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22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范文合集5篇 |
内容 |
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不可预知的事情,我们可以提前做好一些应急预案,防止事情往着坏的方面去发展。那么我们如何去写火灾安全应急预案呢?以下是编辑收集整理的2022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2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篇1】 为保障公司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广大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为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安全方针,特制定本预案。 1、公司消防设施步署情况及消防安全机构的状况 我公司消防水源有6处,分别位于公司五个选矿车间和公司办公楼,同时公司配备的消防器材有:灭火器具、消防水带500米,直流水枪6支、消防梯2架以及其它消防安全设施用具,灭火器配备于公司各防火部位,并定期检查。 公司成立了以领导班子为核心的消防安全机构组织,其下设委员分别为公司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并且成立了以保卫科为中心建立的专职消防队,其部长为专职消防队负责人,负责爆炸及火灾事故的现场总指挥,其下设消防队员有人,且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另公司各车间、合作坑口(选厂)、部室设义务消防组织及防火员,由保卫科统一领导指挥。 2、爆炸、火灾发生应急措施 (1)发现爆炸、火灾应立即报警 我公司在消防安全宣传上曾明确规定,任何部门和个人在公司发生爆炸及火警的时候,都应迅速报警到公司保卫科,由保卫科负责人统一指挥,负责出动、组织力量奔赴事故现场,同时负责上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常设办公室,如火情严重,在请示公司领导后,立即报告公安消防部门,以便调集足够力量,尽量地控制和扑灭火灾。 (2)爆炸及火灾战斗的展开工作 接到爆炸、火灾报警后,保卫科应立即进行组织并及时赶赴现场,首先对现场情况进行观察,如发生爆炸后,应立即控制现场,抢救人员及重要物资,视现场情况做出相应措施;如发生火灾,指挥员下达灭火的命令,各专职消防员按自己的分工,分别完成在接地下消防栓、铺设水带,选择水带线路,水枪手进入阵地,视情况需要搬设消防梯及其它必用消防器材,全部力量投入战斗,并保持现场通信联络,上报情况,调集人员,根据燃烧物质的性质、数量、火势蔓延方向、燃烧速度、可能燃烧的范围做出正确估计,布置合理的灭火方案。 (3)灭火战斗的扑救 在扑救中,灭火人员应保持冷静、有序进行,服从指挥,避免发生混乱,并且积极抢救人员和疏散物资,在物资疏散中,不得堵塞通道,影响灭火行动,在扑救过程中,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①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 救人重于救火,在发生爆炸或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威胁,灭火消防员首要任务就是把人抢救出来,脱离危险区,运用此原则应根据火势情况和人员受火势威胁程度而定,灭火力量强时,可同时进行,为扑灭创造条件。 ②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在扑救火灾中,应根据火场情况进行,如贵重物资和一般物资相比,应保护和抢救贵重的,火势蔓延猛烈的是控制的重点;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险的方面是重点;火场上下风向与上风向,下风向是重点;易燃、可燃物资集中区是保护重点;要害部位和其它部位相比,要害部位是重点。 ③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 这个原则只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首先要控制火势的蔓延,在具备扑灭的条件时,全面进攻,迅速消灭火灾,如不能消灭火灾,应控制火势发展,防止爆炸、泄露危险情况的发生,并立即上报情况,组织群众,协同作战,完成灭火任务。 3、公司爆炸、火灾的处理 公司建筑物主要包括公司办公楼、选冶车间、合作坑口(选厂)及其它一些平房建筑,当接到此报警后,保卫科消防员应立即组织,搬运消防设施赶赴现场,指挥员根据火情制定方案,当建筑物一端起火时,应从中间适当部位控制,建筑物中间着火时,应从两侧控制,以下风向为主,发生楼层火灾时,应从上下控制,以上层为主。在扑灭过程中,保卫科专职消防员应和事发部位人员协同作战,尽快扑灭火灾;在救火中,留意风向及控制飞火,防止引起的新的火源。 2022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篇2】 为了切实加强公司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在生产经营、办公场所及运输过程中发生火灾,规范消防应急处置程序,提高快速处置能力,使之有组织、有计划 、有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处置措施,防止因火灾引起的危害的扩大,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公司安全生产的实际,制订《国鸿公司消防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平安企业”、“平安汽车站”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公司建立起统一、规范、科学、高效的消防安全应急处置指挥体系以及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常备不懈的保障体系,确保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公司能以最快速度、最高效能实施应急救援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公司生产经营秩序的稳定和社会安定。