:毛泽东 ?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 祖龙虽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 注:祖龙指秦始皇。 ? 请回答: ? ①诗中“焚坑事业”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件事?(4分) ? ②诗中“孔学”指的是诸子百家中哪家的思想?(4分) ? ③诗中“秦政法”指的是秦朝的哪些制度?( 4分) ? 28.阅读材料: ? 孔子是一个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不问出生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孔子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 ──《中国历史》上册 ? 孔子的上述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深远影响,请你说说其中哪一点对你印象最深?并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打算。(14分) ? 四、问答题(共14分) ? 29.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变法运动中最彻底,效果最显著的一次。请你简要回答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并回答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