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政治《走向自立人生》教案 |
内容 |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政治《走向自立人生》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教案栏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政治《走向自立人生》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依赖的危害性。 2.在辩论、学习过程中,厌恶处处依赖别人的行为,对表现出的依赖性感到羞耻。 3.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意义,探究如何培养自立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自立能力的方法, 依赖思想的危害 难点:正确认识自立不是拒绝帮助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视频欣赏:大学生啃老7年被赶出家门,辩称父母有养我义务 思考:除了父母的溺爱外,视频中的小徐为什么会成为“啃老族”的一员,对小徐有什么影响? 环节二:新知探究 依赖他人的危害: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 故事赏析: 1920年,有个11岁的男孩踢足球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美元。当时12美元可以买125只母鸡。闯出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儿子为难地说:“我没有那么多钱赔。”父亲说:“这12美元我借给你,一年后你得还我。”从此,小男孩利用空闲时间打工。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挣足了12美元还给父亲。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里根回忆起这件事时说: “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做责任。” 思考:这则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里根的成功与他从小养成的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即自主意识的培养有着密切关系。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 活动:猜猜演演 小毛是一个很没主见的人,但是他特爱逛超市。有一天,妈妈给了他200元钱,让他锻炼一下,以培养他的自立能力,临走前,妈妈嘱咐他一定要看好了再买,要学会省钱。 猜一猜:结果会怎样? 请你演一演。liuxue86.com 故事赏析: 小韩虽然家境优裕,生活无忧无虑,但他上中学时就自觉培养自立能力.进入大学之后,他开始尝试勤工俭学。 推销员:20元一天; 家庭教师:10元一小时,乘车费4元,每周两次; 服务生(钟点工):6元一小时,每次两小时(还打碎了个碟子) 此外,还担任班级团支书,校学生社团主要干部。每次放假回家,他还帮助父母打点生意,有时甚至起早贪黑,别人问他累不累,他却说:“这样的生活很充实。”临毕业,小韩被江苏食品学院相中,录用后分管院食品系学生工作。今年因工作成绩突出,被学院授予特别嘉奖。 思考: 1.小韩为什么能被江苏食品学院相中? 2.从他的身上,你能总结出培养自立能力的途径吗? 小结:①最基本的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②而且还要大胆地投身社会生活实践,反复锻炼、不断实践。 环节三;心灵感悟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环节四:行为提升 让我们来试试吧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活动方案“今天我当家”,明确一天的具体工作,制定实施细则,确立活动评价方案 课堂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靠天才能做到的事,靠勤奋同样能做到;靠天才做不到的,靠勤奋也能做到。我们一定要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走向自立人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立的表现和重要性;知道依赖的危害。 2.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增强学生生活、学习的自立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立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依赖的危害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某中学生小雅生活在一个大城市,爸妈平时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以至于她真想独自生活一天试试,爸妈同意了。送走爸妈后,她靠在沙发上看电视,结果迷迷糊糊睡着了,醒来后又饿又冷,一个劲地流鼻涕。 问题:1.小雅希望独自生活一天说明了什么? 2.小雅挨冻受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明确中学时代是人生中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的时期。如果中学生在生活中依然像小时侯那样依赖父母,将会使自己丧失独立生活能力。 教师出示思考题:1.依赖的危害有哪些?2.怎样才能做到真正自立?3.中学生应怎样培养自立能力? 一、不能再有依赖 辩论活动:正方:有问题靠自己解决对自己的成长有利;反方:有问题靠父母解决对自己的成长有利 有问题靠自己解决有利于树立和增强我们的自立意识,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因而我们对自己的成长有利。但是,因为我们的知识和经验不够丰富,有问题靠自己解决,我们可能会多走一些弯路甚至可能会遭遇失败与挫折。有问题靠父母解决虽然会少走一些弯路,少遭遇一些失败与挫折。但是,却会使我们缺少很多自主处理问题的锻炼机会,不利于树立和增强我们的自立意识,不利于提高我们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因而我们对自己的成长不利。 随看年龄的增长,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有问题靠自己解决利大于弊,而且从全年级自立情况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们整体的依赖心理相当严重,自立情况不容乐观,我们不能再有依赖心理,否则很难真正自立起来。 (此环节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对辩论做适度点评,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辩论中内化知识,并自然得出结论:不能再有依赖心理,然后,在后面的讨论中引导学生分析依赖心理的危害;同时,注意帮助学生分清依赖和必要帮助的区别) 1、自立是不是要拒绝他人的帮助?(依靠是不是依赖?)为什么? 幼小的时候我们对父母、长辈有所“依赖”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立能力的增强,我们就会日益希望自己能像成人那样管理自己的生活。这说明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立意识,我们不再依赖,我们渴望自立与独立。 我们在社会中生活,需要互相帮助,互相依靠。自立绝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也不是依赖。因为,长辈的知识、经验毕竟较多,生活阅历也比较丰富,看问题全面一些。