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内容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希望能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更多内容请点击【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一)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等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 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1.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1. 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
    4.巩固练习
    (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2)P5/做一做1、2
    三、小结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
    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四、作业
    P8/1—4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一)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
    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72-44+85 (1)987÷3×6 (2)6÷3×987
    =27+85 =329×6 =2×987
    =113(人) =1974(人) =1974(人)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P6/例3 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
    =48+12
    =60(元)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等等。
    出示例4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1)270÷30-180÷30
    =9-6
    =3(名)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2)(270-180)÷30
    =90÷30
    =3(名)
    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
    学生进行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
    P7/做一做1、2
    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
    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
    P8—9/5—9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二)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
    (1)24+24+24÷2 (2)24×2+24÷2 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24+24+12 =48+12 (1)270÷30-180÷30 (2)(270-180)÷30
    =48+12 =60(元) =9-6 =90÷30
    =60(元) =3(名) =3(名)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面的。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 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 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
    (1)42+6×(12-4)
    (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
    两名学生板演。
    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
    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
    P12/做一做1、2
    P14/4
    教师巡视纠正。
    四、作业
    P14—15/2、3、5—7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三)
    (1)42+6×(12-4) (2)42+6×12-4 运算顺序:
    =42+6×8 =42+72-4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
    =42+48 =114-4 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
    =90 =110 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
    号里面的。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P13/例6(0的运算)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
    出示:
    (1)100+0=
    (2)0+568=
    (3)0×78=
    (4)154-0=
    (5)0÷23=
    (6)128-128=
    (7)0÷76=
    (8)235+0=
    (9)99-0=
    (10)49-49=
    (11)0+319=
    (12)0×29=
    二、新授
    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
    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
    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
    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三、小结
    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四、作业
    P15—16/8—13
    板书设计:
    关于“0”的运算
    100+0=100 235+0=235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0能否做除数?
    0+319=319 0+568=568 0不能做除数。
    99-0=99 154-0=154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0×29=0 0×78=0 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
    0÷76=0 0÷23=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49-49=0 128-128=0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二)
    四则运算(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2——5页
    一、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一、二级运算单列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 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三、 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 练习本
    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认识有关滑冰场情况。(出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
    根据主题图和提示提出问题。
    1、 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回顾和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
    2、 出示信息,多媒体展示问题。
    (二) 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天山滑雪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雪?
    a: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场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有什么解决办法?
    师:引导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b: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师生共同总结。
    c: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多媒体展示问题二:“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d: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
    e:强调算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问题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再乘以6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他们的现实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
    3、 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 请学生做书中的小练习。
    (三) 总结与反思,布置思考题
    1、 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请同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再做适当补充。
    2、 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谈谈收获和体会。
    3、 布置思考题及课后作业。
    思考题:如果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如何计算?
    课后作业:练习一第1、2、5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 数学老师工作计划 |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 数学老师工作计划 |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23: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