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4高考文言虚词释义:以 | |||||||||||||||||||||||||||||||||
内容 |
文言文大概要算是高考试题中难度最大的一块了。文言文与今天的距离遥远,生活中接触也很少,学生对它就有很大的陌生感,因而阅读起来感到吃力。高考对文言文的考查要求是能阅读浅近文言文,这看似简单的考查内容却也让学生感到困难。如果说文言实词还是和现代汉语有一定的意义关联的话,文言虚词因其义项和用法的多变又成了难中之难。从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的试题分布入手,探究文言虚词考查的内容及规律,并对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期形成一种基础方法上的指导。 高考文言虚词释义 以 1.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2.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3.乃入见。问:"何以战?" 4.余船以次俱进。 5.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6.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用作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7.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8.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9.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10.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用作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11.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12.(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1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14.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15.作《师说》以贻之。 16.剑赀财以送其行。 ★表示目的关系,译作"来"、"用来" 17.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18.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19.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0.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21.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22.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23得而腊之以为饵。 24.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为”, 1、把......当作或作为。 2、认为。 3、把......制成。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