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国帝王列传 静帝(宇文阐) | |||||
内容 |
北周静帝,原名宇文衍(公元573-581年),后改为宇文阐。北周宣帝长子。受宣帝内禅继位。在位3年,被隋文帝杨坚所废,不久又被杀,终年9岁,葬于恭陵(今地不可考)。 北周宣帝宇文赟当了皇帝后,于大成元年(579年)正月立7岁的宇文阐为鲁王,过了几天,又立为皇太子。一个月后,字文赟自称天元皇帝,将皇位传给太子宇文阐,称静帝,改元大象。 同年七月,这个7岁的小皇帝娶了大后丞司马消难的女儿司马令姬做皇后。 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天元皇帝宇文赟病故。8岁的小皇帝字文阐自然无法治理国事,故众大臣联名推举天元皇帝的国丈杨坚以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身份辅政。一切国务均由杨坚做主,静帝宇文阐只不过是个摆设而已。杨坚执掌朝政以后,迅速改组了中央政府,起用一批有政治远见的大臣,如李德林、高颍、庾季才等。又革除宣帝苛政,躬行节俭,删订旧律,恢复了法制。杨坚又让世子杨勇当了洛州总管、东京小家宰,总管原北齐地区,以加强控制。随着权力的巩固,杨坚本人也在这年年底晋爵为王。 大象三年(581年)二月,宇文阐被迫让位于杨坚。杨坚改国号为隋,封宇文阐为介国公。北周正式灭亡。同年五月,杨坚大杀北周宗室,宇文阐遇害身亡,死后的谥号静帝,被葬于恭陵。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