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全面防范、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同应对、措施果断、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二、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各类火灾事故,需要实施救援和处置。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损失。 在处置火灾事故时,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上级部门和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公司各处室和各单位按照处置火灾事故中的职责分工,分级负责,协调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应急救援与预防工作相结合,落实预防火灾事故的各项措施,坚持科学规划、全面防范。 4、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建立应对火灾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快速反应,快速得当处置。 5、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征集、调用相关物资、车辆、人员时,各单位、部门应服从统一指挥,保障救援供给。 三、组织体系 (一)由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指挥组织。 领导小组职责。统一领导公司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有关工作。负责监督指导公司制定火灾事故应急方案 及预案演练,负责参加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负责评估应急救援行动及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负责应急救援的其他事项。 (二)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稽查处,由安全稽查处负责人任主任。 办公室是公司火灾事故应对工作的日常工作部门,具体负责对预防火灾事故的基础管理工作、台账的建立、监督检查,不安全因素的汇总、分析协调火灾事故处置和救援预案实施。负责指导各单位消防应急预案的制定、执行和演练。 (三)现场处置机构。 火灾事故后,根据火灾严重程度、涉及范围和应急救援行动的需要,设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参与现场应急处置行动的小组和成员,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实施现场应急救援和处置行动。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指派其他成员带领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参与现场指挥和处置工作。 (四)另设立三个处置小组,分别为: 1、旅客(员工)疏散组。 组长为公司相关单位安全分管领导,成员为公司(各单位)安全部门人员(客运站为综管办、安全部门人员、站务员); 职责是在接到疏散指令后,打开所有通道,稳定旅客(员工)情绪,引导组织旅客(员工)有序、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 2、车辆疏散组。 组长为各车辆单位负责人,成员为车队长(值班长)、各车辆单位机动驾驶员; 职责是在接到疏散指令后,迅速打开各通道疏散车辆,有条件的应当先撤高档车,后撤普通车。 3、灭火组。 组长为公司(各单位)安全部门负责人,成员为公司(各单位)义务消防员、安全部门人员(客运站为综管办、安保人员和义务消防员)。 职责是在疏散人员和车辆的同时,对火情实施扑救,在消防部门人员到达后,听从专业消防员指挥,积极配合消防员进行扑救。 四、事故报告 (一)报告内容 1、火灾、火警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所); 2、发生火灾的实际情况; 3、初步采取的预防、控制、处理等措施情况; 4、信息畅通保障情况; 5、火灾应急的其他有关情况。 (二)报告程序及要求 各单位在接到有关火灾报告后,应当在接到报告的第一时间内,向公司消防应急办公室报告,并立即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公司消防应急办公室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上级报告,同时向行业管理部门、消防部门等有关部门进行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慌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慌报有关火灾情况。 五、启动条件 当在公司、各单位经营场所、办公场所或营运车辆上发生火灾事故,由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审核确认,启动应急预案。 