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4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经济常识基础知识前言部分 | ||||||||||||||||||||||||||||||||||||||||||||||||||||||
内容 |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高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经济常识基础知识 前言部分 1、 我国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生产是经济活动的基础(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目的:消费。 ?交换是经济活动的流通过程(市场经济) ?分配是经济活动的中间环节(大、小、初次、再次) 按劳、生产要素,技术要素,劳动要素,资本要素,管理要素,土地要素分配。 ?消费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社会主义生产最终目的)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2、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经济建设 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而决不能偏离这个中心。 3、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一切建设事业,都必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无论是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是对外开放,让我们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都离不开雄厚的物质基础。构筑坚实的物质基础,主要靠经济建设,如果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我们的建设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4、怎样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1)要立足我国经济不发达的现实条件,顺应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不断 开拓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途径,迅速提高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 (2)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 (3)要快速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既是我国先 进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又有力地促进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全面提高。 时政: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粗放型,集中型 5、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说明,坚持进一步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6、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 ? (1)以人为本: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求,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 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2)全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 展的社会全面进步 ? (3)协调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 ? (4)可持续发展: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资源、环 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7、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8、如何理解全面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为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离开了经济发展,其他的目标都会变成一句空话。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只是一个经济指标,而是一个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全面建设的目标,我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促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作为最终目标。 9、如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点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4个文明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科教兴国的主战略 相关链接: 2013江苏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江苏真题及答案(历史) 2013江苏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3江苏真题及答案(政治) 2013江苏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