青少年在遇到升学、就业等重大问题时要多征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作为自己解决重大问题的参考,对自己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那种认为自立就是拒绝帮助,甚至跟父母对着干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利于自己的成长的。自立应该是既有自己的主见,也要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和接受别人帮助。善于接受别人帮助不是依赖。 行为分析: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39页“小雅的故事”并分析依赖心理的危害 2、依赖的危害有哪些? 1)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 2)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 3)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贪图享受,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39页“如何看待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对我们的管束多?” 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对我们的管束要多得多。是因为我们在小学时,还缺乏必要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不懂得该怎样管理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不能自主地处理生活与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而进入中学以后,我们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比小学时要强的多了,因此,中学老师对我们的管束比小学老师要少得多。正是小学老师的严格管束才使我们有了今天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才使我们学会了自我管理。没有小学老师的严格管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也不会自我管理。 3、依赖心理的主要表现方式有哪些? 1)思想上缺乏独立意识,作判断 作决定总要依赖他人。 2)行动上依赖别人的指导和督促甚至让别人代替自己来行动。 如果你是招聘者,你会聘用这个26岁的年轻人吗?为什么?(教材第40页“老太太的应聘”) 如果我是招聘者,我是不会聘用这个26岁的年轻人。因为他的自立意识、自我管理和自理能力都比较差,依赖心理比较严重。这样的人是很难获得事业的成功的。 二、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同学们,《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曾经对148名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做过调查,发现杰出青年在童年时期具有六大特征,六大特征中,自主自立的精神被列为首位,可见,自主自立对于我们的来来发展有多么重要。随看年龄的增长,我们不仅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我们自己也要沉着、冷静,果断应对。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41页插图故事“她改掉了睡懒觉的习惯”并分析: 这个女学生以前改不了睡懒觉的坏习惯,有哪些原因?为什么她后来改正了? 那个女学生之所以以前改不了睡懒觉的习惯,是由于她没有认识到按时上学是自己的事情,应该由自己负责。通过父亲的帮助,她认识到了按时上学是自己的事情,应该由自己负责,她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并勇敢地去承担自己的责任。所以她改掉了睡懒觉的习惯。 什么是自主?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主,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能力。 1、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①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要独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②而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学会自主。遇到事情没有自己的主见,独立也是徒有虚名。很难设想,一个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人、却怎么能够承担自己的责任?怎么能够在生活中自立? 总之,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自立就是明确并承担自己的责任。自主才能明确并承担责任。 2、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的方法: ①、树立责任意识,学会独立生活。 你认为自立自理的关键是什么? 自立自理的关键是独立地生活,明确自己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②、遇事要有主见,锻炼自主能力。 阅读教材第42页的插图故事并回答后面的提问: 1)这个书生即使满腹学问,但能自立吗? 这个书生遇事没有自己的主见、人云亦云,即使他满腹学问也不能自立。 2)如果你是这位书生,你会怎么办? 如果我是这个书生,我会冷静地、仔细地分析别人的说法对不对,再决定自己究竟该怎么做。 三、多实践 多锻炼。 1、有自立意识后,我们又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呢? ①、最基本的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②、大胆地投身社会生活实践,多实践、多锻炼。 2、怎样成为一个自立的人? ①、不能有依赖他人的思想,必须学会依靠自己解决问题。 ②、明确自立与自主的关系,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我们应该学会独立的生活学习,自主地处理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 ③、从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做起;在社会生活中多实践、多锻炼。 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怎样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通过讨论,我们不能再有依赖心理,因为依赖心理不仅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还会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同时,我们要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当然,要培养自立能力仅仅知道一些理论和观点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在社会生活中多实践、多锻炼,自觉学习自立的本领,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立的人,也只有具备这个基础,才能成为一个自强的人。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