六、应急响应 (一)客运车辆营运途中发生火灾应急处置: 1、当客运车辆在营运途中发生火灾时,驾驶员应立即靠路边停车,同时稳定旅客情绪; 2、驾驶员立即打开前后客车门,并立即切断电源,随车司乘人员立即通过车门有序疏散旅客(当车门不能打开时,驾驶员应立即用逃生应急锤或其他应急器件,击碎车窗玻璃,疏散旅客); 3、当旅客全部撤离车厢后,驾驶员立即使用随车配置的灭火器实施灭火; 4、在灭火的同时,向“119”火警报警,并立即向所在单位报告; 5、司乘人员将旅客疏散到安全地域,检查旅客是否有受伤和财产损失情况,如有人员受伤,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抢救伤者,同时对受伤人员和财产损失情况进行登记; 6、驾驶员在应急处置结束后应立即在车后方设置车辆紧急停车警示标志,以防次生事故的发生; 7、在灭火过程中如消防人员到达火灾现场,驾驶员应积极配合消防人员进行灭火。 (二)候车室、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发生火灾事故应急处置: 1、当候车室、停车场等场所发生火灾时,客运站应立即向“119”火警报警,并立即向公司消防应急办公室报告。同时利用广播设施向旅客喊话,稳定旅客情绪,要求旅客服从车站管理人员指挥。由旅客疏散组人员立即打开所有通道,引导组织旅客和客运站工作人员迅速、有序向安全地带转移。 2、同时,车辆疏散组人员迅速打开消防通道,先撤高档车,后撤普通车。当驾驶员不在时,可组织人员将车辆推到安全地带。 3、如火势已将汽车驾驶室燃烧,无法疏散时,要及时疏散该车周围的汽车。 4、当疏散通道很窄,不能将车辆迅速疏散时,可驾驶汽车撞开障碍物,开辟疏散通道。 5、在人员、车辆撤离的同时,灭火组人员应立即实施扑救: (1)当车站建筑物起火时,汽车尚未被引燃,应首先扑救建筑物火灾,并同时将汽车疏散或转移。 (2)当汽车发生火灾,建筑物尚未着火,应将主要力量用于扑救汽车火灾,用一部分力量保护建筑。 (3)汽车火灾,当火势处于初起阶段时,用手提式或手推式(干粉)等灭火机将火扑灭;当火势发展到猛烈阶段,油箱还未爆炸时,应用消火栓灭火,同时还要冷却燃油箱; (4)当汽车与建筑物同时起火,应根据轻重缓急,决定主攻方向; (5)当公安消防到达现场后,应积极服从和配合公安消防队员实施救活,并保护好现场。 (三)办公场所、生产车间等场所发生火灾应急处置: 1、当办公场所、生产车间等场所发生火灾,事发单位应立即向“119”火警报警,并立即向公司消防应急办公室报告。人员疏散组立即打开所有通道,引导办公人员迅速、有序向安全地带转移。 2、在人员撤离的同时,灭火组人员应立即实施扑救,当公安消防到达现场后,应积极服从和配合公安消防队员实施救火,并保护好现场。 3、注意事项: (1)逃离时,要用湿毛巾掩住口鼻。燃烧中产生的`热空气被人吸入,会严重灼伤呼吸系统,严重的也可导致人员死亡。所以,逃生时应把毛巾浸湿,叠起捂住口鼻。无水时,干毛巾也行,身边没有毛巾、餐巾布、口罩,衣服也可以替代,要多叠几层。 (2)浓烟中避难逃生,应尽量放低身体或用膝、肘着地匍匐前进,因为浓烟及毒气比空气轻,贴近地面的空气一般比较清新且含氧量较多。烟雾较浓时,非上楼不可的情况下,必须屏住呼吸上楼。 (3)被大火围困又没有其他办法自救时,可用手电筒、醒目物品不停地发出呼救信号,以便消防队员及时发现组织营救。 (4)在高层办公的人员,当发生火灾、火警时,不得使用电梯进行逃生,应使用高层消防安全通道逃生。 七、现场恢复 (一)现场恢复 火灾得到控制被扑灭后,事发单位进行现场清理等工作,视情逐步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二)事件调查 公司安全部门和事发单位组成事件调查配合小组,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开展火灾事故调查工作。 八、预案演练 公司及各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处置、救援演练、专项演练。编制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的课题、队伍、内容、范围、组织、评估和总结 。演练应从实战角度出发,切实提高应急能力,深入发动和依靠职工,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和火灾逃生救援技能。 2022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篇3】 1、应急指挥中心:综合管理部 2、应急电话: 3、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武装保卫部、综合管理部、公司办、职工医院 4、相关部门工作职责:综合管理部负责现场指挥、提供必要的救灾物资、应急措施的落实、对外联络和具体协调工作,武装保卫部负责组织和指挥抢险及现场保卫,职工医院(87657414)负责人员救护。 5、应急措施 5.1发生火灾事故,现场人员立即报告综合管理部。并告知准确的火灾地点,受灾单位即刻由义务消防员组成现场救护分队,明确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及时组织现场人员首先抢救受伤人员和被困遇险人员,封锁事故现场,设立安全区,派专人监护。 5.2职工医院接应急小组通知后,应立即携带紧急救护的必要器材,赶赴火灾现场,救治受伤人员。如果受灾区域内有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应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如来不及转移,则应尽可能将其名称、数量、储存方式、理化特性、扑救注意事项等及时告知应急指挥中心,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护和疏散物资并观察火灾现场,防止因建筑物倒塌或变形而造成人员伤亡。 5.3如果系电器火灾,不可直接用水灭火,应首先切断电源,变配电站火灾应由相关专业人员采取断电措施。切不可在未确认断电的情况下,接触受灾电器。 5.4发生爆炸事故后,先切断现场与外部连接的所有通道,进行警戒,加强现场通风,撤离现场所有人员,并对伤者进行救护。 5.5在实施救援过程中,综合管理部应随时提供应急领导小组所需的消防器材等救援物资,以确保救援顺利进行。 