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
内容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教案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
    【教学目的】
    1、诵读、释词、译句相结合,积累有关文言实词(许、急、奇、好等)。
    2、利用关键词语分析课文结构、辅助背诵。
    3、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作者创设的意境,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主旨。
    4、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步骤】
    一.课文准备
    教师提问,学生举手抢答
    1、齐读:吴均的诗歌《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提问:1)这首诗是谁写的?
    2)写了什么?
    3)你还知道关于这个作家什么知识?
    明确:1)吴均 2)写“景”,作者居住在深山的一座茅屋里,看到的烟、落日、鸟、云这四种景物 3)吴均(南朝),字叔痒,是一位善写山水的大家。梁朝吴兴故彰(今浙江省安吉县)人。他出身贫寒,为人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他的诗文“清拔有大气”,曾得到当时文坛领袖沈约的称赏。当时有的人效仿他这种文章,称“吴均体”。吴均著有《后汉书注》、《齐春秋》、《庙记》等书,后来都失传了。
    3、引入:今天我们来欣赏吴均另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与朱元思书》
    二、课文阅读
    (一)、一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句读
    1、欣赏:放配乐录音,要求学生仔细听课文,在书上记下读音、句读。
    2、质疑:是否有还不明白的读音、句读?(举手提问)
    明确:缥碧、急湍、轩邈、泠泠、鸢飞戾天的读音
    3、朗读: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出流畅感和美感。
    (二)二读课文:正确释词并译句
    1、朗读:出声散读课文,请学生圈出不能解释的词句,准备提问。
    2、导读:教师投影补充注释,帮助理解
    1)独绝:独一无二。
    2)负势竞上:依凭(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的主语是“高山”,不是“寒树”,从下文“千百成峰”可以看出。
    3)“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语出《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所以“好鸟”的“好”是友好,友爱的意思。韵:和谐的声音。
    4)“鸢飞戾天”:语出《诗经·大雅》,原诗以“鸢飞戾天,鱼跃天渊”起兴,意思是鸢飞到天上,鱼在深渊中跳跃。本文作者只是借用《诗经》的语言材料,所表达的意思与原诗无关。
    3、质疑:对照注释,是否能一句一句解释?同桌之间互相说说看。
    4、讨论:有什么觉得不好解释和翻译的?课堂讨论解决
    明确:以下句子要能够正确翻译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显现着共同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任凭(船儿)随着江流往东或是往西。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4)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5)负势竞上,互相轩藐:树木凭着山势,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看到这样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功名利禄的心。
    7)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也与黄昏无异。
    8)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有时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三)三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和主旨
    1、朗读:齐读课文。
    2、欣赏:教师分发欣赏板块,学生自读。
    3、质疑:教师投影问题,,小组再读课文,根据欣赏板块讨论:
    1)找找看,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物的特征?为什么?
    2)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这个“异”和这个“奇”字的?
    3)根据文句你能悟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吗?liuxue86.com
    4)本文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
    板块一——全译文
    (那空中的)烟雾都消散净尽,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呈现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
    (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板块二——吴均的文学创作
    《梁书·吴均传》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其诗今存 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吴均善于刻画周围景物来渲染离愁别绪。如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白日辽川暗,黄尘陇坻惊,写景都很细致。
    吴均很注意向乐府民歌学习,拟作了不少乐府古诗,如《行路难》 5首、《胡无人行》、《从军行》等,虽辞藻华美,但不失刚健清新的气息,有鲍照余绪。
    吴均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3篇,俱以写景见长。《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录,可自成一篇写景散文。文中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里间的山光水色。天下闻名的富春江景色被写得细入毫发。
    板块三——吴均体
    梁武帝曾经斥责吴均:“吴均不均”,活画出他的个性。他不仅越职私撰历史,而且偏实录梁武帝的痛处。文如其人,虽用当时盛行的骈体,但却别具一格,骈中带散,一任性气,自成一体,谓之曰:“吴均体”。
    板块四——吴均的志向
    吴均家世贫贱,终生不得意,他的一些作品中也往往表现出寒士的雄心和骨气,如《赠王桂阳》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借松树来吐露怀才不遇的牢骚,其构思立意很象左思的郁郁涧底松和陶渊明的青松在东园。再如《梅花落》、《行路难》、《赠别新林》等诗中,也含蓄地抒写了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
    明确: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景色的特征,全文都围绕着“”奇“异”这两个字展开。
    2)景——异水: “清”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奇山: “看” (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听” (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3)无拘无束、任性自得 (负势争高,息心忘反)虽亟思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4)文句清新优美,写景状物细致,句式“两两相对”,又骈中带散。
    四、课文拓展
    1、 教师出示欣赏板块
    2、 小组自读选文,讨论说出大致文意
    板块五——《与顾章书》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向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遍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然哉?
