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4高考历史考点汇总: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
内容 |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祝福广大考生在2013年高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1912—1919) 原因:?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主要内因) ①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②中华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振兴实业的热情 ③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爱用国货、抵制日货运动等)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最主要原因) ?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表现:?“实业救国”成为两大社会思潮之一(另一为“民主共和”); ?成立了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实业团体; ?涌现出张謇、周学熙、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等著名实业家。 ?厂矿和投资数有很大增长,其中以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其次为烟草、火柴、榨油和化工等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也有一定增长。 影响: ①壮大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为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②壮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新文化运动、护法运动等,推动民主革命的发展 特点:?春天?短暂,昙花一现,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⑴体系: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⑵力量:主要工业部门中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主要是重工业方面) ⑶地位:在整个国民经济比重中,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⑷分布:范围扩大,主要沿海沿江 ⑸时间:短暂。一战结束,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又萧条下去 ⑹仍然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结果:大战结束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萧条 说明:帝国主义的侵略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敌人 2.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927—1936) 原因:?南京国民政府采取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目的:稳定财政、增加收入、巩固统治 表现:①1935年?币制改革? 内容:法币取代白银;白银国有,银币均兑换为法币;由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以稳定法币兑外汇的比价。 意义:这次改革在中国货币史上有重要地位。法币政策的实施,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作用。 ②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交通运输业) ?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高涨,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创造了机遇. ?全国形式上完成统一 概况:较快发展 ①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工商业产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记录; ②1935年各行业普遍较好. 曲折原因: ①帝国主义的压迫 ②封建主义的阻碍 ③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3.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 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需出于抗战需要,但造成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4.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萎缩 原因:?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官僚资本的压迫; ?繁重的捐税负担; ?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美货排挤了国货) ?蒋介石出卖国家主权(《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概况: ?产品销不出去,外国商品大量涌入,外贸大量入超,民族工业没有足够外汇无力购买原料; ?货币贬值,人民生活困苦; ?官僚资本几乎囊括了工业生产的各部门; ?苛捐杂税种类繁多,工商业者负担沉重; ?外国资本垄断中国市场,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倒闭. 清末至民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夹缝产生 19世纪末(1895—1913) 初步发展 民国初期(1913—1919) 短暂春天 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 发展较快 抗战时期(1937—1945) 沉重打击 国民党统治后期(1946—1949) 日益萎缩 ? 相关链接: 2013江苏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江苏真题及答案(历史) 2013江苏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3江苏真题及答案(政治)? ? 2013江苏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