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4高三文言虚词释义:则 | |||||||||||||||||||||||||||||||||
内容 |
高考文言虚词考查的两条基本走势:1.考纲的范围渐趋收缩。从42个到18个,考纲对“常见文言虚词”划定的范围渐趋收缩,可以说在命题的测试标高与高中生对浅易文言文阅读的实际能力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契合点。2.考卷与考纲渐趋磨合。全国高考语文试题7年来共考查了26个次文言虚词,有20个次锁定在当年《考试说明》的范围之内,可以说考卷与考纲基本对位。即使偶有“超纲”,也是因为文言文阅读材料本身缺少切合考查“标高”的虚词,命题者不得已而“觅”之,而绝非其本意。考生应该把《考试说明》划定的常见文言虚词列为复习的重点,做到点上着力,面上兼顾,切实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高考文言虚词释义 则 [词义例释] ★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1.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4.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6.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7.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8.入则孝,出则弟。 ★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 9.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10.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非死则徙尔。 ★则则,赞叹的声音。 例:连呼则则。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