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二)》教案 |
内容 |
老师上课前要备好教案,才能更好的给学生们讲解知识。下面是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查看更多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二)》教案【1】 一、认识图形(二) 单元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单元难点: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图形(1)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1)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二、新课。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1)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2)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 要求学生先思考: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再翻开课本进行核对。 (3)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如图: 2、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获? 3、学做风车。 (1) 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展开,让学生观察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 (2)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 学生动手操作。(先将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再动手做成一个风车)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认识图形(2)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 2、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 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下列图形的题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练习一 长方形( ) 正方形( ) 三角形( ) 圆 ( ) 2、用小棒分别摆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 二、新授。 1、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如让学生思考,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呢?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拼成一个长方形。 2、出事先准备好的四个小正方形,让学生想一想有几种摆法。 3、取出12根小棒,想一想,你能摆出几种图形。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手画) 4、完成教科书P4、4。 5、请学生拿出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组合作,自由拼摆图形,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三、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认识图形(3)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学难点:能辨认和区别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 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2、在长方体下面的括号里面画“ ”,正方体的下面括号里面“√”。 3、口答。 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二、新授。 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 4、取出四个长方体,如: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5、1。 2、完成教科书P5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3、完成教科书P7第7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4、完成教科书P6第五题。 观察:(1)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 (2)第一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3)第二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4)你发现了什么? (5)图中缺了几块 ?你是怎样得出来的? 5、完成教科书P7第六题。 6、完成教科书P7第8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出示实物演示。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二)》教案【2】 第一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书上98页练习二十的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名称 能力:能够辨认这些图形 教学重难点:能够辨认这些图形 突破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2、初步认识正方形 3、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4、辨认正方形、长方形 5、联系实际加深认识书上98页做一做第2题 二、小结 三、练习 1、做练习二十一的第一题 2、动手涂色让学生看练习二十一第3题 四、有余力的学生选做书上98页思考题 板书设计: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第二节:认识三角形、圆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书上99页练习二十一的4、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知道三角形、圆的形状和名称 能力:通过实际活动使学生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能够辨认出三角形和圆 教学重难点:学生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能够辨认出三角形和圆 突破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听算20道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题 2、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名称和边的特点 二、新授 1、初步认识三角形、圆 (1)初步认识三角形 (2)初步认识圆 2、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三角形圆的认识 (1)做书上99页做一做第1题 (2)做书上99页做一做第2题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做书上99页做一做第3题 三、达标测评 1、练习二十一的第4题 2、动手涂色,练习二十第5题 四、板书设计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二)》教案【3】 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 1、 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重点、难点 1、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2、 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3、 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 教学要求 1、 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地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教学内容 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 积木钉子板、水彩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图形。(板书:认图形) 二、新授 1、搭积木 (1)每一组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套积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搭一搭。分小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拼搭的情况。 (2)提问,观察拼搭的积木,想一想在拼搭的积木中哪些是已经认识的,哪些还不认识? (3)分类: 教师从中取出1个长方体,让学生说出名称并要求学生把拼搭中的所长方体都拿出来放在一起。 学生用类似的方法,把拼搭的积木进行分类。学生分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类的情况。 汇报分类结果,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4)认识平面 ①首先观察长方体,观察各块长方体积木正向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样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长方形。 板书: 长方形 观察长方体的每一个面与黑板上画的长方形一样吗? ②观察正方体,观察各块正方体积木正向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正方形。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样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正方形。 板书:正方形 观察正方体的每个面与黑板上的正方形一样吗? ③观察圆柱。观察圆柱一个正向着我们的那个底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们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圆。 板书:圆 观察圆柱的两个底面与黑板上面的圆一样吗? 3、 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 先指名说出图形的名称,同桌同学再互相认一认。 3、小结。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一题图,看一看图中的小男孩是怎样用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画图形的? (2)学生照样子画一画,每画出一个图形,说一说图形的名称?学生画图,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想一想:画长方形可以利用哪种几何形体?画正方形和圆呢? 2、完成“想想做做”2。 (1)出示第2题图,仔细观察,说说图中哪些物体的画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圆? (2)在我们的教室里找一找,说说教室里哪些物体的画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圆? 3、完成“想想做做”3。 (1)出示第3题图,边看图边想:钉子板上围成的是什么图形?怎样围的?你也会围吗? (2)学生自己动手在钉子板上围一围,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在钉子板上能围出圆吗?让学生去试一试,想一想、说一说。 4、完成“想想做做”4。 (1)先让学生在方格约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2)通过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你了解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哪些特征? 四、作业布置。 五、教学后记:以游戏形式.比较直观的教具,学生的学习兴趣强. 第二课时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教学内容: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 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在折图形、剪 图形、拼图形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世课我们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圆,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理面图形。 二、新授 1、认识三角形 (1) 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张纸是什么开头你能把一张正方形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 板书:三角形 (2) 出示教材第43页第二组图,教师介绍:下面是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想一想,你还见过哪些有三角形面的物体。) 出示教材40页积木拼搭,认出有三角形面的积木,指一指哪个面是三角形的? 2、平行四边形 (1) 拼一拼。 你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下面的图形吗? 板书:平行四边形 (2) 出示教材44页例题说明:下面都是生活中见到的平行四边形,你能从这引起物体上找到平行四边形吗?并把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涂上颜色。 想一想,你还见过哪些有平行四边形面的物体? 三、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至第五题。(分小组比赛) 四、全课小结 五、作业布置 六、教学后记:以游戏形式.比较直观的教具,学生的学习兴趣强. 第三课时:练习五 教学内容:练习五。 教学目的: 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谁能说说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 今天啊,我们将继续研究它们上一节练习课。 二、练习。 1、练习五1 (1) 出示第1题,要求学生沿着图中的虚线折一折,说一说折出了什么图形? (2) 展开,说一说在折出的图形,哪些是你认识的? 2、练习五2。 (1)读题理解题意,什么叫两次对折? (2)学生选择一种折法在小组中交流,并说说折出的是什么图形? (3)集体交流并参与教科书说说正方形纸对折两次一般有几种折法?各折出什么图形? 3、练习五3。 (1)出示第3题图,说说图中有哪些图形?指指各种图形分别在哪里? (2)指导学生数图形的个数,要求学生把图形分成左、中、右三部分,从左往右,从上往下有序地数。 (3)完成统计表,集体交流。 4、练习五4。 (1)要求学生用6根同样长的小棒搭出三角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并说说你是怎样搭的?(2)用8根小棒能搭出什么图形?试一试,让学生先搭,然后相互交流。 5、练习五5。 请学生拿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想一想怎样才能剪 出两个三角形,三个三角形、四个三角形。 6、练习五6。 (1)出示第6题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中是怎样把长方形转化平行四边形。 (2)学生动手按照书中的两幅图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 7、练习五7。 (1)用书附页中的图形,照样子拼出书上的三种图形。 (2)试一试,你还能拼出别的图形吗?学生动手拼图,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拼的? 三、作业布置。 四、教学后记:以游戏形式。比较直观的教具,学生的学习兴趣强。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