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3年北京会计证《会计基础》精讲:财产清查概述 |
内容 |
第一节 财产清查的概述 一、财产清查的意义 1、含义: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2、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 (1)在收发财产物资时,由于计量、检验不准确而发生品种数量或质量上的差错。 (2)在凭证和账簿中,出现漏记、重记、错记或计算上的错误。 (3)财产物资在保管过程中发生了自然损耗。 (4)由于结算凭证传递不及时而造成未达账项。 (5)由于管理不善或工作人员失职而发生财产物资的损坏变质或短缺。 (6)由于不法分子的营私舞弊、贪污盗窃而发生的财产物资损失。 (7)由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了财产物资损失等。 3、财产清查的意义 (1)有利于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可靠。 (2)有利于挖掘财产物资的潜力,加速资金周转; (3)有利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4)有利于维护财经纪律和结算制度。 二、财产清查的种类 (一)按财产清查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 1.全面清查 (1)含义:全面清查是指对企业的全部财产进行盘点和核对。全面清查的范围广、内容多、时间长、工作量大。 (2)对象: 全面清查的对象一般包括: ①货币资金 ②财产物资:包括本单位的所有固定资产、库存商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未完工工程等;属于本单位但在途中的各种在途物资;委托其他单位加工、保管的材料物资;存放在本单位的代销商品、材料物资等。 ③债权债务 (3) 适用的情况: ①年终决算前,为确保年终决算会计资料真实、正确,需进行全面清查。 ②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前,中外合资、国内联营前以及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前,为了明确经济责任,需进行全面清查。 ③开展全面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等活动,为了摸清家底,准确的核定资产,需进行全面清查 ④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前。 2.局部清查 (1)含义:局部清查是指根据需要对一部分财产进行的清查。局部清查范围小、内容少、时间短,但专业性较强。 (2)清查对象:流动性较强的财产。 库存现金(每日业务终了时清点核对) 银行存款(每月至少核对一次) 库存商品、原材料、包装物等(年内轮流盘点或重点抽查;各种贵重物资,每月盘点一次) 债权债务(每年至少应同对方核对一至两次) (二)按财产清查的时间不同, 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1.定期清查 (1)含义:定期清查是指按事先计划或管理制度规定的时间安排对财产所进行的清查。定期清查一般在期末进行。 (2)范围:它可以是全面清查,如:年末决算前的清查,年末、月末结账前的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如:现金、贵重物品的每日清点。 会计基础延伸阅读 会计学按其研究内容,主要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学等重要分支。 基础会计阐明会计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术。 财务会计阐明会计处理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财务管理研究资金的筹措、管理、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方法。 成本会计阐明成本的预测、计划、计算、分析、控制和决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管理会计[1]阐明如何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综合地利用企业会计信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审计学阐明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及效益性进行检查监督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根据使用资料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根据会计主体的性质不同,分为营利组织会计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根据会计对象的范围不同,分为宏观会计与微观会计。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