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4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历年真题9 |
内容 |
? 二、多项选择题:17~33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197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了“世界最佳设计”奖,设计师格罗培斯格却说:“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题工程完后,格罗培斯格暂停修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洒上草种,五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走出了不少宽窄不一定的小路,格罗培斯格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成了“优雅自然、简洁便利、个性突出”的优秀设计,格罗培斯格的设计智慧对我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启示() A.要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 B.要尊重群众的实践需求 C.不要对自然事物作任何改变 D.要对事物本来面目做直观反应 18.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操纵、控制社会的主要方式有() A.通过“参与制”实现其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 B.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其对国家机器的控制 C.通过政策咨询机构影响和左右内外政策 D.通过新闻媒体实现国民思想意识的统一性 19.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很多西方人感叹这一经济危机,从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精辟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原创性主要是() A.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B.提示造成生产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C.指出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人性的贪婪 D.强调政府对经济危机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 20.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 A.阶级斗争说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论 21.在社会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体系一脉相承主要体现在,二者具有共同的() 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B.革命和建设的根本任务 C.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 D.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融合,这一特点既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特征,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方面主要表现在() 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D.在资源配置上,以市场为手段, 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23.毛泽东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意义有() A.民族关系始终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至关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关系 B.民族问题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C.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关系到国家统一和边疆巩固 D.加强和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4.改革、发展、稳定好比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个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第一步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步也会进入困境,还可能全局受挫。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原则包括() A.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B.把实现社会稳定作为促进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C.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D.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25.做大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始终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任务。做大“蛋糕”是政府的责任,分好“蛋糕”是政府的良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是() A.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B.解决当前收入分配领域突出问题的需要 C.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D.为了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6.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 A.提出了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重要原则 B.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7.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明确规定将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的有关国际条约是() A.《德黑兰宣言》 B.《开罗宣言》 C.《雅尔塔协定》 D.《波茨坦公告》 28.延安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为() A.教条主义 B.形式主义 C.经验主义 D.宗派主义 29.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合作化道路,成功地实现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历史经验主要有() A.国家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 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C.在土地改革后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D.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渐过渡形式 30.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特有的在刑法的立法、解释和适用过程中所必需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 B.疑罪从无原则 C.罪刑相当原则 D.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31.有位科学家曾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等于形同虚设。”这句话表明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由此可得() A.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 B.法律权威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外在强制力的基础之上 C.法律信仰与宗教信仰没有本质的区别 D.法律信仰是法律制定和执行的根本依据 32.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关注() 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统筹兼顾 D.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33.2010年4月13日,胡锦涛主席在核安全峰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核安全挑战、共同促进和平与发展》的讲话,强调中国本着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核安全,坚决反对核扩散和核恐怖主义,为此作出了一系列积极努力,其中包括() A.全面加强核安全能力 B.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 C.重视并积极参与国际核安全合作 D.积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核安全援助 二、多项选择题 17.【答案】AB 【解析】此题的出题角度是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在本题的材料中,根据材料描述体现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果是要从实践中获得和摄取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前提,实践活动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必须尊重群众的实际需求,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体现,本题的C选项是典型的形而上学观点,孤立地看问题,本题的D选项并不是直观反映,直观反映是机械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特点,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 18.【答案】ABC 【解析】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来左右和影响内政外交与社会生活。D选项错在“一元性”。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ABC。 19.【答案】AB 【解析】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是过剩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其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政府的干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缓和经济危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AB。 20.【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一生两个伟大发现——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D。 21.【答案】AC 【解析】B选项属于毛泽东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中没有“革命”。 D选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不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战争与革命。故应排除。 22.【答案】ABC 【解析】选项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同点,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特征,与题干不符应排除。 23.【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毛中特第十四章的内容,考点是巩固发展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24.【答案】ACD 【解析】中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故ACD选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25.【答案】ABCD 【解析】解决好分配不公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分配不公造成收入差距过大,是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相违背的。更加注重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体现,同时也是解决当前收入分配领域突出问题的需要。故ABCD选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26.【答案】BCD 【解析】选项A不是辛亥革命的成果。辛亥革命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因为它是由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领导的,由三民主义为重要指导,从历史功绩来看,结束了君主专制主义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选BCD。 27.【答案】BD 【解析】二战期间,涉及台湾问题的国际条约有1943年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它们都明确规定将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选项AC不符合题意,故不选。所以正确答案为BD。 28.【答案】AC 【解析】本题考点是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观主义的实质是理论脱离实际,它颠倒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主要表现形式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教条主义是整风运动的重点。选项BD不符合本题的要求。 29.【答案】BCD 【解析】A选项不符合当时实际情况,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与苏联不同,其基本原则和方针是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A是干扰项,不是其历史经验的内容,应排除。故BCD选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30.【答案】ACD 【解析】刑法明文规定了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罪刑法定原则;二是罪刑相当原则。三是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所以选项ACD是正确的,选项B疑罪从无原则,是一种司法原则,但并不是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之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CD。 31.【答案】AB 【解析】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尽管法律权威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外在强制力的基础之上,但必要的外在强制力,是树立法律权威不可缺少的条件。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如果仅仅依赖外在强制力,法律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权威。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既来源于法律本身的内在合理性,如法律合乎情理、维护正义、促进效率、通俗易懂,也来源于法律实施过程的合理性,如执法公平、司法公正。正是由于法律本身及法律实施具有这些内在合理性,法律才受人尊重,被人信赖,为人遵守。所以选项AB是正确的,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法律信仰是指社会公众对法律秩序所内含的伦理价值的信仰,即社会公众对法律忠诚的信仰。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而宗教信仰,是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们对所信仰的神圣对象,由此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思想信念,因此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的一种认同,但并不能成为法律制定和执行的根本依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 32.【答案】ABCD 【解析】时政试题。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ABCD全正确。 33.【答案】ABCD 【解析】时政试题。考查胡锦涛2010年4月13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核安全峰会上的讲话内容。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