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3全国版会计证《会计基础》第十章第二节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和使用讲义(6) |
内容 |
【例10-32】某企业2010年12月购入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一台,价款10 000元,支付的增值税1 700元(符合增值税抵扣条件),另支付运输费500元,包装费3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正确答案』 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10 000+500+300=10 800(元) 借:固定资产 10 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银行存款 12 500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企业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将购入时发生的成本和安装过程中发生的相关支出,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待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由“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2.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 (1)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 固定资产折旧是固定资产由于磨损和损耗而逐渐转移的价值。 (2)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①固定资产原价,即固定资产的成本。 ②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以后的金额。 ③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④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长短直接影响各期应计提的折旧额。 (3)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 ①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相等的。 【例10-33】甲公司有一幢厂房,原价为5 000 000元,预计可使用20年,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2%。该厂房的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如下: 『正确答案』 年折旧率=(1-2%)/20×100%=4.9% 月折旧率=4.9%/12×100%=0.41% 月折旧额=5 000 000×0.41%=20 500(元) ②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弥补了年限平均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 【例10-34】某企业的一辆运货卡车的原价为600 000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500 000公里,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5%,本月行驶4 000公里。 『正确答案』 该辆汽车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位里程折旧额=600 000×(1-5%)/500 000=1.14(元/公里) 本月折旧额=4 000×1.14=4 560(元) 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固定资产每期折旧额=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该固定资产该期实际工作量 ③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减累计折旧)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年限平均法下年折旧率的两倍)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一般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例10-35】某企业一台机器设备的原价为1 0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 0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如下: 『正确答案』 年折旧率=2/5×100%=40% 第1年应提的折旧额=1 000 000×40%=400 000(元) 第2年应提的折旧额=(1 000 000-400 000)×40%=240 000(元) 第3年应提的折旧额=(600 000-240 000)×40%=144 000(元) 从第4年起改用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4年、第5年的年折旧额=[(360 000-144 000)-4 000]/2 =106 000(元) ④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变动折旧率计算每年的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固定资产的变动折旧率是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的各年数字之和作为分母,以各年初尚可使用的年数作为分子求得的,该方法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例10-36】承【例10-25】,假如采用年数总和法,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总额为996 000元(1 000 000-4 000),各年数合计为1+2+3+4+5=15。 计算的个年折旧额如下表所示: 年份尚可使用年数原价-净残值①变动折旧率②年折旧额③=①×②累计折旧 15996 0005/15332 000332 000 24996 0004/15265 600597 600 33996 0003/15199 200796 800 42996 0002/15132 800929 600 51996 0001/1566 400996 000 会计基础延伸阅读 会计基础之应用介绍 会计学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可以说它是社会学科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会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资金的运动。 会计基础是对会计的不同角度的考察。目前,主流的观点是会计信息系统说,即以下的一些解释。 会计学由阐明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赖以建立的会计理论,以及会计工作如何组织和进行的会计方法组成。会计学主要分支:可以这样分类:从大的分类来看可分为盈利会计和非盈利会计;在盈利会计中,又可分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 在中国大陆需要说明的是,审计学原是从会计学分化出来的一门学科,现代审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其研究的任务和会计学不完全相同。狭义会计学不包括审计学。 会计基础提供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对于经理,监管者,股东,员工等利益相关者是有用的。会计的核心是复式记帐,这种复式记帐法要求每一项业务至少要有两个经济实体,在一个帐户计借方,在另一个帐户相应的计贷方,所有的借方发生额应该等于所有贷方的发生额,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如果借贷不等,那么一定有错误,这样复式记帐自身就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检验错误的方法。 【例10-32】某企业2010年12月购入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一台,价款10 000元,支付的增值税1 700元(符合增值税抵扣条件),另支付运输费500元,包装费3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正确答案』 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10 000+500+300=10 800(元) 借:固定资产 10 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银行存款 12 500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企业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将购入时发生的成本和安装过程中发生的相关支出,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待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由“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2.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 (1)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 固定资产折旧是固定资产由于磨损和损耗而逐渐转移的价值。 (2)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①固定资产原价,即固定资产的成本。 ②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以后的金额。 ③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④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长短直接影响各期应计提的折旧额。 (3)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 ①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相等的。 【例10-33】甲公司有一幢厂房,原价为5 000 000元,预计可使用20年,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2%。该厂房的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如下: 『正确答案』 年折旧率=(1-2%)/20×100%=4.9% 月折旧率=4.9%/12×100%=0.41% 月折旧额=5 000 000×0.41%=20 500(元) ②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弥补了年限平均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 【例10-34】某企业的一辆运货卡车的原价为600 000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500 000公里,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5%,本月行驶4 000公里。 『正确答案』 该辆汽车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位里程折旧额=600 000×(1-5%)/500 000=1.14(元/公里) 本月折旧额=4 000×1.14=4 560(元) 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固定资产每期折旧额=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该固定资产该期实际工作量 ③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减累计折旧)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年限平均法下年折旧率的两倍)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一般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例10-35】某企业一台机器设备的原价为1 0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 0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如下: 『正确答案』 年折旧率=2/5×100%=40% 第1年应提的折旧额=1 000 000×40%=400 000(元) 第2年应提的折旧额=(1 000 000-400 000)×40%=240 000(元) 第3年应提的折旧额=(600 000-240 000)×40%=144 000(元) 从第4年起改用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4年、第5年的年折旧额=[(360 000-144 000)-4 000]/2 =106 000(元) ④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变动折旧率计算每年的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固定资产的变动折旧率是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的各年数字之和作为分母,以各年初尚可使用的年数作为分子求得的,该方法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例10-36】承【例10-25】,假如采用年数总和法,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总额为996 000元(1 000 000-4 000),各年数合计为1+2+3+4+5=15。 计算的个年折旧额如下表所示: 年份尚可使用年数原价-净残值①变动折旧率②年折旧额③=①×②累计折旧 15996 0005/15332 000332 000 24996 0004/15265 600597 600 33996 0003/15199 200796 800 42996 0002/15132 800929 600 51996 0001/1566 400996 000 会计基础延伸阅读 会计基础延伸阅读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