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3中考语文备考:期中试卷30(七上) | ||||||||||||||
内容 |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 给加点字注音。(4分) 颓唐( ) 揉碎( ) 惩罚( ) 尘缘( ) 2. 根据拼音写出词语中所空缺的字。(4分) (xié) 取 书 (shú) (kuī) 见 分 (qí) 3. 填写下列词语中所缺少的一个字。(4分) 晴天 雳 白驹过 然若失 支 破碎 4. 在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下画横线,再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2分) (1)金盒子已不复是寂默中的良伴,而是逗人伤感的东西了。( ) (2)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园体字。( ) 5. 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把序号填在句中的横线上。(2分) (1)家中客人真多,有时来客衣冠 。(A. 随便 B. 随意 C. 楚楚 D. 破旧)满口土音。 (2)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 ______(A. 装进 B. 塞进 C. 送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1分) A. 谁也不能否认鲁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 B. 这次会议很重要,请老师或同学们都来参加。 C. 我们班被评为文明班集体,大家都感到无比高兴和荣誉。 D.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充分的作用。 7. 根据下列诗意回答问题。(1分)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选自冰心《繁星》) (1)诗中的“花”是比喻,比喻的是 。 (2)“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几句诗,是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8. 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为准确的是( )(1分) 我快乐,是因为我喜欢幻想。所有的石头上都开满了花朵, ,幻想已如此丰茂,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 A. 荒芜处都长满了无数的植物 B. 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 C. 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处 D. 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 9. 下列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1分) A. 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B. 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C. 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 D. 金盒子已不复是寂寞中的良伴,而是逗人伤感的东西了。 10. 在横线上补出诗句相应的上句或下句。(6分) (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一句话:“ , 。”表示要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意思。 (2)《<论语>十则》中解释为“不以下问为耻”表示虚心学习的成语是 (限四个字) (3) ,把酒话桑麻。 (4)《书湖阴先生壁》中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是: , 。 (5)从今若许闲乘月, 。 11. 判断正误(4分) (1)《我的老师》一文中“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句中的“这”指代的是“梦中寻师”这件事。( ) (2)《背影》一文中“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一句是作者自夸的话,表明自己有独立见解,批评了父亲过于迂腐的行为。( ) (3)《金盒子》一文按时间顺序记叙,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深的手足情。( ) (4)《狼》选自清代蒲松龄的短篇散文《聊斋志异》。( ) 二. 阅读感悟(30分) (一)现代文阅读(10分)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了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12. 本段文字在描写父亲背影时主要采用了 和 描写方法。(2分) 13. 下面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 “蹒跚”一词表明父亲步履不便,与“胖子”相照应。 B.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一句两个“怕”都是因为不愿别人因自己而难过。 C. “搀”一词表明儿子对父亲的爱心,他已被父爱感动了。 D. “混入”一词用得准确,因为车站来来往往的人很多。 14. 选出能表明上文所写事情内容的小标题( )(2分) A. 父子情深 B. 父亲的背影 C. 依依惜别 D. 买橘送别 15. 语段中两次写父亲的过铁道,去时写得非常详细,而回来时写得极简略,其主要原因是( )(1分) A. 对于父亲的艰苦经历,“我”内心非常不安,不忍详细描写。 B. 由于是相同的情形,所以详写其中一个就可以。 C. 紧扣住“背影”这一特殊的表现角度,表达父亲对儿子的深挚的爱。 D. 去时容易、回来时难,作者这样写是避重就轻。 16. 语段中共 次写“我”流泪了,表现“我” 。(2分) 17. 文中有两句最能表现作者对父亲深沉的爱,请找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二)阅读古文语段回答问题(10分)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8. 给文中加点词注音。(2分) A. 还: B. 腠: 1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桓侯故使人问之: 臣是以无请也: 20. 用现代文解释下列句子。(1分)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1.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原因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1分) A. 扁鹊没有高超的医术 B. 桓侯已无药可救,扁鹊已无能为力。 C. 扁鹊怕担风险,负不了责任。 D. 扁鹊担心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 22. 本文叙述情节主要通过人物 (描写方法)展开的,扁鹊先后四次见蔡桓公,依次写出蔡桓公的疾病由轻到重终于严重到 的地步。(2分)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分) A. 本文按时间顺序和空间变化记叙了事情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 B. 本文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C. 本文选自《史记·喻老》内容有明显的劝喻色彩可当寓言来读。 D. 本文写蔡桓公态度的变化,用了“不悦”、“不应”等动作描写。 24. 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居十日,扁鹊复见。 B. 君有疾在腠理。 C. 望桓侯而还走。 D. 汤熨之所及也。 (三)课外阅读(10分) 地震中的父子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楼的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地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 ① )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继续挖着。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这里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kān),到处是血迹。到第33小时,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 ② )出来。 父亲声音(chàn)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在经历了巨大灾难的磨难后 ,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25. 给带点的字注音。(2分) 废墟( ) 血迹( ) 26. 根据拼音写出下列汉字。(2分) 破烂不kān( ) chàn( )抖 27. 从下面①、②两组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括号处。(1分) 哭喊过后,他们( )地离开了。 A. 绝望 B. 失望 C. 无望 28. 对本文主要内容概括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1分) A. 父亲在地震后救出了废墟中的儿子。 B. 阿曼达的父亲在大地震后,以顽强的毅力救出了废墟中的儿子。 C. 阿曼达与父亲凭借爱与信任,在大地震后克服困难,得以重逢。 29. 从文中找出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相照应的一句是 (1分) 30. 父亲赶到学校时,“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的原因是什么?(1分) 31. 在地震灾难中通过父子的想法反映父与子心灵相系,除了体现父子深挚的爱以外,还体现了父子之间的 。(1分) 32. 对文中画线语句理解不十分准确的一项是( )(1分) A. 突出父亲挖的时间长 B. 表现父亲的执著与坚韧 C. 表现了父亲因挖的时间较长而逐渐产生的绝望的心理 D. 体现父亲对孩子深挚的爱 【试题答案】 一. 1. tuí;róu;chéng;yuán 2. 撷;塾;窥;歧 3. 霹;隙;茫;离 4. (1)默→寞 (2)园→圆 5. (1)A (2)B 6. A 7. (1)成功 (2)只有经过艰苦的奋斗、不懈的努力,才能成功。 8. D 9. C 10.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不耻下问 (3)开轩面场圃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5)拄杖无时夜叩门 11. (1)√ (2)× (3)√ (4)× 二. (一) 12. 外貌;动作 13. B 14. D 15. C 16. 一;被父爱感动 17. 我赶紧拭干了泪;我赶紧去搀他 (二) 18. xuán;còu 19. 特意;不再过问 20. 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作自己的功劳。 21. B 22. 语言;不可救药 23. B 24. B (三) 25. xū;xuè 26. 堪;颤 27. A 28. B 29. 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30. 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我的儿子被埋在底下,生死不明。 31. 信任 32. C 【试卷分析】 期中检测的范围是本册教材的一、二、五单元。一、二单元是现代文单元,第五单元是古诗文单元。 试卷中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阅读两部分。基础部分主要检测字、词、句等知识,阅读部分共有三个语段,两个课内语段(一个现代文一个古文)一个课外语段。多种题型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检测。本次检测没有作文试卷,但同学们要写好并反复修改近期课上写的反映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的两篇作文。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