2022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篇4】 1、总则 1.1编制目的 规范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实施,保证灭火救援工作顺利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1.2编制依据 本预案坚持政府统一指挥,有关方面协调一致的原则,从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角度出发,建立统一高效、科学规范的应急指挥体系,切实提高政府各部门和相关单位在应对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时的处置和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确保我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3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的火灾是指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按照火灾发生的对象,常见的火灾主要分为以下八类: (1)建筑火灾:主要包括高层建筑火灾、砖木结构建筑火灾、钢筋结构建筑火灾、洁净厂房火灾、易燃结构建筑区火灾、闷顶火灾、古建筑火灾等。 (2)地下工程火灾:主要包括地下商场火灾、隧道火灾、地下仓库火灾、电缆涵洞火灾、矿井火灾和地下车库火灾等。 (3)化工火灾:主要包括炼油厂火灾、液化石油气火灾、井喷火灾和油罐火灾等。 (4)人员集中场所火灾:主要包括宾馆饭店火灾、商场(厦)火灾、影剧院火灾、体育馆火灾、图书馆(档案馆)火灾、托儿所(幼儿园)火灾、学校火灾和医院火灾等。 (5)交通工具火灾:主要包括汽车火灾、列车火灾、飞机火灾和船舶火灾等。 (6)仓库火灾:主要包括露天堆垛火灾、化学危险物品仓库火灾、冷库火灾和粮食仓库火灾等。 (7)工厂企业单位火灾:主要包括纺织、轻工、电信器材、医药、电器、印刷等各行业工厂企业单位发生的火灾。 (8)特殊情况火灾:主要包括带电设备(线路)火灾、强风(干旱)情况下火灾和有毒区域火灾等。各类火灾事故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i级(特别重大)、ii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1.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镇范围内发生较大和一般火灾事故的应对工作。 本预案指导全镇的火灾事故的应对工作。 1.5工作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任何单位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救援的义务。 (2)坚持政府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使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3)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公安消防部队负责火灾现场的组织指挥和实施灭火救援,专职、义务消防队积极协同作战,有关部门和驻军、武警部队密切配合,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 (4)坚持平战结合的原则。依照本预案规定的程序、方法和措施,定期组织开展综合实战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坚持统一指挥的原则。成立处置火灾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调集多方人力和物资支援灭火。 (6)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当火场有人员受到火势威胁时,应当首先抢救人员。 (7)坚持“积极抢救保护财产”的原则。在实施灭火的同时,迅速组织人员疏散、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财物,尽力减少火灾损失。 2、组织体系 2.1领导机构 成立文庙镇处置一般较大火灾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发生一般较大火灾时组织、指挥火灾扑救和现场救援工作,协调各部门在处置火灾时的物资、人员、设备调集等各项后勤保障工作。 总指挥总部的组成:镇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总指挥,公安派出所、财政所、社会保障事务所、城建办、卫生院、供电所、民政所、火灾发生地的村等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 2.2办事机构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党政办,在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负责日常工作。 2.3指挥机构 成立镇灭火救援现场指挥部(以下简称现场指挥部),全面负责火灾现场的灭火救援指挥工作。 2.4专家咨询委员会 应急指挥部建立化工、医疗、建筑、电气、化学、石油等各类专业人才库,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为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决策建议。 3、运行机制 建立应对火灾事故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指挥水平。 