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3(安徽)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诗词解析 | |||||||||||||||
内容 |
高考的冲锋号已经吹起,同学们都拿起最终的复习成果,为最后的胜利发起终极冲锋,开创人生 新的旅程。出国留学网为各位提供各种高考试题试卷、高考作文范文、高考复习资料为大家争取高考试 卷上的每一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答: 【参考答案】 (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2)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 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 ③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没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如果能读读懂诗中的托物言志,再结合注释二,本题的解答应该不是很难。 这是谢枋得被强行送往元都大都时途经小孤山所作。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诗人深深感到天地之间是那样的凄清寂寞,孤苦无依。但诗人并未就此消沉气馁,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却表达了也要“坚如猛士敌场立”,也要“江山有此障狂澜”、也要英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诗中亦含抗元将帅匮乏,孤苦无依壮志难酬故国难复的隐痛,但诗人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一洗国破家亡之痛,而发为激越凄厉之音。谢枋得诗伤时感旧,沉痛苍凉,诗风朴素端正。 ? 高考精选推荐: 2013高考最 后30天各科冲刺试题汇总(全国版) 2011全国统 一高考各省市卷(真题) 全国2012高 考满分作文汇总 高考2013英 语试题及重点、压轴题:全国汇总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