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安徽2013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第三章知识点:借贷记账法2 |
内容 |
趣味考场|为广大考生提供了在线学习测试、章节训练、错题分析,总结学习经验有助于考生通过会计证测试 (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可分为以下步骤: 1.确定账户名称——账户类别; 2.确定金额增加或减少; 3.根据账户结构确定账户方向。 (五)会计账户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1.会计账户的对应关系 对每项经济业务记录所形成的这种“借”记账户和“贷”记账户之间的联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存在着这种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和整个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可以检查经济业务的处理是否合理合法。 2.会计分录 (1)会计分录的概念。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编制会计分录时,习惯上采用列示方式。“上借下贷,左右错开”的列示方式。 会计分录的要素包括记账方向、会计科目和应记金额。 (2)会计分录的分类。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一借一贷 复合会计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一般可以分解为几个简单分录。 (3)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 类别——账户——方向——检查 ①分析经济业务事项涉及的是资产(费用、成本),还是权益(收入); ②确定涉及哪些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 ③确定应记入哪个(或哪些)账户的借方,哪个(或哪些)账户的贷方; ④确定应借应贷账户是否正确,借贷方金额是否相等。 (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1.试算平衡的含义 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 2.试算平衡的分类 试算平衡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发生额试算平衡;二是余额试算平衡。 在把经济业务记入有关账户后,有关账户之间会出现一些相等(平衡)关系,会计期末,通常根据这些相等关系来检查有关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公式为: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发生额试算平衡的理论依据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根据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每笔业务发生后,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因为每笔业务的借贷都是相等的,在期末所有账户汇总后,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和贷方发生额合计也必然相等,如果不等,则表明账户记录有错误。 (2)余额试算平衡法。余额试算平衡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这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决定的。公式为: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余额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余额试算平衡表来进行的。 【提示】试算平衡后,如果双方金额合计数不相等,则说明记账有错误,如果双方金额合计数相等,只能说明记账可能是正确的,但不能绝对肯定记账没有错误。因为有些错误是通过试算平衡所不能发现的。 例如:一笔业务全部被重记或漏记;一笔业务的借贷方向相反;账户名称用错;借方或贷方的金额偶然多记或少记,并相互抵消,借贷仍然平衡,等等。对于这几类错误,因为试算平衡不能发现,只能通过对会计记录进行日常或不定期复核,以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 会计基础延伸阅读 会计基础之应用介绍 会计学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可以说它是社会学科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会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资金的运动。 会计基础是对会计的不同角度的考察。目前,主流的观点是会计信息系统说,即以下的一些解释。 会计学由阐明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赖以建立的会计理论,以及会计工作如何组织和进行的会计方法组成。会计学主要分支:可以这样分类:从大的分类来看可分为盈利会计和非盈利会计;在盈利会计中,又可分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 在中国大陆需要说明的是,审计学原是从会计学分化出来的一门学科,现代审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其研究的任务和会计学不完全相同。狭义会计学不包括审计学。 会计基础提供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对于经理,监管者,股东,员工等利益相关者是有用的。会计的核心是复式记帐,这种复式记帐法要求每一项业务至少要有两个经济实体,在一个帐户计借方,在另一个帐户相应的计贷方,所有的借方发生额应该等于所有贷方的发生额,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如果借贷不等,那么一定有错误,这样复式记帐自身就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检验错误的方法。 趣味考场|为广大考生提供了在线学习测试、章节训练、错题分析,总结学习经验有助于考生通过会计证测试 (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可分为以下步骤: 1.确定账户名称——账户类别; 2.确定金额增加或减少; 3.根据账户结构确定账户方向。 (五)会计账户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1.会计账户的对应关系 对每项经济业务记录所形成的这种“借”记账户和“贷”记账户之间的联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存在着这种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和整个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可以检查经济业务的处理是否合理合法。 2.会计分录 (1)会计分录的概念。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编制会计分录时,习惯上采用列示方式。“上借下贷,左右错开”的列示方式。 会计分录的要素包括记账方向、会计科目和应记金额。 (2)会计分录的分类。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一借一贷 复合会计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一般可以分解为几个简单分录。 (3)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 类别——账户——方向——检查 ①分析经济业务事项涉及的是资产(费用、成本),还是权益(收入); ②确定涉及哪些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 ③确定应记入哪个(或哪些)账户的借方,哪个(或哪些)账户的贷方; ④确定应借应贷账户是否正确,借贷方金额是否相等。 (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1.试算平衡的含义 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 2.试算平衡的分类 试算平衡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发生额试算平衡;二是余额试算平衡。 在把经济业务记入有关账户后,有关账户之间会出现一些相等(平衡)关系,会计期末,通常根据这些相等关系来检查有关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公式为: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发生额试算平衡的理论依据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根据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每笔业务发生后,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因为每笔业务的借贷都是相等的,在期末所有账户汇总后,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和贷方发生额合计也必然相等,如果不等,则表明账户记录有错误。 (2)余额试算平衡法。余额试算平衡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这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决定的。公式为: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余额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余额试算平衡表来进行的。 【提示】试算平衡后,如果双方金额合计数不相等,则说明记账有错误,如果双方金额合计数相等,只能说明记账可能是正确的,但不能绝对肯定记账没有错误。因为有些错误是通过试算平衡所不能发现的。 例如:一笔业务全部被重记或漏记;一笔业务的借贷方向相反;账户名称用错;借方或贷方的金额偶然多记或少记,并相互抵消,借贷仍然平衡,等等。对于这几类错误,因为试算平衡不能发现,只能通过对会计记录进行日常或不定期复核,以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 会计基础延伸阅读 会计基础延伸阅读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