3.1预测与预警 3.1.1预测预警系统 应急指挥部按照“高效、快捷”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以各种火灾事故的监测、预报、信息传输、分析处理为主要内容的预警服务系统和相关技术支持平台,提高预警能力。 3.l.2预警级别和发布 预警级别依据火灾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分为四级:i级(特别严重)、ii级(严重)、iii级(较重)和iv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3.2应急处置 3.2.1信息报告 办公室建立重要火灾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准确地收集信息资料,并报镇人民政府和公安消防部门。重要火灾信息要按规定及时上报。 3.2.2应急响应 火灾事故发生后,办公室应根据预警级别进行调度,并根据火灾事故的类型、特点,有针对性地调集相应的消防专业人员和器材装备。 3.2.3指挥与协调 发生火灾事故,按程序启动预案后,应急指挥部根据预案,统一组织、指挥火灾扑救工作。建立现场指挥部,具体负责指挥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3.2.4应急结束 火灾扑灭后,现场指挥部应组织人员全面、细致地检查火场,彻底消灭余火,同时应责成失火单位或相关单位、人员监护火场。必要时,留下必需的灭火力量进行监护。 应急指挥部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对火灾现场进行分析评估,提出结束应急状态报本级应急委员会批准,由本级应急委员会发布结束应急状态的公告。 应急结束后,应将各类消防设施和力量恢复到应急前的状态。 3.3恢复与重建 3.3.1善后处置 火灾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部应视受灾程度和涉及范围,相应成立灾后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灾害救助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工作。 3.3.2调查与评估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组成事故调查组,对火灾事故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并写出书面报告。 必要时,可邀请有关单位的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检查评估。 3.3.3恢复重建 灾后,事发地各部门要组织恢复重建工作。 3.4信息发布 火灾事故的信息发布,由政府有关部门负责。 4、应急保障 4.1人力资源 镇应急分队是灭火救援的主要力量,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是灭火救援的补充力量。 协同灭火救援力量有铁路、矿山救护、医疗救护、工程机械抢险、石油化工、电力抢险、辐射防护等队伍。 4.2财力资源 镇人民政府应在财政预算中安排灭火救援专项资金。 财政、审计部门加强灭火救援资金的监督检查和专项审计,确保专款专用。 4.3物资保障 建立灭火救援物资信息管理系统。公安、专职和义务消防队必须储备一定量的灭火救援物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也必须储备一定量的灭火救援物资。与各消防器材生产厂家建立联系点,利用厂家的资源提供灭火救援后备物资,以便调集利用。 应急指挥部根据灭火救援需要,依据灭火救援物资信息管理系统,快速、便捷、合理地调集灭火救援物资。 4.4基本生活保障 民政部门要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救治。 医疗卫生保障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制定相应的预案,组织足够的医务人员和设备及时到达灭火救援现场组织救护,按照现场救治、就近救治、转送治疗的原则实施医疗救治,及时报告救治伤员以及需要增援的急救医药、器材及资源情况。 4.6交通运输保障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对事故现场实施交通管制,并根据需要组织开辟应急“绿色通道”,保证灭火救援车辆优先通行。 根据火场需要,调集一切可利用的交通运输工具,保证火场应急救援人员、物资、装备的优先运输。 4.7治安维护 公安机关负责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妨碍 灭火救援行动和破坏救灾物资的行为。 4.8人员防护 应急指挥部对紧急疏散人员要妥善安置,可以依法征用机关、学校、文化娱乐场,必要时也可依法征用经营性宾馆、招待所、酒店作为临时避难场所,并确保疏散人员的生活所需。 镇人民政府为消防部队救援人员配备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装备和灭火救援器材装备,确保人员安全。 4.9通信保障 发生火灾事故后,建立消防通信调度指挥网络和现场移动通信指挥网络,保障通信畅通。 4.10公共设施 建设、供水、供电、人防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事发现场建筑设施、供水管道和供电设施的完好。 5、监督管理 5.1预案演练 应急指挥部应适时组织灭火救援演习,检验预案的实际效果。 5.2宣传和培训 有关主管部门要将防火、灭火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纳入公众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内容,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增强火灾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并督促落实。 有关单位要把防火、灭火的基本知识纳入职工岗前和在岗培训工作内容,开展普及性教育培训。 