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高中音乐鉴赏《颠覆传统的表现主义大师——勋伯格》教案 | ||||||||||||
内容 |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的关于高中音乐鉴赏《颠覆传统的表现主义大师——勋伯格》教案的内容,供大家浏览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教案栏目。 高中音乐鉴赏《颠覆传统的表现主义大师——勋伯格》教案一 一、 教材分析及思考 本单元的主题词是: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现代主义的新趋向。而之前从第七单元起已经依次学习了: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包括民族乐派)-----印象主义等西方音乐史上的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的音乐及其特点。通过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已经给同学们勾画出了一个西方专业音乐创作的发展脉络和趋势。 纵观西方音乐史,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的专业音乐就开始在人文主义的旗帜导引下,开始了从中世纪宗教音乐的统治之下开始了神性到人性的复苏,沿着这样的道路,发展到晚期浪漫派之后开始出现了个人主义的倾向,乃至后来发展到极端的个人化倾向。表现在音乐上,就出现了形形色色,新奇怪诞的现代主义音乐,而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创立的表现主义音乐流派,他创立的十二音体系,以及后来发展形成的序列主义,从观念和技法上颠覆了传统的调性音乐体系,宣告了传统风格的瓦解。并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现代主义流派。 二、 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弱,因此从学习习惯、学习态度、音乐素养以及指向音乐的兴趣来说,可能无法和好的学校同学相提并论。但我平时在教学一直努力的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节课,因此,学生已初步养成较好的听赏习惯,学习态度也相对端正,这为上好这节课提供了基本的保证。从知识结构来说,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古典主义时期,从体系上来说中间跳过了浪漫主义和印象派音乐。因此,可能会影响学生理解表现主义音乐的产生的必然性。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 基于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勋伯格音乐的特点,通过大量的阅读资料,听辩音响。我确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欣赏,从旋律、节奏、和声、配器等因素中感受并归纳出勋伯格的音乐特点,充分感受他对传统音乐的颠覆。 2、听赏,理清西方专业音乐的发展趋势,使学生能够用在此基础上,正确的看待勋伯格的音乐及其历史地位。 3、说出表现主义音乐创作理念、方法、及其产生的现实根源。 4、让学生明白: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不管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其根源都是现实世界和人的主观感受的折射。并运用这个观点正确看待和评价现代主义音乐。 四、 教学方法的采用 1、用归纳听赏来理清发展趋势。 2、用对比欣赏来理解勋伯格音乐的特点。 3、用讨论、分析、讲解法来实现对勋伯格及其音乐的评价。结论以文字形式出示。 五、 教学重难点的预设 1、教学重点:感受并理解勋伯格音乐的特点及其对传统风格的颠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勋伯格音乐的客观评价 2、教学难点:如何从音乐要素上感受并理解勋伯格音乐的特点及其对传统风格的颠覆。 六、 相关知识点 1、调性音乐和无调性音乐 2、表现主义和印象主义 3 、个人经典《升华之夜》《乐队变奏曲》 4、十二音体系和序列主义 教学程序的预设 一、 导入新课 1、勋伯格简介 2、勋伯格音乐生涯 3、勋伯格的主要作品 二、 欣赏《升华之夜》,归纳出勋伯格音乐的特点 1.回答问题:要求学生从内心情感的角度出发感受乐曲 (紧张、焦虑、不安) 2.老师梳理总结、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方面分析:节奏、音高、速度、旋律、乐器的音色 3.《升华之夜》属于表现主义时期勋伯格的无调性代表作品,从而引出新的知识点:现代主义音乐时期表现主义、勋伯格、无调性音乐。 表现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受表现主义绘画的影响,主张按照作者自己的解释,将现实生活以夸张、扭曲和变形,以表现作者主观的心理冲动,创作技法广泛使用于无调性。 诺尔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年):美籍奥地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对于无调性音乐和十二音技法的探索,引起20世纪音乐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调性音乐:就是没有调性的音乐。出现于20世纪初,取消各音级功能差别,打破了传统大小调体系的束缚,八度中十二个半音处于平等地位,不依附于某个主音。无调性音乐的代表作品有《钢琴曲三首》、勋伯格的《五首管弦乐曲》、 独唱套曲《月迷彼埃罗》中国作品《涉江采芙蓉》等。 十二音技法:西方现代音乐的作曲技法之一。亦称十二音体系,它是将一个八度中12个半音各自作为平等的一员,因而废除了中心音的存在而进行作曲的一种技法。 三、 归纳理清西方专业音乐的发展脉络 四、 客观评价勋伯格的音乐及其历史地位。 1、艺术观 2、讨论、评议 3、归纳、小结 他创立了表现主义音乐流派,他创立的十二音体系,以及后来发展形成的序列主义,从观念和技法上颠覆了传统的调性音乐体系,宣告了传统风格的瓦解。并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现代主义流派。 五、 拓展-----简介其他现代主义流派 1、 噪音音乐 2、 偶然音乐 3、 电子音乐 六、总结 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不管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其根源都是现实世界和人的主观感受的折射。现代主义的音乐尽管千奇百怪,花样翻新,但本质上都是现实生活生活和艺术家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 勋伯格开创的表现主义流派,尽管他的存在和发展有很多值得争议的地方,但在传统之外又打开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他们的价值也许不在其作品本身,而在于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敢于突破传统、打破常规的创新精神。 高中音乐鉴赏《颠覆传统的表现主义大师——勋伯格》教案二 一、学习目标 (一)欣赏表现主义代表性音乐作品——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的第一首和第二首,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知道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和无调性音乐及十二音音乐等知识。 (三)探索表现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表现主义代表性音乐作品——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的第一首和第二首,感受、体验表现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表现主义音乐知识。 难点:对表现主义音乐作品的认知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欣赏《五首管弦乐曲》的第一首《预兆》和第二首《往事》,了解表现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勋伯格及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 (二)观看绘画《格尔尼卡》和《生与死》,思考音乐作品《预兆》与此两幅画有何异同,探索表现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充分利用教材与音视频教学课件,教师多为学生提供好版本的音响资料。 (二)引导学生向其它艺术学科教师求教,了解表现主义美术作品的风格特点。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一)以“感受——体验——讨论——尝试创新”为核心方法,以任务、兴趣为驱动,引领学生学习。 (二)注重鉴赏能力的培养,强调聆听、体验、理解、鉴别,渗透相关文化,拓宽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和教学民主的理念,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评价设计: 1. 课堂与学生的交流学习有方向性、目的性、针对性。 2. 认识两首乐曲在表达音乐的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3. 通过对两种不同(音乐、,美术)艺术风格的异同,体现了音乐艺术的多元化。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高中音乐教案 | 高中音乐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高中音乐教案 | 高中音乐教学计划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