    注释:〔谢病〕因病而自请退职。
    〔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薜荔;萝,女萝,都是植物名。屈原《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
    〔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
    〔森壁争霞〕阴森陡峭的峭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
    〔孤峰限日〕孤特耸立的高峰遮断了阳光。
    〔幽岫〕幽深的山穴。 〔英英〕形容声音和谐动听。
    〔绵绵〕形容声调悠长。 〔重〕这里是向往的意思
    〔葺宇其上〕在上面修建屋舍。葺,修建。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幸好菊花、竹实很多。富,充裕。偏,特别。饶,丰富,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菊花、竹实,都是隐士所食之物。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意思是说,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资,提供。办,具备。
    〔仁智之乐〕意思是,佳山秀水为仁人智士所喜爱。《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五、课文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和同步练习。
    2、背诵课文,准备默写。
    3、将课文拓展的《与顾章书》改写成现代汉语的小散文,注意既要语言自然又不要失却原文的韵味。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学寻找资料,了解吴均的创作和写作特色。
    2.通过课堂竞赛、导游、演讲把握文中的字词解释,解读作者对山水的喜悦之情。
    3.体味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逸的高洁志向。
    4.培养学生想象与联想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课前活动
    1、根据以下论题搜集资料
    1)吴均的生平
    2)吴均的主要文学创作及代表作品
    3)吴均文学创作的独特性
    2、根据搜集材料的多少和理解程度选择两个论题写成200字的小论文。
    3、教师评改论文,指出优劣。
    4、学生修改小论文。
    二、课堂活动
    (一)新课导入
    1、美景图片情景导入
    2、你去过的景色最优美的地方是哪里?
    3、美在人的眼中、心里,也在作家的笔下,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江山水
    (二)赛一赛:吴均知多少
    1、以大组为单位接力介绍吴均的文学常识,每组每次一人,每人只说一句话,选出说得最多的优胜组进行表扬。
    2、学生接力竞赛时教师择要在黑板上板书
    3、学生在接力比赛后笔记加横线的内容:
    吴均,字叔痒,梁朝吴兴故彰(今浙江省安吉县)人。他出身贫寒,为人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他的诗文“清拔有大气”,曾得到当时文坛领袖沈约的称赏。当时有的人效仿他这种文章,称“吴均体”。吴均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3篇,俱以写景见长。还著有《后汉书注》、《齐春秋》、《庙记》等书,后来都失传了。
    (三)说一说:小导游说富春美景
    1、齐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出句读
    2)边读边感悟文句之美
    3)初步感知文章的大体内容
    2、小导游说富春美景
    1)学生根据工具书或资料口头翻译课文一遍,同桌之间相互指正。
    2)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假想:如果你作为导游带人游览富春山水,你将怎样来有重点地介绍富春江的美景呢?
    3)15分钟时间写出导游词。
    要求:A、紧扣课文大意,然后大胆加入想象
    B、尽量学习课文优美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又要适宜口语叙述。
    C、选择山景或水景之一,不需面面俱到,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之内。
    4)导游技能比赛
    学生自愿举手参加导游技能比赛,教师作为评委从反映原文精髓、想象奇特合理、口语表达流畅三个方面给小导游打分,评出最五星级导游一名、三星级导游两名,给予象征性的物质奖励。
    3、教师小结,点评导游词,学生明确这些句子的大意: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显现着共同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任凭(船儿)随着江流往东或是往西。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4)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5)负势竞上,互相轩藐:树木凭着山势,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看到这样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功名利禄的心。
    7)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也与黄昏无异。
    8)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有时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三)想一想;我对课文最理解
    1、教师出示思考题
    2、学生根据对课文的解读独立完成思考题
    3、班级讨论校对,看看哪一位同学对课文最理解,表扬优秀作业
    4、提示:允许多元理解,鼓励新的、合理的创见。
    思考题
    1、这篇文章的语言好在 ,例如
    2、这篇文章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
    其中以“ ”句最传神。
    3、这篇文章的结构妙在 ,
    使文章 。
    4、这篇文章的主题高在 ,
    从“ ”可以看出来。
    明确:
    1)这篇文章的语言好在语言优美、细腻,多用修辞,骈散结合,例句自选
    2)这篇文章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通过细致的描写表现了山川的景色,突出了富春江水之清澈和两岸山之高峻。例句自选。
    3)这篇文章的结构妙在采用总分,使文章开篇点出中心,二、三段承上分写,条理清晰。
    4)这篇文章的主题高在表心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从“鸢鸟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可以看出来。
    三、课后活动
    1、完成同步和课后练习
    2、背诵课文,准备默写
    3、参考课文从“水”“山”对富春山水的描写,仿写西湖的“雨”或“雾”。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3: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