5.3责任与奖惩 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对在灭火救援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灭火救援中致伤、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对不服从指挥、延误战机、救援不力而导致事态扩大,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6、附则 6.1预案解释部门 由镇处置一般较大火灾事故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 6.2预案的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022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篇5】 一、厂区基本情况 二、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图 四、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任务和训练 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重大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案和处理程序 七、管道发生泄漏时的堵漏工程抢险抢修方案 八、现场医疗救护 九、紧急安全疏散 十、社会支援 一、化工厂“厂区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环境、工程地质概况。例如:本厂位于北纬某度某分,东经某度某分。占地面积82万平方米。厂区东邻某丙烯酸厂;南邻某煤气厂;西邻某码头;北邻某化工厂和某精细化工厂(以下内容略)。 2、规模与现状。例如:本厂创建于某年,是我国最早建设的化工基地之一。目前,本厂共有数千人,主要生产车间9个,辅助车间6个,组成以处级为单位的管理网络,其中安全生产管理网络见图(略)。 本厂的主要产品有:顺丁橡胶、ESP、AS、苯酚、丙酮、丙烯腈、乳胶漆等。厂内因生产需要存在大量的有毒有害介质和易燃易爆物料。如:液氨、氢氰酸、丙烯腈、碳四、丁二烯、苯等,分布于全厂各个车间和部门。由于这些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料分布面广,贮存量大,一旦事故发生,必将导致物料外溢,燃烧爆炸,给工厂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3、厂区道路与运输车辆情况。 A、交通情况:本厂主要交通道路有8条,浮码头2座,材料码头2座(建材码头和危险品码头),登陆艇码头1座(分布状况略)。 B、运输能力:本厂现有机动车201辆。车辆按功能,分布情况列表(以下内容略)。 二、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图 1、危险源的确定。根据生产、使用、贮存危险物质的品种、数量、危险特性及可能引起事故的后果,确定应急救援的危险源,可按危险性的大小依次排为1号危险源、2号危险源、3号危险源等。 2、画出分布图并标出数量。 3、潜在危险性的评估。对每个已确定的危险源要做出潜在危险性的评估,即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危害及影响范围。预测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途径,如误操作、设备失修、腐蚀、工艺失控、物料不纯、泄漏等。 ①生产工艺及主要设备。 ②生产工艺路线及流程图。 例如:本车间两套装置采用的是两种不同的工艺路线: 2、4万t/a苯酚丙酮(老装置)采用传统的三氧化铝非均相烃化技术生产异丙苯,经氧化后生成过氧化氢异丙苯,再采用树脂分解法生产苯酚丙酮(工艺流程图略)。 12万t/a苯酚丙酮(新引进装置)采用先进的分子筛液相烃化技术生产异丙苯,经三塔氧化后生成过氧化氢异丙苯,再采用硫酸分解法生产苯酚丙酮(工艺流程图略)。 ③物料情况及危险分析。 可燃性物料(略)。 化学物料:一般来说,化学有机物料不仅易燃易爆,并且具有毒性,有的甚至为剧毒品,本车间的有毒物料及毒性归纳。每种毒物介绍:物性、在生产上的用途、人体吸入途径、急性中毒症状、慢性中毒症状、中毒后果、解药情况、救治办法(具体内容略)。 三、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1、应急救缓体制及指挥系统。 ①应急救缓指挥部设在厂生产调度室。 指挥:厂长; 副指挥:副厂长、总工程师; 指挥部成员:副总工程师、生产处处长、设备处处长、保卫处处长、技术处处长、人事处处长、行政处处长、厂工会主席、供销处处长、安监科科长; 日常以生产调度室为联络指挥部,一旦发生灾害,即由抢险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 ②车间抢险救灾领导小组。 车间指挥:车间主任; 成员:安全员、工艺员、设备员、材料员、工段长、班长。 2、应急救缓机构与人员职责(略)。 3、应急救缓指挥系统图(略)。 4、装备及通讯网络和联络方式 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事先必须配备装备器材,并对信号做出规定。必须针对危险源并根据需要,将抢险抢修、个体防护、医疗救援、通讯联络等装备器材配备齐全。平时要专人维护、保管、检验,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有效使用。 (1)抢险技术装备。 ①消防车:6台,附消防车配置表(略); ②物资储备:氟蛋白泡沫液8t以上,干粉2t以上,抗溶性泡沫液4t; ③防毒面具:氧气面具呼吸器配备6套,隔热服2套。 (2)通讯设备及通讯网络。 ①报警总机1台,电话120门,分布在全厂各车间和部门,随时可与消防队联系; ②JHM—85基地电台1台,JHM—85消防车载电台3台,FYA—903手持机6台,组成一个完整的通讯联络体系。 (3)信号规定。发生事故或灾情,通过现场报警、广播、报警总机及电话报告信息。 