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江苏会计《会计基础》第一章第四节会计要素讲义
内容
    第四节 会计要素的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
    两个问题:会计要素的确认(定性)、会计要素的计量(定量)
    (一)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分类(定性)
    资金运动是对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的最高概括
    第一层次——会计对象
    第二层次——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会计报表要素)
    第三层次——会计科目(根据会计要素进行划分)
    会计工作就是围绕着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展开的。
    这些基本分类在会计上都有特定的含义和特征,为会计分类核算提供了基础,也为财务会计报表构筑了基本框架,因而会计要素也可称为会计报表要素。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的会计对象共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是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时点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是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要素;p363
    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时期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是利润表的基本要素。P372
    1.反映财务状况要素(资产负债表要素)
    (1)资产
    ①资产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针对定义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理解和把握:
    第一,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以及其他交易或者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第二,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控制。
    第三,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
    具体来讲,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资源,如货币资金、厂房场地、机器设备、原材料等,这些都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都属于企业的资产。此外,像专利权、商标权等不具有实物形态,但却有助于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无形资产,以及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等,也都属于资产。
    资产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所谓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地流入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资产都应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例如企业通过收回应收账款、出售库存商品等直接获得经济利益,也可通过对外投资以获得股利或参与分配利润的方式间接获得经济利益。按照这一特征,那些已经没有经济价值、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项目,就不能继续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第二,资产是为企业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也是企业能够控制的。
    一项资源要作为企业资产予以确认,企业应该拥有此项资源的所有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或处置资产。
    第三,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也就是说,资产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结果,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未来交易或事项可能产生的结果不能作为资产确认。
    ②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等。
    (2)负债
    ①负债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负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通常是在未来某一时日通过交付资产(包括现金和其他资产)或提供劳务来清偿。有时,企业也可以通过承诺新的负债或转化为所有者权益来了结一项现有的负债,但最终一般都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
    第二,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对于企业正在筹划的未来交易或事项,如企业的业务计划等,并不构成企业的负债。导致负债的交易或事项必须已经发生。
    ②负债的分类
    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应予以清偿、或者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负债。
    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3)所有者权益
    ①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成为净资产,因此,所有者权益实际上是投资者(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第二,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
    第三,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所有者权益的形成来源: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3)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②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按其构成不同可以分为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
    推荐:
    2013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1-10章讲义汇总
    2013全国会计从业无纸化考试考务通知汇总
    2013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电算化》冲刺卷汇总
    
会计基础真题 会计基础答案 会计考试备考辅导 会计考试经验 会计考试题库

    
会计基础真题 会计基础答案 会计考试备考辅导 会计考试经验 会计考试题库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8 12: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