四、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任务和训练 1、事故灾害抢险组织机构。 ①救援指挥和通讯保障:由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 ②应急救灾:由消防队负责,配置专职消防员69人,设有防火班、保养班、战斗甲班、战斗乙班; ③应急救护:化学事故应急救护小组负责,组长:生产副厂长;副组长:设备副厂长;救护指挥:卫生科长;应急救护小组由卫生科全体人员组成(医务人员30名,卫生员22名,救护队15人); ④人员疏散:人防保卫科负责协助各车间、部门建立抢险救灾治保网络;发生事故灾害时负责人员疏散,维护厂内治安秩序,防止人为破坏,保障疏散线路畅通; ⑤恢复生产:由车间设备副主任负责,设备员制订抢险方案,保全组、仓库和抢险救灾突击队负责抢险抢修。 2、应急救援演习。 由厂应急救援指挥部牵头,依靠有演习能力的消防队、卫生科、人武部、保卫科进行事故防灾联合演习(每年1~2次)。 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重点安全控制点的确定。由于装置内的物料属热敏性强、易燃、易爆、有毒,因此,装置运行的危险性相当大。根据物料的分布情况,确认装置的重点安全控制点为聚合釜。 2、重点安全控制点的监控网络和防范措施。 ①重点安全控制点的管理网络图(略); ②重点安全控制点各级管理责任网络图(略); ③重点安全控制点、设备的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监控责任制: 车间主任:全面负责,重点负责落实重点安全控制点的工艺操作指标及巡回检查内容; 车间生产主任:负责制订、修订重点安全控制点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防范措施,组织检查人员定期对重点安全控制点检查并作好记录; 车间设备主任:负责制订、修订厂控制重点设备的安全管理办法; 车间安全员:负责对重点安全控制点和易发生事故的部分进行日常检查、设置醒目的警告牌; 车间工艺员、设备员、工段长在日常的岗位巡检中,加强对重点安全控制点的巡检,每天2次,并在日岗位台账中记录; 操作工:每小时巡回检查挂牌一次,在交接班簿上记录重点安全控制点的情况。 3、重点安全控制点的隐患及处理。装置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隐患,操作工会同班长确认后,按操作法及时消除隐患;如班内不能消除的,则通知车间管理人员及时制订消除隐患的方案并消除隐患;车间不能解决的.,则上报厂调度及有关专业科室,共同协商消除隐患;对于装置运行过程中不能消除的隐患,则会同厂调度及相关专业科室制订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4、压力容器及附件安全管理规定。车间内在用的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查和检测,并做好记录;对容器的安全附件经常进行检查;要求操作工认真检查生产中运行的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技术人员,根据情况作必要的检查,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 六、重大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案和处理程序 1、事故预分析。 ①外界因素。 停电:配制岗与脱气岗停止工作,无危险;聚合岗根据反应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措施(具体措施略)。 停水:配制岗与脱气岗停止工作,无危险;聚合岗用水为夹套介质与搅拌轴封冷却(具体措施略)。 停汽:配制岗在进行皂液配制时,若未加热或加热温度未达到指标,则停止配制。 停风:聚合釜生产用氮为瓶装氮气,无影响;配制、脱气停止输送助剂至贮槽,其余无影响。 停冷冻盐水:配制、脱气岗无影响。 ②工艺过程异常导致的危险。 设备故障:聚合岗位可能混合釜搅拌故障或混合单体进料泵故障,请电工修理。 仪表失灵:装置内聚合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均有一次仪表与二次仪表,若二次仪表故障则以一次仪表为准,若二次仪表失灵,造成一次仪表指示超温、超压,则按超温、超压采取措施(具体措施略)。 超温:停止进料,开足夹套冷却水带走热量。 超压:停止进料,超压原因由于丁二烯等单体自聚产生端基聚合物,造成安全阀堵塞,失去泄压作用。开启安全阀旁路使其泄压,当压力呈下降并于可控范围内,恢复进料。 物料泄漏:胶乳生产中有危险的泄漏物质,主要有丁二烯和苯乙烯。 丁二烯:一般是液面计管断裂或垫圈损坏阀门内漏引起,应马上关闭有关阀门,减少泄漏量,并迅速解决问题,同时用水冲散物料,使其气化散发掉。 苯乙烯:泄漏原因同丁二烯,另外,当贮槽放空管跑料时,查明原因,马上关闭有关阀门,减少泄漏量,并用水冲,使苯乙烯集中后,尽量回收装桶。 2、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事故一旦发生,车间救灾领导小组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机构汇报,并留有专人与上级保持联系,其他领导应带领全体成员及时奔赴事故现场,立即召集突击队员集中,了解事故的发展情况,积极地投入抢险,并根据险情的不同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包括与上级来现场人员的配合,外车间支援人员的协调,岗位人员的留守和安全撤离等)。 3、具体应急对策。 ①火灾、爆炸事故。 外部:打电话通知调度; 内部:一般是于胶燃烧以及苯乙烯、丁二烯跑料燃烧。火势较小时,班长组织当班人员用轻水泡沫灭火机灭火,同时报告调度;火势较大时,直接报警,同时按岗位操作法紧急停车处理。 ②暴雨洪水、风暴(略)。 ③雷电灾害。 击穿有毒物质贮罐:丁二烯、苯乙烯贮槽着火,关闭底部出料阀,用灭火机灭火,如火势大则报警处理; 击穿电器设备:按停电处理,同时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机对着火部位进行灭火,并请电工修理; 击穿自控系统:用手动控制操作。 ④飓风、龙卷风、台风灾害(略)。 ⑤可燃物料泄漏。按丁二烯、苯乙烯泄漏情况处理,同时寻找泄漏点。⑥其他灾害。参见岗位操作法中“装置具体应急对策”。 七、管道发生泄漏时的堵漏工程抢险抢修方案 1、堵漏抢险前的准备工作。 ①发生泄漏的贮罐内物料,应尽可能地向其他相同物料贮罐转移卸料,以降低液位和压力; ②划出防火防爆警戒线; ③对泄漏贮罐周围的其他贮罐开启消防喷淋水予以保护; ④命令有关人员作好向贮罐或泄漏部位顶水的准备工作; ⑤命令堵漏人员准备好堵漏器具,防爆工具、空气呼吸器等,根据泄漏部位和规格尺寸,准备好相适应的堵漏夹具、液压注胶器和密封胶等,随时准备进行堵漏。 2、顶水操作。 ①通知消防队车到现场准备向泄漏贮罐或部位顶水; ②班组顶水操作人员配合消防队安装好顶水消防带,班长通知消防车向所泄漏贮罐或泄漏部位顶水。贮罐的进水阀门由班组顶水操作人员负责控制开关; ③顶水操作人员应密切注意泄漏处情况,当发现泄漏点开始向外喷水而不是物料时,可以认为顶水已达到预期效果,堵漏操作可以接着进行; ④向贮罐顶水,必须密切注意贮罐的液位和压力,严禁超液位和超压,并根据泄漏处喷水情况,随时通知消防车队人员调节出水量。 3、堵漏操作。 ①班组堵漏人员必须检查空气呼吸器达到正常有效后,背好空气呼吸器、戴好面具,拿好事先准备的防爆工具、相应夹具、注胶器和密封胶等进入泄漏现场(堵漏人员一般为2人组成); ②堵漏人员将与泄漏部位相匹配的堵漏夹具固定在泄漏部位,并用螺栓固定,待完全固定后,用事先已填装好密封胶的液压式注胶器向夹具的预留注胶孔内注入密封胶; ③在注胶过程中,泄漏处的泄漏量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此时可以认为堵漏抢险已基本完成。 4、堵漏抢险结束工作。 ①妥善固定夹具并检查是否有效; ②停止向泄漏点顶水; ③停止向其他贮罐的消防喷淋; ④清点器材,撤回; ⑤向上级汇报,并接受上级核查。 八、现场医疗救护 这是以危险源得出的一些有毒物质中毒现场抢救措施。 (1)氯气。 ①特征:呈黄绿色、有毒气体(刺激性)。 ②中毒症状: 轻度:咳嗽、气急、流泪、胸闷; 严重: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心率快、面部发紫、肺炎。 ③急救措施: 将中毒者迅速撤离现场,移到空气新鲜处静卧; 将中毒者松解衣扣和腰带; 予以止咳、吸氧等对症治疗。 (2)丙烯腈。 ①特征:无色透明流动液体,具有特殊的杏仁气味。 ②中毒症状:有头痛、头晕、全身乏力、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口苦、手足麻木、有时心悸、恐惧、烦躁、多汗、抽搐、昏迷等症状。 ③急救措施: 将中毒者迅速撤离现场,移到空气新鲜处,更换被丙烯腈污染的衣服、清洗皮肤; 给予氧气吸入; 轻度时注射50%硫代硫酸钠10~20mL必要时可反复使用; 对内吸中毒者,除上述急救外,还需2%碳酸氢钠或1:50000高锰酸钾洗胃; 对症治疗; 严重者送医院急救。 (3)苯。 ①特征: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油状液体。 ②中毒症状: 轻度:有兴奋、头痛、头晕、咳嗽、恶心、心悸等症状; 重度:有眩晕、全身醉样感觉、反应迟钝、神志恍惚等症状; 严重:可产生神志突然丧失、深度昏迷、血压下降、瞳孔放大及心跳加快、出现幻听、幻视等症状。 ③急救措施: 将中毒者迅速撤离现场,移到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服、彻底清洗皮肤并注意保暖; 有呼吸困难则给予氧气吸入; 若呼吸有停止,应持续人工呼吸; 严重者送医院治疗或抢救。 九、紧急安全疏散 1、紧急疏散信号。公司发生任何紧急情况时(特指在公司应急疏散警铃鸣响时),公司所有员工以及来访人员,必须遵循公司“应急疏散计划”行动。 2、对应急准备小组成员的要求。警报发出后,小组成员应立即到达指定负责区域,指导公司员工与来访人员有序离开大楼。在所有人离开后,检查各人负责的区域,在保证没有任何无关人员滞留后再行离开。发现受伤人员时,在确认环境安全的情况下,必须首先进行伤员救助,同时有权要求附近任何员工协助。在不能确认环境安全或环境明显对救助者存在伤害时,应首先做好个体防护后再进行救助工作。 3、对员工的要求。警报发出后,全体员工应无条件关闭正在操作的电气设备,同时按照“紧急疏散示意图”离开大楼到指定地点集合。在发现有同事或来访者受伤时,应首先判断环境的安全性再进行救助。全体员工尽快离开大楼后,应迅速在事先指定地点集中,同时由各部门经理或授权人员统计应到人数及来访人员人数并及时向集中区统计人员报告。以便及时了解是否存在员工或来访者滞留建筑物中。全体人员在指定集中地点停留,直至警报解除。 4、对司机及警卫的要求。警报发出后,公司司机、租赁车辆司机、来访人员车辆司机必须立即将各自车辆驶离停车场,以免阻碍外部组织救助车辆的通行。工厂警卫应及时将厂区大门开至最大,同时指挥厂内人员及车辆单向离开,并禁止再次进入,指挥外部组织救助车辆有序进入厂区。 5、集中地点的安排。厂区东西门外侧某广场,为发生紧急情况后人员集中区。 6、再次进入的程序。目的是确认紧急情况结束,危险已经消除。 步骤:首先由设备管理员检查确认所有电器设备的开关闭合后,打开主电源、照明开关、紧急通道指示灯,然后由公司设备人员打开火灾自动检测系统,最后全体人员进入。 8、紧急疏散示意图(略)。 十、社会支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抢救,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生产经营单位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本单位抢险抢救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时,指挥部必须立即向上级和相邻单位通报,必要时请求社会力量援助。社会救援队伍进入厂区时,指挥部应责成专人联络,引导并告之安全注意事项。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